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偶像之死亡

花兒街參考 · 出品

偶像之死亡

作者 | 熟 澍 編輯 | 林 默 ,微信公眾號:花兒街參考(ID:zaraghost)

時隔許久,韓庚終於又上熱搜了,只是無關他的演藝事業,而是因為,他結婚了。

如果汪峰是新聞欠他最多頭條的男人,韓庚就是微博欠他最多熱搜的男人。

2009年,“頂流藝人”韓庚解約回國發展時,新浪才剛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

十年之後,熱搜已經成為一個偶像紅與不紅的重要標準,韓庚卻因色衰而愛弛被撕掉了偶像標籤,又沒有貼上別的標籤。

1

當年的韓庚可以為新浪微博帶來怎樣的宕機體驗?

作為Super Junior唯一的中國籍成員,也是第一位正式在韓國出道的中國藝人。在那個韓流風靡的年代,韓庚回國受到的頂流待遇絕不亞於剛剛回國的鹿晗,甚至比鹿晗更高。

偶像之死亡

因為他是那個時代的唯一,並沒有什麼吳亦凡、黃子韜、張藝興來跟韓庚爭搶關注度。

在國內培養偶像的工藝尚粗糙的時代,舞蹈天賦出眾的韓庚,在韓國接受了兩年多全方位系統性的“偶像”訓練,又在韓國乃至亞洲頂級男團中歷練了四年。

如此得天獨厚、生而逢時,解約回國的韓庚,只想迅速做一件事——拋棄偶像的定位,轉型一個演員。

偶像之死亡

因為偶像工業享譽全球的韓國,也被稱為造星工廠,他們培養出來的偶像組合,在全世界都颳起了韓流風潮。

然而,任何工業化的產品,都沒有什麼議價空間。

但在韓國藝人鄙視鏈中,收入不高的偶像藝人身在鄙視鏈的底端,高居社會聲望和財富頂端的是忠武路演員(電影演員),連搞笑藝人都比偶像藝人地位高。

韓庚想往鄙視鏈的上端爬。

在韓國,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如果被電影演員聽見哪個偶像想演大銀幕,那種感覺就像賈母聽說劉姥姥想嫁入豪門。

但回到國內,就沒有這樣的障礙了。在這裡,如果哪個歌手、主持人,沒有幾部影視作品,那隻能說明這人太不紅了。

韓庚上過一個談話節目,充分地闡釋了自己對偶像的定義,”長得好看,會跳,粉粉嫩嫩,有一幫粉絲”。他也表達了自己要脫離偶像身份的決心,“不能被粉絲綁架人生,不想30歲還在舞臺上蹦蹦跳跳。”

但急於拋棄偶像身份的韓庚,並不想放棄偶像的套路去賺錢。不想被粉絲綁架人生的韓庚,依然想綁架粉絲的錢包。

他依然唱唱跳跳、開演唱會、發新專輯。

他還搗鼓出一個叫做“庚phone”的手機,手機的設計+代工廠商為優思

偶像之死亡

2013年,這部手機售價為2780元,同年上市的蘋果5s,在美國的售價是199美元。

曾經打造了庚phone的優思,至今仍在賣手機,大多都是價值百元的老人機。

就這樣,按照湊合當偶像賺點兒錢的指導思想折騰了幾年,期間穿插著他與各種女明星的若干次緋聞熱搜,韓庚終於大規模流失了那些“試圖綁架他人生的粉絲”。

這時,夢想的鐘聲敲響了,韓庚開始演戲了。

他先是演了一部豆瓣評分6.1的電視劇,又演了一部豆瓣評分5.2的電影。

他做過圍繞大銀幕的各種嘗試,和范冰冰合作《萬物生長》這樣的文藝片,也出演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還有現象級的下沉市場影片前任系列。

這些電影的評價兩極分化,但對韓庚表演評價一致地不高。

34歲那年,不想“30歲還在舞臺上蹦蹦跳跳的韓庚”,上了一臺綜藝——《這就是街舞》。

偶像之死亡

然而即使不是跳舞專業的人也發現,這個當年在中央民族大學跳舞獲獎無數,在Super Junior是舞蹈擔當的韓庚,連跳舞也不怎麼行了。

2020年,被韓庚解約的SuperJunior組合,出道十五年,經歷了全員服兵役的洗禮,即將第十張專輯。

他們的上一張專輯,在全球32個地區iTunes Top專輯榜單排名第一位。

2

作為第一個正式在韓國出道的中國藝人,韓庚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韓國工業化調教出的偶像成品,出口轉內銷後,將在國內市場斬獲怎樣的紅利。

那種感覺,就像是在山東上了三年高中,然後回北京參加高考。

雖然回國沒能成為一個好藝人,他卻是一個好商人。

韓庚參與創立的樂華娛樂,一手對接韓國成熟的偶像製造工業,另一手組織共同的培養的偶像,在兩國同時出道和活動。

男團UNIQ和宇宙少女組合,都來自於樂華娛樂。

這兩個組合都是在韓國受訓,同時在中國和韓國出道。

新晉頂流王一博、《青春有你》冠軍李汶翰,都是UNIQ組合的成員。

偶像之死亡

創造101的前兩名孟美岐和吳宣儀、《偶像練習生》的舞蹈導師程瀟都來自宇宙少女。

偶像之死亡

孟美岐和吳宣儀是典型的韓國偶像工業的產物,唱歌、跳舞、舞臺表現力、鏡頭感、顏值、身材、情商、包裝都“嚴絲合縫”。

雖然有楊超越這樣的錦鯉橫空出世,但是縱觀選秀節目,依然是唱跳實力、顏值、團隊包裝、營銷團隊共同比拼的結果。

新晉頂流王一博,卻是因為上了芒果臺的王牌綜藝《天天向上》,在老大哥汪涵的帶領下,終於有了姓名。

作為樂華娛樂旗下的藝人,他們依然堅持著公司第一位藝人韓庚,曾經設計的發展路線。

偶像業務能力過硬的孟美岐,傍上了李冰冰後,在《演員的誕生》中表現得特別努力。

王一博出演過《陪你到世界之巔》、《人間至味是清歡》、《大話西遊3》、《夢想合夥人》,以及想能佔據多少標籤、就佔據多少標籤的“青春校園仙俠劇”《私立蜀山學園》。

在2019,他終於因為在《陳情令》中本色出演面癱人物藍忘機,爆火。

王一博和歸國的宋茜一樣,唯一被廣泛認可的能力是舞蹈。

王一博憑藉自己的舞蹈能力成為了創造101的舞蹈導師,曾身為韓國組合f(x)隊長的宋茜,收穫最多的評價就是“求求你,別演戲了,好好跳舞吧。”

偶像之死亡

據說連楊超越也要專心往演戲上發展了,畢竟唱跳到現在都嚴重拖後腿,一時半會兒也培養不出來。

錦鯉果然是錦鯉,明明身在一個她無法超越的賽道,現在大家紛紛要攜手轉道,楊超越終於可以重新開始,實現超越了。

3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可以是例外,每個偶像都覺得自己可以當演員。

在經歷了四年多的練習生培養之後,鹿晗、吳亦凡、張藝興出道,成為了亞洲頂級偶像組合EXO中的門面擔當、隊長和主rapper、主領舞。

家境優渥,但只經歷了不到一年練習生生涯的黃子韜,成為了這個團隊的武術擔當。

他們每個人當年在舞臺上的表演,後來都被公認為他們職業生涯最高光的時刻。

出道三年之後,鹿晗、吳亦凡、黃子韜和張藝興,齊齊回國,成為了“歸國四子”。

除了張藝興獲得了SM公司授予的在中國自主發展權之外,其他三位都與SM公司鬧得非常不愉快,打起了解約的官司。

官司漫長,這並不妨礙粉絲認為他們已經名正言順地回來了,“歸國四子”成了頂級流量的代名詞。

偶像之死亡

2016年,歸國僅一年的武術擔當黃子韜,就帶著《夏天19歲的肖像》、《鐵道飛虎》、《遊戲規則》三部電影,出席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

在沒有收穫任何獎項後,這位武術擔當在大銀幕上再無建樹,轉身投入電視劇創作。

鹿晗作為“歸國四子”的代表,個人微博單條評論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曾登頂明星商業價值榜第一名位置的鹿晗,幾乎平均每月均新增一個代言。

鹿晗拍的第一部電影叫《重返20歲》,雖然沒有“天賦異稟”的高度評價,卻也沒有落入被嘲演技的地步。

畢竟,那個時候大家都在集中嘲笑吳亦凡的演技,貢獻了無數大哭崩潰表情包的吳亦凡,一定是潛心研究過馬景濤老師的演技。

後來鹿晗出演的張藝謀的《長城》,因為電影和王俊凱被嘲得更厲害,倒沒什麼人去評論鹿晗的演技。

再後來的《我是證人》,楊冪對於證明自己是演技派的努力過於用力,炮火的焦點又集中在楊冪身上。

一路幸運的鹿晗,公佈戀情之後,好像一夜失去了所有的幸運。

與關曉彤的定情之作毫無水花,對於演技、對於不敬業等等的質疑,在《上海堡壘》集中爆發。讓鹿晗的商業價值一落千丈。

這世界上遲來的不幸,都是以複利計算的。

最新公佈的明星商業價值榜上,鹿晗已經掉出了前二十位,而這距離他2017年佔據榜單首位,只過了兩年。

回國四年,張藝興最有影響力的作品是《極限挑戰》、黃子韜的作品是表情包、鹿晗的作品是關曉彤。

至於馬景濤的門徒吳亦凡,本來被群嘲而及時在演戲道路上剎車,比較清醒地繼續發揮了自己在EXO中擔當主rapper的經驗和積累,有了他在各大跨年晚會演唱的《大碗寬面》。

然鵝,據說,吳亦凡又要演戲了,還是跟專門旺男主的楊紫扮CP的古裝劇。

而當年近乎同時失去了門面擔當、隊長和主rapper、主領舞、武術擔當的EXO,出道八年,剩下的隊員剛剛發行了第七張專輯,剛剛舉辦了全球直播演唱會。

《福布斯》將EXO描述為全球在社交媒體上表現超標的兩位藝術家之一,超出了美國藝術家的影響力。

4

2019-2020的跨年夜,我去現場看了芒果臺的跨年演唱會。這麼說吧,我從來沒有近距離地看過這麼多車禍現場。

直到溫拿五虎開嗓,我才確定演出現場的音響是沒有問題的,調子是可以唱準的。

整個舞臺上,算得上完整的三個表演,分別來自吳亦凡、黃子韜和王一博。

雖然他們各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唱功比不上行走的CD林俊杰,但是從審美、表現力、颱風、舞蹈,到穩定性,都是非常完整的現場表演。

他們身上還保有深深的韓國偶像工業的烙印,但這也許是今日的他們最不願意聽到的評價。

對於生命週期普遍較短的偶像,成為一個演員,就如同吃一口唐僧肉,可保長生不老的誘惑。

哪一個妖怪,不是過著家裡有礦的生活,依然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出發了。

韓庚當年曾向韓國的經紀公司提出過當演員的想法,但遭到了公司的拒絕,這才堅定了他回國的決定。

不似偶像與電影演員涇渭分明的偶像工廠,在這裡,資本樂見他們發力影視劇的努力,畢竟流水的偶像,鐵打的票房。

而偶像們,即使知道是被利用流量,也要盡力嘗試。如果轉型成功,就意味著擁有著更長的藝(xi)術(jin)生命。

現實卻是,他們因為身為偶像而出現在大銀幕上,上了大銀幕之上的他們,依然只是偶像。

他們的生命週期,不僅沒有因此變長,有的甚至變得更短。那些影視作品,彷彿是一口山寨的唐僧肉,沒能續命,還讓他們吐出了自己的內丹,漸漸失去了曾經的偶像技能。

那些不懂得尊重別人專業的人,最可怕的事其實是,他們也不會真正尊重自己的專業。

“頂級流量”四個字,就像馬克吐溫筆下那張無法兌現的百萬英鎊,讓他們想跨界去哪裡,就可以被簇擁著去哪裡,卻也從未真正到達那裡。

貪財好色的花兒街致力於為大家帶來更有價值的閱讀。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花兒街參考(zaraghost)、作者,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