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丹参滴丸能不能替代阿司匹林?

水无常形28


血栓是血液里各成分物质在血液流动的过程中,在血管或心脏内膜表面形成的一种半凝块状物质,它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随着血栓形成的机制和特点的日益明确,抗血栓的药物也品种繁多,尤其是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滴丸,一个西药,一个中成药,那么,这两个药可以相互替代吗?答案是:不能。

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有三大不同:

1)抗血栓机制不同:阿司匹林是通过不可逆的抑制环加氧酶的合成从而达到抗血小板凝聚,而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阿司匹林是通过抗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从而达到抗血栓效果。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等药物组成,其中发挥抗血栓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丹参,丹参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丹参素,可提高机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前列环素类物质,可以降低血黏度,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两种药物抗血栓机制不同。

2)适应症不同:阿司匹林适应症非常广泛,用于抗血栓时临床上常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等,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和溶栓治疗学会推荐阿司匹林75mg/日可有效降低发生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胸闷、心前区刺痛。

3)循证医学证据不同:阿司匹林是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老药,抗血栓的机制明确,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许多大型的研究涉及抗栓领域的很多方面,因此证据等级非常高。复方丹参滴丸在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预防方面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如需明确其疗效还需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综上所述,二者在药理作用机制、适应症用途和临床地位大不相同,因此丹参滴丸不能替代阿司匹林。


药师方健


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药物,但二者是不同的,丹参滴丸不能代替阿司匹林。

我们首先来看看丹参滴丸这个药物。

丹参滴丸是一个复方中成药,组方中含有丹参、三七、冰皮三味中药。其中丹参活血祛瘀,通痹安神;三七理血止痛,改善心肌供氧;冰片善于串走,利于药性的迅速发挥,同时还有提神止痛之功效。因此,这个药物主要用于气血不足导致的胸闷、胸痛;心脏的供血不足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因为此药含有冰片,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

再来看看阿司匹林这个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药物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目的是预防血栓的形成。

根据《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若无禁忌证,所有确诊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均应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如已发生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减少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在一级预防中,对于尚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高危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而低中危患者净获益不明显。

虽然阿司匹林能为患者带来很多益处,但是也可能给身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具有适应症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由此看来,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适用人群等都有不同,因此是不可以用丹参滴丸代替阿司匹林的。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因而在目前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相比,两者都是冠心病治疗中常用的措施,但两种作用机理不同,丹参滴丸主要起着扩张冠状动脉,但阿司匹林却主要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进而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两者并不能相互替代,相对来说,阿司匹林不仅是冠心病支架的手段,同时也能起到预防冠心病发生的功效。所以,丹参滴丸并不能替代阿司匹林。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阿司匹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了解有无副作用发生,并做出针对性处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丹参滴丸并不能替代阿司匹林,这是由于两者作用机理所决定的,我们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以稳定控制病情。


丹参滴丸是中成药,其成份常由丹参、三七等构成,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因而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预防和急救中,其使用可以口服或舌下含服,起效迅速。

阿司匹林则主要有着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因而能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不仅是冠心病治疗的药物,也能预防病情进一步发生,减少冠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

所以说,丹参滴丸并不能替代阿司匹林,其原因在于丹参滴丸主要起着活血的作用,如同三七一样,但却并不能预防血栓形成。而阿司匹林虽然能够预防血栓形成,但却并不能缓解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所以两者各有优势,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全科扫地僧


  现在人生活条件虽好,但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致使心脑血管病人增多。因此抗血栓工作是必须做好的,抗血栓除了注意饮食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就离不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滴丸最为常见,一个西药,一个中成药。

  我国的患者,多数偏向中成药,觉得中成药的副作用较小,那么用丹参滴丸能不能替代阿司匹林抗血栓呢?相信是我们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其实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滴丸之间有太多的不同,它们的区别如下:

  一、适应症是不一样的,阿司匹林适应症更为广泛一些,主要用于抗血栓时临床上常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等。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胸闷、心前区刺痛。

  二、抗血栓机制不一样,阿司匹林是通过不可逆的抑制环加氧酶的合成从而达到抗血小板凝聚;而复方丹参滴丸发挥抗血栓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丹参,丹参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丹参素,可提高机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前列环素类物质,可以降低血黏度,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

  三、医学证据不同,阿司匹林是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老药,抗血栓的机制明确,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复方丹参滴丸在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预防方面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因此丹参滴丸在抗血栓领域是不能替代阿司匹林的。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丹参滴丸不能替代阿司匹林!

通常来说,我们再谈一种药物替代另一种药物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两者作用相同,前者从各方面都优于后者,才可以说替代二字。

但实际上,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药物,要说他们的联系,可能只有适用人群有所交叉,两者均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

阿司匹林是一种百年老药,虽然也有消炎镇痛的效果,但目前的应用更多是为了抗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的大面积形成,虽然有出血风险,但瑕不掩瑜。

丹参滴丸是一种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丹参滴丸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虽然也应用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但主要是为了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由于丹参滴丸、阿司匹林的作用不同,没有交叉点,所以无法进行比较,更加无法互相替代,对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不能互相取代,但可以搭配服用。


罗民教授


答案是:不能!

关键在于,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完全不同的!

临床上常用的复方丹参滴丸是作为一种中医方剂,由丹参、三七、冰片等成分组成,其功效主要是对症缓解冠心病引起的胸闷不适、心绞痛等症状。

而阿司匹林则是作为抗血小板治疗的核心药物而一直发挥着抑制血管内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作用!

我们常常闻之色变的急性心肌梗死,就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或急性血管闭塞,从而导致该血管供血的心肌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最终危及生命;而另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脑梗塞,也就是由于脑血管内的急性血栓形成或血管闭塞,最后导致该血管供血的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诱因常常是血栓形成,这就奠定了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在这些疾病中的核心地位。而丹参滴丸则不具有抗血小板的药理学作用,因此,其不能够替代阿司匹林!


家有好医


丹参滴丸能不能代替阿司匹林?这个问题的确是很多冠心病患者关心的问题,既然大家关心,张大夫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首先说,没有一个指南推荐使用丹参滴丸来替代阿司匹林的,国外没有,国内也没有。所以,张大夫也不推荐有阿司匹林适应症的患者,使用丹参滴丸替代阿司匹林。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大家不要轻易挑战,否则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后果。阿司匹林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基石药物,全球有100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效,可以说是经典药物,已经被人类现代医学广泛认可。

但是,我知道临床上有一类人使用阿司匹林不合适,比如说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这种情况下,可不可以使用丹参滴丸代替阿司匹林呢?其实,到目前已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尚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可以用于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对那些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来说,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有效药物,比如说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这都是针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好药,不一定非要用丹参滴丸替代阿司匹林。

总之,对于那些已经明确诊断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千万别自行使用丹参滴丸替代阿司匹林。


张之瀛大夫


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一样,都是心血管患者非常常用的药物之一。但是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替代阿司匹林吗?这个问题却非常的有意思,咱们一起来看一下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复方丹参滴丸有什么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味中药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丹参等中药物。复方丹参滴丸在中医治疗时主要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复方丹参滴丸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二、阿司匹林有什么作用?

阿司匹林的作用恐怕大家都已经所熟知。阿司匹林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进而可以减少因为血小板突然聚集而导致的急性血管事件。所以,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还有高危的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风险人群。


三、复方丹参滴丸能代替阿司匹林吗?

两者的作用不一样,丹参滴丸是活血化瘀的作用,而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以,丹参滴丸起不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当然也替代不了阿司匹林的作用。

看懂了吗?两者为同一疾病的常用药物,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丹参滴丸代替不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也代替不了丹参滴丸!

这本来就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药物,虽然这这两种药物,都和心血管疾病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并不能相互替代。很多朋友有一个误区,认为阿司匹林副作用大,就不愿吃阿司匹林,其实对于必须服用阿司匹林的疾病,是不能用任何药物的代替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用新型抗血小板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替换,但前提就是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才能替代,至少目前全世界没有药物可以作为首选代替阿司匹林。



我们别说说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的优缺点:

丹参滴丸丹参祛瘀止痛,活血养血,清心除烦为主药。辅以三七活血通脉,化瘀止痛。佐以冰片芳香开窍,行气止痛。诸药相配,共奏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理气止痛之功。

主要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病症: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也就是说丹参滴丸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但冠心病本身是一个现在医学的名词,在各大指南中,也就是治疗冠心病的准则里面,并没有推荐冠心病可以吃丹参滴丸,冠心病的治疗里面有阿司匹林。所以一个是指南推荐,一个并未出现在指南。

当然有人说中药就要按照中医的标准,不能看吸西医指南,那么就是说丹参滴丸是用于胸痹,也就是类似现代医学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吧。首先肯定丹参滴丸用于心肌梗死肯定没效,因为目前来说急性心肌梗死只能通过溶栓或支架抢救,并加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单靠丹参滴丸肯定不行。

当然丹参滴丸使用最好找中医大夫看看,看能不能使用在接近的一些冠心病症状的中医所诊断的疾病,通过活血化瘀来控制类似冠心病的症状的加重,这可能是丹参滴丸的优点,预防在先,避免冠心病加重,避免心肌缺血发生,不治已病,治未病。

我们再看看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出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阿司匹林久经考验,在心血管领域的地位,至今无人撼动。阿司匹林能抗血小板聚集,为了不让把血管堵了,抗血小板聚集,防止斑块破裂时形成血栓,以起到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1/3。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获益更多,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50%左右。陈旧性心肌梗死,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如果停用阿司匹林,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会升高1倍左右。

我们在临床总能遇到私自停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结果发生了心肌梗死,有的甚至猝死。

当然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一直是大家不愿意吃阿司匹林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吃阿司匹林的原则,该吃的一定吃,不该吃千万别吃。对于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人需要注意:

服用前评估风险,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等“胃病”的患者,高龄患者,吸烟、饮酒者,损伤胃粘膜,易诱发出血,同时在服用非甾体止痛药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多种抗血小板或抗凝药时,可以合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尽量选用对胃肠道影响小的阿司匹林剂型,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胃肠道刺激小,需要空腹服用。同时一般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建议长期服用100mg左右即可。

服用阿司匹林后需要养成观察大便颜色的习惯,如果颜色变黑,一定及时就诊,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同时还要观察身体其它部位是否有出血迹象,如有及时就诊,同时需要一定时间后复查血常规及凝血。

总之,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都用于冠心病或接近冠心病的中医症状。但并不能相互替代,各有长处,各有优缺点!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可私信我,我会尽快回复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