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在位僅僅八個月,卻被賦予極高評價的朱高熾

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而其中的背景就是明朝最最著名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距離我們已經500多年了,這裡面參雜了太多太多的後代演義。如燕王掃北就是站在朱棣的立場上,而民間多半有不喜歡朱允炆就此消失在歷史舞臺裡,京韻大鼓和民間傳奇都有過朱允炆出家的描述。

在這場內訌中,大家關注著朱棣和他的侄子朱允炆。而朱允炆的堂弟、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在這場內鬥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正是因為如此,朱高熾才能夠在後世歷史中獲得極高的評價。


在位僅僅八個月,卻被賦予極高評價的朱高熾

靖難之役線路圖

朱高熾在明成祖去世後,於1424年9月即位,僅僅在1425年5月便去世。在位時間只有八個多月,可以說在明朝,皇帝即位的詔書可能都沒有傳到邊遠的雲南山區,但是朱高熾的諡號卻是十分驚人,他的兒子給他的諡號是仁,可以說是中國曆代仁宗皇帝裡在位時間最最短的一個。

而根據中國古代的諡號方法蓄義豐功曰仁;慈民愛物曰仁;克己復禮曰仁;貴賢親親曰仁;殺身成仁曰仁;能以國讓曰仁;利澤萬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於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寬信敏惠曰仁;愛仁立物曰仁;體元立極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浹曰仁;慈心為質曰仁;惠愛溥洽曰仁。

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大家如何看出他有這些品德的呢?


在位僅僅八個月,卻被賦予極高評價的朱高熾

朱高熾皇帝像

實際上,史書評價朱高熾,並非僅僅是從他即位的那段時間來尋找依據,他即位之前的事蹟,同樣值得稱道。

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他天性沉穩,喜學少言。雖然他的沉穩品質深受祖父朱元璋喜愛,他也因此早早被欽定為燕王世子,但朱棣事實上卻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朱高熾也很是聰明,朱元璋定下了嫡長子繼承的制度,朱高熾知道自己與皇帝寶座基本無緣,與其天天武備不如放鬆精神,所以朱高熾非常愛吃,從小喜靜厭動,他漸漸變成了一個胖子。而且這個胖還不是一般的胖,他甚至需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夠行動。朱高熾也非常喜歡女性,而朱高熾的這一基因卻被除了明孝宗朱祐樘外的全部後代完美繼承。對於一生推崇武力並且長相俊朗的朱棣來說,這樣一個行動不便的胖兒子,顯然並沒有遺傳他的良好基因。相對來說,他更加喜歡各方面都與自己相似的二兒子朱高煦。


在位僅僅八個月,卻被賦予極高評價的朱高熾

朱高煦像

朱高煦智勇雙全,為明成祖在靖難之役中功勳赫赫,多次解救危局。朱棣也大為感慨,鼓勵朱高煦說:“勉之,世子多疾。”等到明成祖即位之後,朱棣加封給朱高熾天策衛,封為了漢王。加上朱高熾並沒有在靖難之役中有太多的表現,所以朱高煦和朱高熾的故事險些成了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翻版。

朱高熾其實在靖難之役中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就在朱高熾鎮守北平期間,建文帝大將李景隆率領50萬大軍攻打北平。而且,建文帝還專門送了一封秘密文書給朱高熾,想以封王來引誘朱高熾投降。

儘管當時朱高熾只有一萬兵力,但他卻連看都沒看,就直接把建文帝的文書轉送給了朱棣。並且朱高熾在堅守北平期間,積極聽取城中老兵的意見,以多種方式與李景隆鬥智鬥勇,最終李景隆被迫撤軍。朱高熾也因此創造了萬人守城的奇蹟。

除此以外,朱棣外出打仗的兵馬錢糧全部都是由朱高熾負責協調調度,好比劉邦的相國蕭何。


在位僅僅八個月,卻被賦予極高評價的朱高熾

朱高熾劇照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朱棣在奪取建文帝政權的時候,殺了方孝孺、齊泰等等著名清流,所以南方讀書人對朱棣的政權非常不友好。而朱高熾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放下身段同一些江南名士較好,朱高熾的聲譽非常不錯。

1410年,朱高煦自以為聰明的誣陷解縉、湯宗、王汝玉等人,看似剪出了朱高熾的臂膀,實際上是將天下的讀書人全部都推到了太子朱高熾一邊,儘管朱高煦在誣告太子一事上十分來勁,但朱高熾卻從來沒有怨恨在心。後來,朱高煦被查出幹了不少違法亂紀的事情,朱棣大發雷霆,準備將他貶為庶人。朱高熾在這時候不計前嫌,站出來為朱高煦求情,朱高煦才逃過一劫。自此朱高煦奪嫡的可能性全部喪失,1415年朱高煦被責令到山東青州就藩。

朱高熾登基之後,他不僅沒有大力報復幾個心懷不軌的兄弟,而且還主動給他們進爵封王。

在手足相殘頻頻發生的古代皇室,朱高熾以德報怨的做法,也確實是仁義之至了。


在位僅僅八個月,卻被賦予極高評價的朱高熾

朱高熾在位時發行的洪熙通寶

朱高熾在位期間,大力推行儒家思想,不僅褒獎忠孝之人,而且任人唯賢,尤其鼓勵百官進諫。這就使得當時的朝堂開放清明,官員樂於提出建議,而朱高熾也會積極聽取眾人的諫言。

除此之外,朱高熾還廢除了永樂年間的一些嚴苛政策。對建文帝的舊臣,朱高熾也進行了赦免和冤案平反。朱高熾即位後,大力發展生產,注重以農為本,停止了大規模的用兵,使得百姓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時間。

後世的《明史》認為“當靖難師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濟師。其後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然中遘媒孽,瀕於危疑者屢矣,而終以誠敬獲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儘子職而已,不知有讒人也,是可為萬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也就是說張廷玉認為朱高熾任賢用能,不聽信小人是萬世君王的楷模,雖然只在位一年,用賢能的人開展政務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如果老天再給他一段時間的陽壽,他一定能夠宣揚教化,復興文化。可以和漢文帝和漢景帝相比了。

不過朱高熾最令人意外的是僅僅在位一年就去世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位僅僅八個月,卻被賦予極高評價的朱高熾

朱高熾明朝獻陵

關於朱高熾的死亡大約有三種說法:

一、縱慾說。朱高熾因為貪圖美色,嗜慾過度而死的。眾所周知,朱高熾是一個貪圖美色之人。有一次,大臣李時勉上奏勸誡朱高熾不要縱慾過度。朱高熾聽到之後很生氣,便下令對李時勉動刑,而李時勉也險些喪命。李時勉一個小小的勸誡便上朱高熾這麼大動干戈,想必是李時勉正好說出了事實,朱高熾懷恨在心,才會下令對李時勉動刑。想朱高熾被諡為明仁宗的人,在任用人才方面不發脾氣,在男女之事上卻如此動粗,可見朱高熾對美色的眷戀。

二、鴆殺說。朱高熾是因為後宮妃子的矛盾,自己誤服毒酒而被毒死的。有一次宴會上,郭貴妃向皇后敬酒,可是皇后卻遲遲不喝。朱高熾便問:愛妃為何不喝?於是便從皇后手中搶過酒杯,一飲而盡。而喝完不久之後,朱高熾便中毒身亡。

三、弒殺說。據說是因為朱高熾的父親朱棣覺得朱高熾是一個貪圖享樂之人,生性懦弱,一直對朱高熾很不滿。朱棣一心想著廢掉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可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卻和父親性格不一樣,朱瞻基英勇善戰、懂兵法謀略,有膽識,是一個很好的人才。朱棣在世時很喜歡自己的這個孫子,處處都偏愛自己的孫子。朱瞻基深得朱棣的寵愛,於是心中也萌生了自己的小心思。朱棣想要立朱瞻基為太子,可是想到如果自己這樣做,朱高熾肯定會不高興,這樣肯定會造成麻煩。於是便他位子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朱高熾。而朱瞻基本來就受寵於朱棣,而且朱瞻基這個人很有想法。朱高熾繼位後,朱瞻基便虎視眈眈,後來朱瞻基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自己稱帝,稱為明宣宗。


在位僅僅八個月,卻被賦予極高評價的朱高熾

小編認為明仁宗可能死於心臟病。因為明仁宗身體較胖,同時不注意保養,喜歡飲食和男女之事,可能會發生猝死,加上明仁宗即位的時候已經47歲,男女之事在當時需要西洋藥物輔助,所以明仁宗可能死在心臟病上。


明仁宗一個可以在政治上創造更多輝煌的人,卻在因為生命的短暫沒有在舞臺上演繹出更好的自己。所以給各位加班奮鬥擼起袖子的小夥伴們說一聲。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