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減蘭》詩詞30篇大全集 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減蘭,詞牌名,又名“減字木蘭花”“木蘭香”“天下樂令”“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等。定格為歐陽修《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此調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代表作有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等。

《樂章集》注“仙呂調”。《梅苑》李子正詞名“減蘭”。徐介軒詞名“木蘭香”。《高麗史·樂志》名“天下樂令”。

韋莊《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溼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此為創調之作,為五十五字體,用仄聲韻,後段換韻。宋人將七言八句仄韻之《玉樓春》誤作《木蘭花》,其第一、三、五、七句,每句減三字,成為四字句,於是創為《減字木蘭花》,首先以這個詞牌名填詞者為柳永,屬仙呂調。

歐陽修五首多寫花間尊前情趣。蘇軾十九首,題材廣泛,有寫景、酬贈、詠物、遊戲、節序等作。南宋沈瀛四十八首,多談人生感悟之哲理,如論“貪”“嗔”“痴”“成敗”“榮辱”“好惡”“遲速”等,併為勸酒之詞。辛棄疾三首,其第一、二首為放曠閒適之作,其第三首《長沙道中壁上有婦人題字若有恨音用其意為賦》:“盈盈淚眼。往日青樓天樣遠。秋月春花。輸與尋常姊妹家。水村山驛。日暮行雲無氣力。錦字偷裁。立盡西風雁不來。”此詞甚佳。此調由四字句與七字句相間組成,每句用韻,仄韻與平韻交互,每兩句為一意群,詞意轉折,適於各種題材,故宋人用此調者極多。

定格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按《木蘭花令》,始於韋莊,系五十五字,全用韻者。《花間集》魏承班有五十四字詞一體,毛熙震有五十三字詞一體,亦用仄韻,皆非減字也。自南唐馮延巳制《偷聲木蘭花》,五十字,前後起兩句仍作仄韻七言,結處乃偷平聲,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始有兩仄兩平四換頭體。此詞亦四換韻,蓋又就偷聲詞兩起句各減三字,自成一體也。蘇軾詞前段起句“曉來風細”,“曉”字仄聲,“風”字平聲。第二句“不會鵲聲來報喜”,“不”字、“鵲”字俱仄聲。第三句“玉座金盤”,“玉”字仄聲。第四句“先覺春風一夜來”,“先”字平聲。後段起句“不如歸去”,“不”字仄聲,“歸”字平聲。第二句“總是少年行樂處”,“總”字、“少”字俱仄聲。第三句“不是秋光”,“不”字仄聲。第四句“慚愧青松守歲寒”,“慚”字平聲。又宋媛蔣氏詞前後段兩結句“月照孤邨三兩家”、“回首鄉關行路難”,“三”字、“行”字俱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減蘭》詩詞30篇大全集 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減蘭十梅(風)

宋代:李子正

東風吹暖。輕動枝頭嬌豔頭。成片驚飛。不是城南畫角吹。香英飄處。定向壽陽妝閣去。莫損柔柯。今日清香遠更多。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騰騰初照。半拆瓊苞還似笑。莫近柔條。只恐凝酥暖欲消。三竿已上。點綴胭脂紅盪漾。剛道宜寒。不似前村雪裡看。

減蘭十梅(並序·總題)

宋代:李子正

竊以花雖多品,梅最先春。始因暖律之潛催,正直冰澌之初泮。前村雪裡,已見一枝;山上驛邊,亂飄千片。寄江南之春信,與隴上之故人。玉臉娉婷,如壽陽之傳粉;冰肌瑩徹,逞姑射之仙姿。不同桃李之繁枝,自有雪霜之素質。香欺青女,冷耐霜娥。月淺溪明,動詩人之清興;日斜煙暝,感行客之幽懷。偏宜淺蕊輕枝,最好暗香疏影。況是非常之標格,別有一種之風情。姮娥好景難拼,那更彩雲易散。憑欄賞處,已遍南枝兼北枝;秉燭看時,休問今日與昨日。且輟龍吟之三弄,更停畫角之數聲。庚嶺將軍,久思止渴;傳巖元老,專待和羹。豈如凡卉之嬌春,長賴化工而結寶。又況風姿雨質,曉色暮雲。日邊月下之妖嬈,雲裡霜中之豔冶。初開微綻,欲落驚飛。取次芬芳,無非奇絕。錦囊佳句,但能彷彿芳姿;皓齒清歌,未盡形容雅態。追惜花之餘恨,舒樂事之餘情。試綴蕪詞,編成短闋。曲盡一時之景,聊資四座之歡。女伴近前,鼓子祇候。梅萼香嫩。雪裡開時春粉潤。雨蕊風枝。暗與黃昏取次宜。日邊月下。休問初開兼欲謝。卻最妖嬈。不似群花春正嬌。

減蘭十梅(雪)

宋代:李子正

六花飛素。飄入枝頭無覓處。密綴輕堆。只似香苞次第開。欄邊欲墜。姑射山頭人半醉。牆外低垂。窺送佳人粉再吹。

減蘭十梅(月)

宋代:李子正

寒蟾初滿。正是枝頭開爛熳。素質籠明。多少風姿無限情。暗香疏影。冰麝蕭蕭山驛靜。淺蕊輕枝。酒醒更闌夢斷時。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六花飛素。飄入枝頭無覓處。密綴輕堆。只似香苞次第開。欄邊欲墜。姑射山頭人半醉。牆外低垂。窺送佳人粉再吹。

減蘭十梅(殘)

宋代:李子正

香苞漸少。滿地殘英寒不掃。傳語東君。分付南枝桃李春。東風吹暖。南北枝頭開爛熳。一任飄吹。已佔東風第一枝。

減蘭十梅(日)

宋代:李子正

騰騰初照。半拆瓊苞還似笑。莫近柔條。只恐凝酥暖欲消。三竿已上。點綴胭脂紅盪漾。剛道宜寒。不似前村雪裡看。

減蘭十梅(雪)

宋代:李子正

六花飛素。飄入枝頭無覓處。密綴輕堆。只似香苞次第開。欄邊欲墜。姑射山頭人半醉。牆外低垂。窺送佳人粉再吹。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天寒欲暮。別有一般姿媚處。半載斜陽。寶鑑微開試晚妝。淡煙輕處。漸近黃昏香暗度。休怕春寒。秉燭重來子細看。


《減蘭》詩詞30篇大全集 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減蘭十梅(日)

宋代:李子正

騰騰初照。半拆瓊苞還似笑。莫近柔條。只恐凝酥暖欲消。三竿已上。點綴胭脂紅盪漾。剛道宜寒。不似前村雪裡看。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陽和初布。入萼春紅才半露。暖律潛催。與佔百花頭上開。香英微吐。折贈一枝人已去。楊柳貪眠。不道春風已暗傳。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急催銀漏。漸漸紗窗明欲透。點檢花枝。曉笛吹時幾片飛。淡煙初破。彷彿夜來飛幾朵。淺粉餘香。晨起佳人帶曉妝。

減蘭十梅(並序·總題)

宋代:李子正

竊以花雖多品,梅最先春。始因暖律之潛催,正直冰澌之初泮。前村雪裡,已見一枝;山上驛邊,亂飄千片。寄江南之春信,與隴上之故人。玉臉娉婷,如壽陽之傳粉;冰肌瑩徹,逞姑射之仙姿。不同桃李之繁枝,自有雪霜之素質。香欺青女,冷耐霜娥。月淺溪明,動詩人之清興;日斜煙暝,感行客之幽懷。偏宜淺蕊輕枝,最好暗香疏影。況是非常之標格,別有一種之風情。姮娥好景難拼,那更彩雲易散。憑欄賞處,已遍南枝兼北枝;秉燭看時,休問今日與昨日。且輟龍吟之三弄,更停畫角之數聲。庚嶺將軍,久思止渴;傳巖元老,專待和羹。豈如凡卉之嬌春,長賴化工而結寶。又況風姿雨質,曉色暮雲。日邊月下之妖嬈,雲裡霜中之豔冶。初開微綻,欲落驚飛。取次芬芳,無非奇絕。錦囊佳句,但能彷彿芳姿;皓齒清歌,未盡形容雅態。追惜花之餘恨,舒樂事之餘情。試綴蕪詞,編成短闋。曲盡一時之景,聊資四座之歡。女伴近前,鼓子祇候。梅萼香嫩。雪裡開時春粉潤。雨蕊風枝。暗與黃昏取次宜。日邊月下。休問初開兼欲謝。卻最妖嬈。不似群花春正嬌。


減蘭十梅(早)

宋代:李子正

陽和初布。入萼春紅才半露。暖律潛催。與佔百花頭上開。香英微吐。折贈一枝人已去。楊柳貪眠。不道春風已暗傳。

減蘭十梅(雨)

宋代:李子正

瀟瀟細雨。雨歇芳菲猶淡佇。密灑輕籠。溼遍柔枝香更濃。瓊腮微膩。疑是凝酥初點綴。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減蘭十梅(曉)

宋代:李子正

急催銀漏。漸漸紗窗明欲透。點檢花枝。曉笛吹時幾片飛。淡煙初破。彷彿夜來飛幾朵。淺粉餘香。晨起佳人帶曉妝。

減蘭十梅(雨)

宋代:李子正

瀟瀟細雨。雨歇芳菲猶淡佇。密灑輕籠。溼遍柔枝香更濃。瓊腮微膩。疑是凝酥初點綴。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減蘭十梅(晚)

宋代:李子正

天寒欲暮。別有一般姿媚處。半載斜陽。寶鑑微開試晚妝。淡煙輕處。漸近黃昏香暗度。休怕春寒。秉燭重來子細看。


《減蘭》詩詞30篇大全集 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東風吹暖。輕動枝頭嬌豔頭。成片驚飛。不是城南畫角吹。香英飄處。定向壽陽妝閣去。莫損柔柯。今日清香遠更多。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梅萼香嫩。雪裡開時春粉潤。雨蕊風枝。暗與黃昏取次宜。日邊月下。休問初開兼欲謝。卻最妖嬈。不似群花春正嬌。

減蘭十梅(風)

宋代:李子正

東風吹暖。輕動枝頭嬌豔頭。成片驚飛。不是城南畫角吹。香英飄處。定向壽陽妝閣去。莫損柔柯。今日清香遠更多。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瀟瀟細雨。雨歇芳菲猶淡佇。密灑輕籠。溼遍柔枝香更濃。瓊腮微膩。疑是凝酥初點綴。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香苞漸少。滿地殘英寒不掃。傳語東君。分付南枝桃李春。東風吹暖。南北枝頭開爛熳。一任飄吹。已佔東風第一枝。

減蘭十梅(晚)

宋代:李子正

天寒欲暮。別有一般姿媚處。半載斜陽。寶鑑微開試晚妝。淡煙輕處。漸近黃昏香暗度。休怕春寒。秉燭重來子細看。

減蘭十梅/減字木蘭花

宋代:李子正

寒蟾初滿。正是枝頭開爛熳。素質籠明。多少風姿無限情。暗香疏影。冰麝蕭蕭山驛靜。淺蕊輕枝。酒醒更闌夢斷時。

減蘭·犀梳在手

清代:朱彝尊

犀梳在手,逋髮未撩勻面後。眉語心知,引過閒房步步隨。頹香暖玉,牽拂腰巾帶重來。一段歸雲,誰驗蛇醫臂上痕。

減蘭十梅(月)

宋代:李子正

寒蟾初滿。正是枝頭開爛熳。素質籠明。多少風姿無限情。暗香疏影。冰麝蕭蕭山驛靜。淺蕊輕枝。酒醒更闌夢斷時。

減蘭十梅(曉)

宋代:李子正

急催銀漏。漸漸紗窗明欲透。點檢花枝。曉笛吹時幾片飛。淡煙初破。彷彿夜來飛幾朵。淺粉餘香。晨起佳人帶曉妝。


《減蘭》詩詞30篇大全集 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減蘭》詩詞30篇大全集 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減蘭》詩詞30篇大全集 冷體相宜。不似梨花帶雨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