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让年龄大的孩子管年龄小的孩子好吗?

Kevin38416311


大孩子管理小孩子,这个年龄范畴不好把控。谈一点自己对蒙氏教育中大孩子对小孩子的影响好处,并受益自身。:蒙氏园提倡混龄班级。在混龄班级里,大的孩子通过对小弟弟妹妹的照顾,学习照顾他人、懂得责任和担当、也学习包容接纳等……对于弟弟妹妹,更多的向哥哥姐姐们模仿学习、敢于探索学习、乐于坚持,并享受挑战的过程……

大孩子对小孩子的管理更倾尽朋友,彼此间也容易接受和体会。大人需要的是引导帮助支持他们的语言……让孩子自我建构自己、完善自己


小白徐峰


自古以来就有“长姐如母,长兄如父”之说,让年龄大的孩子管年龄小的孩子,我的观点是非常好。我家的大宝和二宝相差8岁,家里没有老人,我和老公都上班,礼拜天我们还能错开休息,每人照看一天孩子。但是暑期时间太长,孩子没人带,我们就让大宝带二宝。最早大宝带二宝的时间是二宝4岁的时候,大宝12岁。
由于大宝从小生活能力就强,一年级的时候,自己就用微波炉、用燃气灶,会洗自己的小内衣,也经常帮我扫地、擦桌子。基于这些因素,我们也能放心大宝看护二宝。在我看来老大带老二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培养大宝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以前大宝12岁,二宝4岁:上班之前,我会叮嘱大宝一些注意事项,比如绝对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让二宝碰到电、刀子这些危险物品。同时,我会准备好零食、在保温杯子里准备好温水。二宝在家饿了、渴了,大宝就会给她拿零食或者水。中午我会回家给两个孩子做午餐,大宝在家除了做作业就是陪二宝画画、搭积木、玩游戏,把二宝带得井井有条,回家我当然会夸奖大宝能干,是妈妈的小助手。同时也会表扬二宝乖,听姐姐的话,同时给每个人一个小礼品作为奖励。这时候大宝就会很有成就感,每次我把二宝托付给她的时候,她就会说:妈妈,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二宝因为每次也受到表扬,下次更配合姐姐了。
现在:大宝初中,二宝小学,疫情期间两个人都要听网课,我就会给大宝留一部手机,把老师发的课程和作业发在大宝手机上,由大宝布置给二宝做。大宝用电脑听课,二宝用电视听课。大宝学习的同时监督二宝的学习进程。每次我下班回家,大宝除了完成自己作业以外,也帮二宝检查好了作业。

二、增强孩子之间的感情

两个孩子因为彼此经常单独相处,感情比较深厚,大宝上学回家在路上买点小零食,一定会带回家给二宝吃。如果二宝有好吃的,一定会给大宝留点。有时候二宝作业不认真我会吼她,大宝就会适时地劝我对二宝要有耐心。自己会亲自教二宝一些学习方法。业余时间,大宝会教二宝弹琴,画画,并教二宝英语口语,二宝相对于同龄小孩子会成熟很多。每次同龄小朋友不知道的知识,二宝就会,而且还自豪地说:“是姐姐教我的。”我看到别的小朋友一脸的羡慕之情。

三、让家长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

由于大宝辅助性带着二宝玩,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养养花,看看书,写点文章。陶冶情操,培养好心态,也会有更好的情绪和孩子们相处。

在我看来,大宝带二宝既能锻炼大宝的能力,也能树立大宝在小宝心中的威信。父母把大宝教育好,大宝再给小宝做榜样,协助父母一起把小宝教育好。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蒲公英的情感花园


我们是80年代的人,小时候都是跟着大的玩,有样学样,有些东西也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不能用管这个字来约束,应该是顺带,特别是二胎家庭,小的和大的年龄段接近到还可以一起玩,但是太大了年龄差比较多,就不能玩一起去,大的孩子会影响小的孩子,小的孩子会模仿大的


临安山核桃叶子


作为二胎之家,以往是存在这样的幻想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让大孩子管小孩子,其实对两个孩子的发展而言并不好。

让孩子管孩子的坏处

1. 容易起争执

倒不是说我家两个孩子做不到大孩子管小的,实际上姐姐就是个管家婆,她在学校也配合老师做管理工作,但是一管弟弟就要打架,是弟弟打她。所以让大娃管小娃的第一个坏处是容易起争执。

伤感情是不会的,都是打打闹闹起来的,但是会挫伤姐姐的积极性,还有激起弟弟的反抗心理。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年龄相近的),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规则。

2. 家长难以保证公平

实际上,当家里两个孩子进行互相管理的时候,一旦起了争执,其实家长是比较难以保持公平性的。

像我们家,坚持姐姐的规则吧,那么弟弟就会攻击姐姐,实际上他不是不服气规则,他是不服气姐姐;如果帮弟弟说话,那么姐姐的规则就等于没有规则,全凭父母说了算。

3. 激发权力斗争

当我们架设起“谁管谁”的时候,实际上是赋予了一方权力,而无形中压制了另一方的地位,管理是建立在权力之上、建立在地位不平等之上的,这点毫无疑问。

在班级里、公司里、小集体里,这种地位的不平等是必须的,但是在家庭里,则完全不然,家庭的规则是包容,而不是权力规则。

像我们家,给了姐姐权力,那么其实弟弟心里也想要这个权力,而姐姐这个权力,是有名无实的--她根本没有办法让弟弟强制执行某些惩罚,最后她只能依仗父母,让父母压制弟弟。


本来好好的一件事,到后来就变成了两姐弟互相斗争,即便是两个孩子能相处得好,小的能听大的,但实际上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小的容易形成没主见、讨好型人格。

根据心理学专家鲁道夫的观点,在同一个家庭里,孩子间会因另一个孩子的特长而发展出逆向的性格特点。

例如姐姐很暴躁,那么弟弟可能很听话,这份听话能让弟弟赢得父母更多的正向关注;姐姐学习好,那么弟弟认为难以击败姐姐,很可能会发展出不爱读书的状况;当姐姐拥有权力,那么弟弟顺从姐姐可以获得父母的夸奖,那弟弟就会发展出逆来顺受、没主见、讨好他人的性格特点。

善用榜样、规则的力量

实际上在个人生活中,所使用的两个孩子之间的相处最好的做法是“榜样+规则”的力量。

前文所述,管理建立在不平等之上,即便是让我们父母去管孩子也是同样的不平等状况,用权力去压孩子的时候,可能两个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分化发展方向:姐姐极度配合父母,弟弟极度不配合父母。

而“规则”是最公平的,在有规则的前提下,发挥好榜样的作用。下文具体说说我是怎么样做的:

1. 规则,是大家的

首先“规则是大家的”,这一点的意思是家庭规则,是一个公约,对孩子有效对大人也有效,即双方要共同遵守;

其次,既然是公约,那么大家应该以互相平等的地位进行协商,每个人有自己的一票投票权,同时没有人有一票否决权。

最后,既然是协商,那么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就不同意见的部分进行修改,直到大家都同意。

2. 规则,要坚定执行

既然定了规则,那么规则就凌驾在一切东西之上,必须坚定去执行,否则就用协商好的惩罚条例去执行惩罚。

例如我们家规定孩子每天一人能玩三次手机游戏,如果耍赖皮,就罚三天不能玩,超过三次赖皮就以后都不能玩。

即便是年幼不讲理的弟弟,也都能在触犯两次规矩后,看到大家的坚定而选择好好遵守规矩;同时即便是我自己,再喜欢游戏我也只能和他们一样一天玩三次游戏,不论输赢,也不论和谁。

3. 规矩,是活的

规矩是活的,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规矩,要在遵循大家意见的情况下进行修正。

例如还是游戏这个问题,一开始制定的是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那么实际执行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他们很可能在将近吃饭的时候就玩游戏,这就与我们家吃饭的规则(过时不候)相违背了,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饿肚子。

显然这并不适合实际情况,我们只得把规则再次细化:早上洗漱、早餐后,中午午饭后,晚上晚餐、沐浴后,而且同样过时不候(你不能等到临睡前才要求玩游戏,影响作息)

4. 榜样的力量

比起管理,榜样的力量更加有效,即“先富带动后富”。

例如,早上洗漱的问题,年幼的弟弟显然没意识到刷牙的重要性,但是爱美的姐姐不同。姐姐总是能在起床的时候就自己洗漱,而这份自觉换得了我们的认同(但我们并没有鄙视过弟弟,以此做对比),我们纷纷表示要像姐姐学习。

这样一来,弟弟也就很积极地跟随姐姐的节奏,进行洗漱,同时也加强了姐姐的自豪感。


规则加榜样的方式,我们同样运用在了做作业、看电视、睡觉等日常生活必做的事件中。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学习高手,我家两个孩子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便我们不在场,有一些临时事件他们也能自己商讨好规则并自觉遵守。

例如,在玩游戏这个事件上我们只提供一部平板,刷牙也是只有一个位置。这就出现了次序的问题,他们两因此而冲突的时候,他们就会自行协商:今天姐姐先(玩)刷、明天你先(玩)刷。


另外一点题外话:

如果不是两个孩子年龄相差比较大,那么孩子间的矛盾是必然会存在的,我们并不能要求孩子们做到一直和睦,这就好比让我们一直在社会上不与他人有矛盾一般,仅仅是一个理想状态。

我们能做的、需要做的,是尽量让孩子们和谐共处,体会到和谐的好处,体会到遵守规则的好处。


淅爸育儿记



贵圈新鲜事儿


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年龄大的孩子管年龄小的是好的,这种大带小的活动是非常可取的。幼儿园也会经常开展“大带小”的活动,主要为了生活中进一步感受到自己是哥哥姐姐,树立初步的责任意识,也能帮助小的弟弟妹妹适应集体生活,传授一些生活经验。

而且你也有提到不是全部孩子管,大人也会监管。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认为大管孩子管小孩子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一个家庭很多时候都需要面临父母可能一天中无暇顾及孩子的时候。那么如果两个孩子的家庭就可以采取这种措施,大带小。可以明确告诉孩子大人需要做什么,这段时间没有空,请哥哥或者姐姐作为家里的小大人,负责照顾弟弟妹妹。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大的负责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弟弟负责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共同配合一起完成。因为如果你不安排好活动,即使是两个大孩子在家也是会出现问题,因为没有事情可做,孩子好玩好动的天性是不可控的。一定要制定对应的规则,比如说当出现争执是怎么办,当哥哥没有耐心时怎么办,传输对应的教育观念。哥哥可以树立责任意识,以一个小大人的身份要求自己,弟弟可以习得哥哥的经验基础,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

第二个好处: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现如今城市里的孩子都没有以前孩子相处的模式,一个楼层一户,一关门,谁也不知道谁。我小时候孩子都是扎堆一起玩,一起学习的。二胎开放,解决了独生子女孤单一人的问题。进行大的管小的,也可以解决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避免独生子女娇纵蛮横。大的学习如何照顾好小的,小的以大的为榜样进行学习。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要实施年龄大的孩子管年龄小的孩子要作为家长要做好哪些工作。

第一,制定规则,大家都要遵守。

规则是以约束为前提,促使更好的向前发展。要实施大带小的方案,那么你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制定计划,开始传输这样的教育思想,也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都遵守,一视同仁。不能说同一件事情因为是年龄小的做错了,家长就心软偏袒认为他小就情有可原。

第二,家长端正心态,做到公平公正。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你要明白孩子之前的争执,矛盾,是非常正常的。你想要他们一直和睦相处是不可能的,这段矛盾争吵打闹的时光,正是孩子成长探索的时候,是整个童年有趣的时光。所以孩子之间出现的问题,家长的心态要平和,态度要端正,以正确发展的眼光看待。公平公正的对待孩子或者是别人的孩子。

第三,榜样示范,奖励强化。

好孩子都是被夸大的,没有哪个孩子喜欢被批评。家长要做好榜样,不是因为你是大人就要听你的话,而是因为你拥有这个这个生活经验生活技能,所以孩子才听你的。家长若表现出独裁专断的话,那么你让你大孩子去管小孩子的时候,他就会模仿你成长为独裁专断的性格,而小的会没有主见,依附性。当你发现孩子做的对做的好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表扬奖励,去强化他的这一个行为。不要认为大孩子能做这样是应该的,这都是他努力习得的表现,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

以上瑾是个人的一些观点和教学经验,如有不当或者补充的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小鱼育儿简笔画


年龄大的孩子去管年龄小的孩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为。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我经常会让大的孩子去教育小的孩子,让大孩子去做事情,这样子的话培养大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力。

1.让大的孩子去管小孩子,但是我们要注意的,大孩子千万不能欺负小孩子,我们要学会让带孩子去关心,爱护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去主动的帮助他解决一些问题。

2.作为大的孩子,所以我们作为大人也要平时多关注大的孩子,培养他的主动性和自主的能力,这样子他才能够有能力去帮助小孩子。

3.如果大的孩子有什么样的问题的时候,可以让他主动的去找你,让大人去帮忙解决,这样子的话可以提升他的个人能力,同时也带动小的一起成长。

4.不管怎么样,如果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作为大人我们要学会协商,然后一起探讨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责怪大的孩子。这样子的话大的孩子就会受到伤害,他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一些影响。




Ellen小辣妈


孩子们个性差异大,不管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气,很难说年龄大的孩子管年龄小的孩子绝对有多好,或者发生什么矛盾,但以我的亲身经历,小的是绝对服从大的指挥,大的是无私关爱守护小的。





用户西安一棵大树


年龄大的孩子,思想成熟了当然可以。明辨是非,什么都懂的那种的话,小的应该会被带的挺好。如果他自己还是个孩子的话,何来管一说。家里有个亲戚,大的9岁小的4岁,小的天天跟在大的旁边,结果好的坏的全学了。脾气两人一模一样,动不动就发脾气。反而家长更难带了。


一切重新出发


感觉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不大,因为大孩子也会有贪玩的时候,他的自制力也不会强到哪去,还是要大人负责,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