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梨樹三大枝幹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梨輪紋病、梨腐爛病、梨乾腐病是梨的三大主要枝幹病害,嚴重時會導致枝幹枯死,對梨樹生產危害較大。其中梨乾腐病和梨樹腐爛病田間症狀,尤其是早期症狀不易區別。

(1)梨樹輪紋病

梨輪紋病又稱粗皮病,危害比較嚴重,可造成爛果和枝幹枯死。該病危害枝幹,從皮孔侵入,以皮孔為中心形成痣狀褐色突起,後逐漸擴大為暗褐色扁圓形病斑,病斑外圍細胞木栓化最終導致病健交界處開裂,形成馬鞍狀翹起,形成典型的枝幹輪紋症狀。導致輪紋病與幹腐病的真菌親緣關係較近,兩種病害在枝幹上的症狀表現存在明顯差異,前者產生輪紋狀病斑,後者在枝幹上產生潰瘍病斑,但二者引起的果實腐爛症狀相似,外觀難以區分。5~7月份是侵染新梢和枝幹的高峰期。分生孢子釋放量與降雨時間長短有關,且高溼利於病原菌的生長和侵入,因此謝花後和7~8月份降雨較多情況下要做好輪紋病的防控。

梨樹三大枝幹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梨樹輪紋病症狀

梨樹三大枝幹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梨樹輪紋病症狀

(2)梨樹腐爛病

梨樹腐爛病又稱臭皮病,是梨樹最重要的枝幹病害,以侵染主枝、側枝為主,在主幹上也有發生。當病斑環繞整個主枝時,主枝即死亡,嚴重時可造成死樹和毀園。梨腐爛病在枝幹上的症狀分為兩種:潰瘍型和枝枯型。

1)潰瘍型:病皮外觀初期紅褐色,水漬狀,稍隆起,用手按壓有鬆軟感,多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常滲出紅褐色汁液,有酒糟氣味。用刀銷掉病皮表層,可見病皮內呈黃褐色,溼潤、鬆軟、糟爛。後期,病部失水凹陷、硬化,呈灰褐色至黑褐色,病部與健部裂開。病皮上產生很多黑色小粒點。天氣潮溼時,小黑點吸水從孔口湧出桔黃色、膠質卷鬚狀的孢子角。樹勢較弱,病斑可深達木質部,破壞形成層,並迅速擴展,環繞枝幹,而使枝幹枯死。

2)枝枯型:多發生在極度衰弱的梨樹小枝上,病部不呈水漬狀,病斑形狀不規則,邊緣不明顯,擴展迅速,很快包圍整個枝幹,使枝幹枯死,並密生黑色小粒點。病樹的樹勢逐年減弱,生長不良,如不及時防治,可造成全樹枯死。

梨腐爛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春、夏、秋、冬季均可萌發造成危害,春季病部擴展快,夏季較緩慢,秋季再次達到擴展高峰,但危害較春季輕,冬季低溫凍害造成枝幹組織傷害,很容易誘發腐爛病發生。因此,在梨園管理中,除了早春病疤的治理,還要重視樹體的預防保護工作。

梨樹三大枝幹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梨樹腐爛病症狀

梨樹三大枝幹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梨樹腐爛病症狀

(3)梨樹幹腐病

梨乾腐病發生遍及全國各梨產區,是僅次於腐爛病的重要枝幹病害。該病主要危害梨樹枝幹,主幹、主枝和較大的側生枝上均可發生,病斑繞側枝一週後側枝即枯死。梨乾腐病在枝幹上,初期皮層出現褐色病斑,很少發病至木質部,質地較硬;當病斑擴展至枝幹半圈以上時,其上部枯死。在苗木上,樹皮出現黑褐色長條狀溼潤病斑後,葉萎蔫,枝條枯死,後期病部失水凹陷,四周龜裂,其上密生黑色小粒點。

春季,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隨風雨傳播到樹體上。6月份發病最多。乾旱是導致幹腐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春季和初夏乾旱的年份和山地梨園發病嚴重。

與腐爛病的區別:幹腐病初期病斑顏色較深,發病組織較淺,一般不至木質部(只是嚴重發病的可深達木質部),而腐爛病病斑比較深,皮層易爛透。幹腐病病斑多為帶狀或不規則狀,其上常有縱橫紋,而腐爛病病斑邊緣開裂。幹腐病病斑上的黑點小而密,後期不形成孢子角,而腐爛病病斑小黑點大而疏,後期小黑點冒出桔黃色分生孢子角。幹腐病病部無特殊氣味,而腐爛病有濃酒糟

梨樹三大枝幹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梨樹幹腐病症狀

梨樹三大枝幹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梨樹幹腐病症狀

(4)防治方法介紹

①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增施有機肥,適時灌溉;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調節水分。合理樹體結構及負載量,保持樹勢穩定,減少病害。

②刮除病斑,徹底刮除枝幹老翹皮及病斑、菌瘤、流膠等,精心刮除,腐爛病要深達木質部,用甲硫萘乙酸、腐殖酸銅、菌清等膏劑塗抹,並做好傷口保護。

③枝幹噴霧和塗刷藥劑,一是梨發芽前(3月份)噴施剷除性藥劑,藥劑可選用8%戊唑醇+22%多菌靈500倍液,二是謝花後和生長季節(6月份和7月份)再噴施三次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兼防其他葉部病害,噴藥時,注意樹幹、主枝等易發生部位要細緻周到噴藥;三是對易發生凍害的地區,提倡冬季對樹幹及主枝向陽面塗白。

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