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知识IP是时代的守望者,还是焦虑的制造者?

“还是看了跨年演讲,不能说多期待认知升级,也许是潜意识中的学习仪式感在起作用。”

在2020新年钟声响起后,一家互联网人力资源企业的COO,在连续三年看了罗振宇“时间的朋友”后感叹。位于上海东方体育场中,罗振宇与现场1.2万人一起“知识跨年”,这已是罗振宇第5次跨年演讲。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

知识IP是时代的守望者,还是焦虑的制造者?

从拓展视野的角度,这文章值得一看。回到文章的具体内容,如果说罗振宇是在贩卖焦虑,这篇文章也是贩卖焦虑。所以,问题在于焦虑是否有价值,而不在于焦虑这个词本身。

如果你刚好需要这种焦虑,那他传播的焦虑就有价值;如果你已经焦虑过度或者根本不需要这种焦虑,那么引入这种不必要的焦虑就是扰乱你的决策,浪费你的时间。电影《山河故人》,已经拥有曾经梦寐以求的财富并移民澳大利亚的张晋生说:“你知道什么是自由?中国不允许私人有枪,但在澳大利亚法律刚改,可以持枪。老子现在就买了很多枪,可老子现在连个敌人都没有。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个屁。"当一个人没有了目标,自由对他就没有直接的意义。

“一件东西是什么,就是什么:自由就是自由,不是平等、公平、正义,不是文化,也不是人类的幸福或平静的良心。(以赛亚·伯林)” 自由如此,知识也如此,如果你没有目标,或者不能从别人传播的知识中形成你自己的目标,从而将别人给你的知识当成工具,并懂得在实践中试错改进,那你就很可能被搞成焦虑缠心不得解脱,那过度的学习对你就是浪费时间。

其实,这些一直是罗振宇所强调的,只是很多人没有吃透这一点。其他知识付费我不清楚,但就罗振宇而言,如果没有他们传播的知识,我个人是很难真正成长来的。回看罗振宇早期视频,我也觉得有些再听一遍对现在的我是浪费时间,但是,当时对我触动很大,让我实现知识升级。

我相信现在很多人听那些视频仍然会有触动,我们不因为那些知识对自己没价值了,就否认它们对别人的价值。你现在再重回学校听某些课会觉得浪费时间,但不能因此否认它们的价值,它们已经让你成长了,很多人还需要借助于它们成长。

成长是自己的事,不是老师和其他知识传播者的事,他们只是你赖以成长的媒介。有了这个立场,才能合理评价知识传播者所传播的知识是否有价值。这篇文章忘了这个立场。


知识IP是时代的守望者,还是焦虑的制造者?

知识付费领域四大天王可以认为是广义上的消费分级。在传统年代,大家更多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书的方式进行信息收集。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才有了所谓知识付费。我们对互联网有几大幻想,免费,空间无界性等,后来发现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更多是想用有限的时间了解精品。

从互联网本质角度来把握,这就是所谓的付费经济原始背景。从这个角度去考量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现实的悖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我们的转型升级,经济平稳发展会导致很多压力,包括裁员,公共服务跟不上,买房,教育等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导致现代人对现状的不满。

从某种程度来说,知识付费四大天王迎合了互联网发展的特征,也迎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压力的释放。如果从互联网几大特征出发,大家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多想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资讯。这又产生一个悖论。从学术培养或思考问题的角度来说,任何快餐式、碎片化的非深入的阅读都是浅层的。

我们可以定义它为知识快餐,但快餐永远成不了正餐,最多是作为一种知识性的查询。若想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是需要融会贯通的。想要掌握一项知识分为以下几步。一是了解,二是记忆,三是通过反复思考了解内涵,第四是将知识进行迁移。最高级的是融会贯通并加以批判,同时还能有所创新。

从功利角度来说听知识付费。最多达到知识的第一个层面或第二个层面。真正想灵活运用,迁移整合是需要不断深入思考,反复应用的,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几大天王讲的是通俗化、利于传播的心灵鸡汤。正如很多人评论,吴晓波讲的是靠谱里面加了一些心灵鸡汤。

罗振宇讲的是心灵鸡汤里加了点靠谱。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功利角度听知识付费的内容。或是有人达到了所谓的认识升级,但对自己的生活并未带来好处。所以很多人功利主义的人放弃了知识付费。

真正喜欢独立思考的人可能听过之后发现读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书也很有意思,那么他自己就可以去读书,不需要别人来讲解。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两批人就会离开了所谓的知识付费领域这也导致了今年无论是得到的估值,还是吴晓波的书,甚至刚刚过去的知识春晚参与人数都大大下降。

另外一点,除了社会背景之外,还有两个因素也会造成这个现象。第一个是知识付费更多与所谓消费分级有关,很多人为了给自己贴标签进入知识付费领域。但是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大家会发现现实与营造的氛围其实是割裂的。

知识IP是时代的守望者,还是焦虑的制造者?

从去年开始,逻辑思维在收割大流量商业变现的同时承受了较多的负面口碑,今年不光是负面口碑的问题,而且整体话题度和关注度的下滑,因为自身超级IP的成型,上面承载了太多商业元素,注水感觉比较明显。

倒个人认为,对这些都要报以包容之心,盈利性是商业化运作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整体而言,有一拨人愿意殚精竭虑超越现实生活细节帮大家思考提炼未来态势并发布传播,这是个好事。

社会需要守望者,我们也不必对守望者报以太高的道德要求,以社会分工的平常心看待就好。我本人每年都认真阅读时间的朋友里面的观点,但不完全被它所设置的议题或者话语框架牵住鼻子走就行了,还是能有很多启发的。

知识IP是时代的守望者,还是焦虑的制造者?

个人认为,知识付费“四大天王”走下神坛,是知识付费市场一个理性回归。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道理一样,所谓的“天王”只是比别人先看到了知识转化成金钱的市场前景,起步比别人早,捞取了第一桶金。

实际上,知识的载体和价值体现当然不会只附在所谓的“明星”和“天王”身上,他们本身还真称不上渊博,所以,从理论上讲,他们本不应该站在神坛,走下神坛是尽早的事情。

值得探讨的是,知识付费到底应该由谁来付费?个人认为,其发展方向是消费者不付费,因为知识平台迟早要发展为网购平台,由产经销供应商和广告商来付费,当在情理之中。


知识IP是时代的守望者,还是焦虑的制造者?

知识付费是教育的一个好模式,不容质疑。知识付费的本质,在于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通过平台实现交易,实现商业价值。

知识付费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取决于三个因素:内容为王,消费者愿意付费的是有用的知识,而不是贩卖一些商业目的明显的论调;服务到位,消费者能够便捷地得到有用的知识或服务;不忘初心,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慢慢来,过度商业化有可能欲速则不达。

别指望一两个IP就能把知识付费做起来,IP的作用为知识付费发展做了很好的宣传和普及,好的商业模式才是知识付费的未来。

知识IP是时代的守望者,还是焦虑的制造者?

炒炒冷饭,“装家”,这就是跨年演讲的标签。因为需要贩卖自己的“知识”,所以需要营销,需要宣传,于是策划了一场满汉大席的“跨年演说”,但是硬生生地搞成了一个萝卜青菜一锅煮,清汤寡水。

我们暂时还没有看见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卖课程,卖书,卖论文,卖资料,付费咨询,知识付费依然停留在这种层面,难以进一步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