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去钴化”下的宁德时代,第一宝座稳否?

“去钴化”下的宁德时代,第一宝座稳否?

作为“创业板一哥”、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2019年拿下净利43.56亿后,准备再投300亿打“产能大战”,以缓解动力电池产能不足问题,拉动自身产量,稳固其在动力电池的行业龙头地位。然而,2020年的风向已然发生了些变化。随着“去钴化”的推进、比亚迪电池崛起,以及日韩电池的强势入境,宁德时代的第一宝座可能坐的并不踏实。


“去钴化”下的宁德时代,第一宝座稳否?

电池龙头再造血

2月27日,宁德时代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19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总收入455.46亿元,同比增长53.81%;利润总额55.24亿元,同比增长3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3.56亿元,同比增长28.61%。


在年度业绩快报公布的前一天,宁德时代接连抛出定增方案以及投资公告,涉及资金总额约300亿元。其中,定增拟募现金不超过200亿元,公司再另自筹约100亿元。募集资金计划用于5个项目: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三期),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一期),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储备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去钴化”下的宁德时代,第一宝座稳否?

其实,宁德时代账面资金2019年底仍有富余。官方显示,截至2019年底,公司前次募集资金的53.52亿元中,还有9.62亿元尚未使用。对于次巨额融资,宁德时代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大力发展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同时积极布局储能锂电池业务。

如此扩容之势,在业内人士看来,纯电动汽车越来越被整车行业重视的当下,宁德时代的这一举动将进一步缓解动力电池的产能不足问题,拉动自身产量,稳固其在动力电池行业中的头部地位。


数据显示,在2017年到2019年,宁德时代已经三年位列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冠军。在2019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则占到中国的50.57%,行业地位突出。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宁德时代的全球动力电池2019年出货量达到32.5GWh,同比增长38.89%,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同时领先排名第二的松下3.67个百分点。2020年2月3日发公告确定与特斯拉合作后,宁德时代更是成为闪耀的“明星股”。


而动力电池产能不足,一直是困扰主机厂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的“阿喀琉斯之踵”。


例如,由于LG化学的动力电池产能不足,捷豹旗下纯电动车型I-Pace自2月17日开始出现了持续长达一周多的停产,同时奥迪、戴姆勒也由于产能问题而削减旗下纯电动车e-tron、奔驰EQC的产能。


2020年后,新能源车市场更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对产能的要求也将急速增加。


2020年欧洲开始实行史上最严的碳排放政策——《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第(EU)2019/631号条例》。政策显示,2020年1月1日起,车企新登记轿车中至少95%需达到95g/km的CO2排放控制目标,2021年起所有新登记轿车的CO2平均排放需低于95g/km。


然而,2018年欧洲平均碳排放为120.4g/km,按照新排放要求,欧洲车企还需整体降低21.1%的碳排放,对应大约4.1升/100km的汽油排放或3.6升/100km的柴油排放。而这一要求将使车企们“压力山大”。现代起亚、大众、FCA、戴姆勒、宝马、PSA等各大车企密集投放了电动车新车型,全面电动化趋势已来。


在行业普遍看好的情况下,宁德时代进一步扩大产能稳固自身地位之举,便不难理解了。


“去钴化”下的宁德时代,第一宝座稳否?

危机四伏,比亚迪和海外巨头能否撼动其产业地位?

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一直被视为外界的“风向标”,2015年前,就在其他选择磷酸铁锂电池方向时,宁德时代就已经将“难啃”的三元电池技术作为选择方向。


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比较好,比较便宜,耐久性也更强,但是能量密度差,更适合对续航要求不高对安全性要求高的新能源客车。三元锂电池在储能上比磷酸铁锂更具潜力,后来经过技术迭代安全性得到验证,价格上也达到了合理范围。


2015年三元锂电池安全性受国家认可后,宁德时代一跃而起,一举成为行业龙头。与两种方向都布局不同,比亚迪主要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方向,这让比亚迪失去了良好发展机会。


然而,随着“去钴”概念的兴起,以及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突破,宁德时代的老大位置似乎就做的不那么轻松了。


钴元素是目前三元锂动力电池的必要元素,但其成本高昂,来源稀缺,是制约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因此,去钴一直是动力电池行业努力的方向。而在全球市场中,宁德时代“一马当先”,钴金属使用量所占份额为21%


与此同时,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有了明显的技术进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差距缩小,市场开始出现高密度的磷酸铁锂材料和单电芯容量达到150-200Ah的大电芯。没有低密度致命伤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明显。


比亚迪因此得益。日前,比亚迪透露将推出“刀片电池”结构,其能量密度不算很高,达到140Wh/kg,和上述的宁德811电池密度(180Wh/kg)有不少差距,但是它在体积能量密度却是杠杠的,这对于底盘空间有限的乘用车意义非凡,在有限的空间可以布局更多电池以提升续航能力。根据官方公布,比亚迪“汉”的最高续航里程将为605km,加速性能将可以与Model 3比肩。


补齐密度较低的短板后,新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稳定性高的特点可以助比亚迪打开新的市场空间。而且,比亚迪已经计划在2022年将电池业务拆分上市,这可能冲击动力电池市场。


虽然宁德时代的CTP无模组动力电池包技术被特斯拉看好而成为“无钴”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供应商。然而,在收购拥有干电级技术的Maxwell公司后,特斯拉也在打造自己的无钴电池生产线,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有望将电池成本降低至降低至100美元/kWh。既是合作对象,也是未来的劲敌,宁德时代还得处处提防。


随着政策的放开,海外电池巨头纷纷涌入,宁德时代危机四伏。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月份,日本松下电池和韩国LG化学纷纷挤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其中,松下电池排名第4,LG化学排名第7,超越一众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其中,LG同宁德时代一起成为特斯拉新的电池供应商。


“去钴化”下的宁德时代,第一宝座稳否?


看来只有依靠技术升级、供应链整合、人工效率和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宁德时代才能够持续应对这些内外对手的挑战,稳坐第一宝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