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一、篆书

甲骨文

有据可考的甲骨文最早见于商代,在商周时期比较通用。因其文字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内容除极少数属于记事外,大部分是当时王宫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甲骨文于1899年被金石学家王毅荣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挖掘。因甲骨文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是传世最早的成熟文字。书写甲骨文,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其笔有方笔、圆笔与尖笔,手书“悬针”较多。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铭文,也叫钟鼎文。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金文笔画丰满柔韧,遒劲峻拔,结体自然且徇烂多姿,笔法圆润精严,风格浑厚朴茂。代表作品有《大孟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毛公鼎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毛公鼎》拓印


小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政策,以秦国篆书为基础对六国文字进行整理,删繁就简创制的一种简化规范文字,称为“小篆”,又称“秦篆”。笔画纤细如线,刚进如铁,笔法圆润平正,结体典雅平和,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上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感觉

。代表作品《峄山碑》《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等。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峄山碑》

二、隶书

隶书也叫“隶字”,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以方便书写。其起源于秦朝,传为狱吏程邈整理而成,至东汉时期成熟起来,故书法界有“隶宗秦汉”之说。隶书字形略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长方形状,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将就“蚕头燕尾”与“一波三折”,具有书法艺术美。风

格也趋多样化,极具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代表作品《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等。

三、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主要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于简化,字形由扁而易方,笔画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楷书按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与唐楷。

魏碑

魏碑又称“魏楷”,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遒劲、朴拙险峻、舒畅流丽、风格多样,为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魏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代表作品有《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张玄墓志》《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张迁碑》》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唐楷

楷书发展到唐朝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达到鼎盛时期,书体成熟,书法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被称为“初唐四大家”。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其中唐代的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并成为“楷书四大家”。唐楷书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画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

代表作品有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颜真卿《勤礼碑》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柳公权《玄秘塔碑》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赵孟頫《洛神赋》

四、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身体。它既不像草书那样潦草、难以辨识,也不像楷书那样端端正正,实际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撑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居于二者之间者叫行书。行书的用笔特点:点画以露锋起笔的写法居多,以欹侧代替平整,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以圆转代替方折。书写速度轻快有度,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以流畅、舒展之美。代表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

五、草书

草书是比行书更便捷、自由、奔放的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章草”,说明草书始于汉初,具有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划、纵任奔逸、赴速急就之特点,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风格类型。

章草

章草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的一种新书体,始于汉代。章草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主要由草书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主要区别是保留了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代表作品如皇象《急就章》(松江本)

今草

今草又称“小草”,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连缀,书写简约方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代表作品有孙过庭《书楷》、王羲之《初月帖》《得示帖》等。

狂草

狂草又称“大草”,属于草书最为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的风格,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相传创自汉代张芝,东晋王献之接续,至唐代张旭、怀素时已蔚为大观,随后宋代黄庭坚接连传递,流传至今。代表作品有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等。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皇象《急就章》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孙过庭《书谱》


从篆书到狂草都经历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衍变过程

怀素《自叙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