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男孩不小心打湿衣服,幼儿园老师翻孩子兜,家长见到:手脚不干净

人们常常把淘气、故意使坏的孩子们称为“熊孩子”,每每提到“熊孩子”,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感到头疼。在现实生活中,“熊”的不只有孩子,还有一部分成年人,尤其是幼儿家长们。

随着之前网络上某些幼儿园中毒、虐童等事件的传播发酵,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开始不信任园方,甚至有的家长们把老师和园方工作人员当成了“阶级敌人”,动不动就在群里不分青红皂白的“互怼”。

男孩不小心打湿衣服,幼儿园老师翻孩子兜,家长见到:手脚不干净

但其实,出事的幼儿园少之又少,目前的大多部分幼儿园在挑选老师和工作人员时有着非常严格的选拔标准,这些“熊家长”全盘否定的不信任行为着实让一些兢兢业业的老师和园方有些伤心。

毛毛是一名入行不久的幼儿教师。从小毛毛就喜欢孩子,自她上初中起,没到寒暑假,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都交给了她,她也成了附近小区大名鼎鼎的“孩子王”。

热爱孩子和教育事业的毛毛高考结束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幼师专业,满心欢喜的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男孩不小心打湿衣服,幼儿园老师翻孩子兜,家长见到:手脚不干净

虽然近几年来其他地区幼儿园的负面事件层出不穷,但毛毛所在的幼儿园不论校长还是食堂大妈都十分“良心”。从去年起,园里就将食堂改为“阳光食堂”,每天在家长群和公众号中公布采购和做饭流程,并且每周定期邀请家长参观。

不仅如此,园方还在每个教室里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并应家长要求把实时监控转发在家长的手机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家长们的信任。

男孩不小心打湿衣服,幼儿园老师翻孩子兜,家长见到:手脚不干净

​一天,毛毛所在的班级里有个叫诚诚的小男孩不小心在喝牛奶时把牛奶打翻了,衣服裤子都湿了,于是毛毛便给诚诚把衣服裤子脱下来准备清洗,洗衣服前习惯性地掏了掏诚诚的兜,怕有什么贵重物品不小心被洗了。

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谁知就这一个动作,被诚诚妈妈截图下来发到了微信群中,并以“偷东西”为由大肆做文章,不论毛毛怎么解释,诚诚妈都一口咬定毛毛是一个“手脚不干净”的老师,还跑到校长办公室要求开除毛毛

一个小小的动作被如此放大,即使同事和其他家长一直好言相劝,但毛毛仍感到委屈“我一心一意为了孩子,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值得,但有些家长怎么都不理解呢?”。

男孩不小心打湿衣服,幼儿园老师翻孩子兜,家长见到:手脚不干净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送到幼儿园后,父母的担心是正常的。但既然选择了送入幼儿园,就应该给予园方和老师信任,诚诚妈这种“熊家长”的作风不仅会给敬业的老师和园方心理打击,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育。

​那么,在与幼儿园相处方面,我们如何才能不做“熊家长”呢?

1、给予信任

目前不论是私立还是公立的大多幼儿园都有着合法手续,在办学方面也有着严格要求。而且,家长和园方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既然家长选择了心仪的幼儿园,就应该给予园方和老师足够的信任,毕竟在幼儿教育方面,幼儿园才是专家。如果园方和家长彼此连最基础的信任都做不到的话,只会激发更多的矛盾,不利于孩子成长。

男孩不小心打湿衣服,幼儿园老师翻孩子兜,家长见到:手脚不干净

2、及时沟通

家长们日常工作都比较忙,与幼儿园老师和园方接触最多的也只是通过每天微信群中的信息和孩子的“口传”。

幼儿园中的孩子淘气是难免的,在他们“三观”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有些孩子往往会只站在自己角度来叙述事情的经过,而家长很多时候往往只通过这“只言片语”就给老师和园方“定罪”,往往会引发一些啼笑皆非的闹剧,不仅误会了园方,还让家长“颜面尽失”,这就是不及时沟通带来的后果。

因此,即使工作再忙,家长们也要定期抽出时间来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随时跟进自己孩子的教育情况和心理发育,不能等着出了问题才想到要去找到幼儿园哦。

男孩不小心打湿衣服,幼儿园老师翻孩子兜,家长见到:手脚不干净

3、积极参加活动

幼儿园是一个注重“亲子关系”的地方,每周或者每个节假日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节目,比如联欢会、家长参观日、趣味运动会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二是可以让家长们更多地了解幼儿园。在参加幼儿园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们不仅能和孩子收获快乐,更是可以通过参观切身体验到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和老师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对幼儿园放心。

你身边有没有“熊家长”呢?在和幼儿园园方相处的方面,你有没有独特的“相处之道”?快来评论区跟网友们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