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筆精墨妙,趙孟頫跋《定武蘭亭序》拓本


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57歲的趙孟頫終於得到了僧獨孤所贈的定武蘭亭帖拓本,趙大喜過望,曾先後為之題跋13次。

筆精墨妙,趙孟頫跋《定武蘭亭序》拓本

當年王羲之等人在會稽山陰蘭亭水邊修賦詩,寫下序言《蘭亭序》,文、書俱佳,晉韻典範之作,被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流芳千古。

筆精墨妙,趙孟頫跋《定武蘭亭序》拓本

後來,《蘭亭序》流傳到唐太宗手中時,他為使《蘭亭序》真跡永遠伴隨左右,乃命拓書人分別鉤摹,作成副本流傳世間。鉤摹響拓,精細費時,在唐代已數難得之珍品,至宋代更不易得。於是有人摹以刻石,其石在定武軍州,遂稱定武蘭亭。此本時代及既早,摹刻亦值佳,遂成名帖。

筆精墨妙,趙孟頫跋《定武蘭亭序》拓本

到了元代,好的定武本蘭亭,已不是能輕易見到的。貴為一代宗師的書法家趙孟俯也是捱到五十七歲才得到一本。他自稱“一旦得此,喜不自勝”。喜不自勝的趙孟俯在蘭亭躍語中,把對書法的心得、體會、經驗毫無保留地寫了出來,為研習書法者廣開方便法門。

筆精墨妙,趙孟頫跋《定武蘭亭序》拓本

他在跋語中說:“《蘭亭》誠不可忽”,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趙取法二五,對於王右軍的得意之作——《蘭亭序》,自然格外傾心。他一生的所臨《蘭亭序》當不下數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