12.04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今天我們繼續探索雲南的普洱名茶,熟悉茶的人一定知道,許多雲南茶名如詩如畫非常動聽,像是「南糯白毫」「萬興碧毫」「極邊烏龍」……

當然還有「昔歸」,讓人聯想到歸去來兮、避隱鄉里、淡泊名利、迴歸自然一系列詞彙……以昔歸為名的普洱,是不是也有這樣一股仙氣?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搓麻繩的村子

昔歸產於臨滄市臨翔區最東面的邦東村民委員會轄區的茶山,距邦東村12公里。雲海蒸騰,頭頂大雪山,腳踩瀾滄江,一年有340天都是在雲裡霧裡,最高處海拔3500米,最低處海拔750米,巨大的垂直落差導致氣候陰晴變化不定,就是這裡給人們的第一印象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昔歸」就產於這樣的大山中,它的名字遠沒有想象中文藝風雅,它是從民族語言翻譯過來,本義是指搓麻繩,昔歸村也就是「搓麻繩的村子」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昔歸村現居住的主要是傣族和漢族,而在此之前,從老邦東新石器遺址和昔歸新石器遺址考證出,臨滄最早的人類濮人(今天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祖先),

在公元前1000多年已經在此地種茶,但可惜是現在已無遺存的大茶樹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真正現在有明確記錄的是蘇三寶在蠻鹿山和景東長髮山種植了數百畝茶園的事。蘇三寶於公元1829年出生於現楚雄州雙柏縣大莊鎮一個漢族農民家庭,曾參加了杜文秀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因戰功卓著,被授予「徵東大將軍」。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後來他投靠了清政府,因平定雲州(今雲縣)一帶的地方叛亂有功而被清政府賞花翎副將銜,稱蘇三大人,同時清政府把緬寧(今臨翔區)的平村、邦東的嘎裡渡封贈給蘇三寶,所以據此推論,相當一部分昔歸古樹茶的樹齡在200年左右

臨滄茶王

如果說西雙版納茶區是「班章為王,易武為後」,那臨滄茶區的「王」可能就是霸氣如班章的昔歸,「後」就是甜過易武的冰島了。從各方面來看,昔歸普洱茶有以下幾個特點:

  • 瘦勁韌實:葉片瘦勁,幹茶色澤偏深、紅梗梗長,葉質韌實、多馬蹄。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 香味漸顯:昔歸到4~6泡冰糖香漸顯;
  • 入口苦澀:昔歸入口能感覺到稍澀,然後在3泡左右快速化掉,回甘強烈;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 湯感細膩:昔歸入口細膩,粘稠度高。
  • 茶氣霸道:昔歸之所以被稱為臨滄老班章,是因為它和老班章一樣霸氣,茶氣足。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普洱葉片肥厚,昔歸是一股瘦勁,而味道也近似於老班章,茶氣十足、回甘生津,這也是很多人喜歡昔歸的原因。


內質豐厚、香氣高揚

內質豐厚、香氣高揚是人們對於昔歸最多的評價。接下來一起學習下如何正確品飲昔歸吧:

1、投茶量以10克為宜,可使用較大些的蓋碗,水寬便於每片葉片充分舒展,但應注意注入的水應合適,不宜過多或過少。

2、泡茶用的水應充分沸騰後靜置一下,待水靜下來再注入蓋碗。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3、泡茶時1 到10泡注水後應立即出湯,10泡後可適當壓一下,15泡後可多壓一下,20泡後可進行悶泡,時間由泡茶者按口感斟酌

4、泡得好的茶湯應保持每泡滋味均勻,香溶於水。

5、每泡茶湯應每次分完。

茶|臨滄茶王“昔歸”的前世今生

雲南普洱名茶眾多,茶王、茶後都是世人給的名頭,無論是霸氣的班章、昔歸,還是仙氣的易武、冰島,適合自己的茶,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