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為什麼被世人稱為“馬車鐵路”


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為什麼被世人稱為“馬車鐵路”

唐胥鐵路簡介

前天,我為大家介紹了我國只擁有了一天主權的短命鐵路——吳淞鐵路。今天,我再為大家介紹我國第一條自建的運貨鐵路“唐胥鐵路”。

在中國鐵道博物館裡,對這條鐵路的標準介紹是: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洋務運動代表人物李鴻章、左宗棠、劉銘傳、張之洞等主張興修鐵路,以“求強、求富”。1881年,在洋務派主持下,由開平礦務局集資修建唐胥鐵路(唐山—胥各莊)。該路屬於官督商辦,全長約10公里,採用15公斤/米輕軌,軌距1435毫米,這也是中國第一條採用1435毫米軌距的鐵路,唐胥鐵路揭開了中國自辦鐵路的序幕。


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為什麼被世人稱為“馬車鐵路”

唐胥鐵路示意圖


這100多字的簡介說的很平淡,但修建的背後卻有著太多的秘密。短命的“吳淞鐵路”是1877年10月21日拆除的,才剛剛過去三年,清政府會同意修鐵路嗎?李鴻章他們又是怎麼說服那些頑固派的?修鐵路的費用又從哪裡出?……下面,我就所知儘量給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

兩次鴉片戰爭後,國門被迫打開了,大家的眼也被迫睜大了。我的天呢,世界原來這麼大,西方竟有那麼多列強,他們竟然有那麼多的堅船利炮,有那麼多的奇技淫巧……於是洋務派就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積極引進西方技術,興辦我們自己的工業和企業,先是在上海成立了輪船招商公司,後來又改為輪船招商局;北方也成立 了天津軍火機器總局,後改為天津機器製造局……

中國流傳著兩句話:一是要想富先修路;二是要想馬兒跑得快,就得讓馬上吃夠草。這也是辦工業和企業的兩大基本條件,一是修路,二是能源。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其實並不缺少能源,李鴻章他們很快就發現,離北京不遠的地方唐山開平,就有一塊煤和鐵資源儲藏都很豐富的礦區。李鴻章就派當時的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去考察並拿出可行性方案。

老唐是個海歸,精通英語,曾參與過吳淞鐵路的修建,工作作風非常務實。很快,他就給李鴻章提交了一份,包括詳細的經費預算和成本回收辦法在內的,理論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的報告,也打動了李鴻章。在收到老唐報告的第六天,就做了批覆表示同意。領導一點頭,老唐的幹勁更足了,很快成立了官督商辦的開平礦務局,老唐自己任總辦,又擬定了《直隸開平礦務局章程》,開始招商引資。

但修鐵路的事卻一直沒有啟動,甚至李鴻章給朝廷的報告中都沒提“鐵路”這個字眼。煤一天天在生產,總得往外運吧,不得已,1880年,他們開鑿了一條從蘆臺到胥各莊長達35公里的“煤河”。可從胥各莊開始,實在是無法開鑿了,李鴻章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奏,希望能修一條唐山到胥各莊的一小段“快車路”。為避開頑固派的反對,在奏章中特別聲明是以騾馬為牽引動力的。這才被清政府勉強同意,允許修建。

關於動工和竣工的時間歷史上有七八種說法,我們以中國鐵道博物館的為準,具體的日子先不談。1881年,唐胥鐵路歷盡千難萬阻終於建成了,它的長度卻比吳淞鐵路還要短,只有不到10公里。採用的是國際標準的1435毫米軌距(這個標準是1937年國際鐵路協會制定的,我國現行鐵路都是這個軌距),15公斤/米的輕軌(再普及一個鋼軌重量知識,我國生產的鋼軌主要有輕軌9、12、15、22、30公斤/米,重軌33、38、43、50公斤/米,高鐵用的鋼軌是75公斤/米)。為了兌現對清廷的承諾,唐胥鐵路一開始真的是用騾馬牽引為動力的,這也是被稱為“馬拉鐵路”的原因。其實這種現象在當時世界上,也不是唯一。隨著煤產量的增加,騾馬已滿足不了需求,工人們才自己開動腦筋,研製出中國歷史上第一輛自己生產的蒸汽機車“龍號機車”。


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為什麼被世人稱為“馬車鐵路”

“龍號”機車


這條鐵路雖短,但意義重大,終於在世界上第一條鐵路(1825年英國)開通56年後,結束了中國沒有鐵路的歷史,也拉開了我國鐵路建設的序幕。伴隨著“龍號機車”的運行,這條鐵路也一再被延長,中國的鐵路事業也不斷地發展。到現在,我們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高鐵設計模塊,在鐵路網線、運營效率、運行速度和運行安全等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