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王维不愧是大腕,一件小事即成一名首诗,完美诠释“诗佛”情怀

全唐诗人中,王维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而在全唐诗中,王维的诗又是最具有田园气息和佛家禅机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澈明朗、“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唯美自然、“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幽静恬淡,都无不体现着“王维”式的诗情与画意。

诗巷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诗也是别有一番“禅味”。必须赞叹王维不愧是名家堆里的大腕,生活中随便一件小事都能将其写成名诗,其中境界完美诠释“诗佛”至高、至纯情怀。各位看官,现在且请随诗巷一起来品读这首名作。

王维不愧是大腕,一件小事即成一名首诗,完美诠释“诗佛”情怀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题目中的裴迪也是我国的一位山水田园诗人,他和王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早年期间他们都居住在终南山;吕逸人是一位姓吕的隐士,关于他的事迹尚不明确。

王维不愧是大腕,一件小事即成一名首诗,完美诠释“诗佛”情怀

首联有用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桃花源三个字从陶渊明后已成世外隐居之所的象征与代名词。所以作者开篇就点出“桃源”,目的在于描写吕逸人居住环境的偏僻与幽静,这是虚象方面的铺陈;后面“柳市南头访隐沦”属于较为具体的实写,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吕逸人生活的向往之情。

颔联承接首联,继续写访问吕逸人之事,其中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明具体的情景。“凡鸟”是“凤”字的拆写,《世说新语·简傲》中记载,三国时的嵇康和吕安是故交,有一次吕安去访问嵇康而恰逢他不在家中,当时嵇康的兄弟嵇喜出来迎接,但是吕安却在门上题了一个“凤”字便走了,他的这一行为就是在讽刺嵇喜是凡鸟,可见此人人品真不咋滴。但是王维却与其相反,他“到门不敢题凡鸟”,表示了对主人的尊敬之意,所以这里就可以充分说明作者的高尚品德。

欲学习格律写作的朋友点击下方课程即可:

“看竹”句有引用《晋书.王羲之传》中的一个典故:王羲之的儿子听说某家有漂亮的竹子,所以专门坐车去拜访看竹。此处作者用“看竹何须问主人”借得典故来表达自己虽未遇到主人,但是看到他的幽居也很知足享受的心情,这也是作者“禅心”的侧面写照。

颈联从形式进行了跳转,荡开去写吕逸人居所周围的景色。“青山如屋里”足见这里四面环山、远离尘嚣,“东家流水入西邻”更是饱满出了一幅山水图画;两句有声有色,品来简直是一种享受。

王维不愧是大腕,一件小事即成一名首诗,完美诠释“诗佛”情怀

尾联在颈联的基础上又从正面去写隐逸之趣,把吕逸人的生活做了进一步的丰满。他不追逐功名利禄,长时间在家写书,而如龙鳞的松树皮就是“多岁月”的证明,两句脉络连贯,逻辑严密。

王维这首诗完全从生活中提炼而来,但是平凡之事却从此变成了一首富有哲理、饱含禅机的名诗;其中的每一个不染尘埃的字、词,都服务于一种至高境界,完美诠释着作者的“诗佛”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