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戒殺”是正確的嗎?“老鼠蟑螂”不該殺嗎?

如果體內有寄生蟲,應該用藥打下來嗎?

如果家裡老鼠橫行,應該用捕鼠器打殺嗎?

所有生物都是自然界中的一環,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但並非所有生物都可以與人類和諧共處。

“戒殺”是正確的嗎?“老鼠蟑螂”不該殺嗎?


自然界中充滿了無盡的殺戮,“殺與被殺”一則是為了生存,一則是相互對抗。

人類是地球上目前已知的唯一高等級智慧生物,但人類仍然面對著來自自然界的巨大挑戰!

為了個體的生存,人類與老鼠蟑螂之流並無衝突,絕大多數人類也並不以這些生物為食,表面上看似“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相安無事。

但為了群體的生存,各個物種之間難免會有大規模的相互對抗,人類也無法逃脫這個宿命。

“戒殺”是正確的嗎?“老鼠蟑螂”不該殺嗎?


古時候,常常會爆發大規模的蝗災,當遮天蔽日的蝗蟲席捲而來,頃刻間將田地裡未曾收成的農作物啃噬淨盡,接下來農民們就要面對無以裹腹,餓殍遍地的人間慘劇了。

中世紀的歐洲,由身為病毒攜帶者的老鼠們大肆傳播的黑死病直接殺死了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竟有幾千萬人之眾。即使和世界大戰的破壞力相比,黑死病也堪稱“人類的屠宰場”。

近些年,澳大利亞也惹上了麻煩。沒有天敵的野兔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最高峰時竟然有超過100億隻野兔生活在澳洲。它們不停地啃食著地面的植物,還到處打洞,破壞掉公路、河堤,甚至讓草場也難以恢復。草場若是被破壞掉,土地將逐漸沙漠化,牛羊等食草動物也將難以生存,若是放任野兔長期繁殖下去,必然會導致巨大的生態災難。

“戒殺”是正確的嗎?“老鼠蟑螂”不該殺嗎?


人類終究也不過是生態圈的一部分,如何去維護生態圈的秩序,保護人類生存所需的環境才是第一位的!

有些宗教的教義中常有“戒殺”的觀念,並且強調“吃素”。《道德經》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萬物中何曾分出動物和植物?難道只有動物有生命就要“戒殺”,而植物就可以隨意取用“吃素”嗎?

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有“生命”,也都是生態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食肉動物吃掉食草動物,食草動物吃掉植物,植物吸取土壤裡的營養成份而存活,而動植物的屍骸分解後又滋養了土壤。這是一個即使人類也無法逃脫的完整的閉環生態。而人類一旦“聰明”到要“逆天而行”,恐怕才是對自然界最大的傷害吧!

“戒殺”是正確的嗎?“老鼠蟑螂”不該殺嗎?


蝗災時,人類必須要滅蝗,難道為了“不殺生”讓人類付出慘痛代價嗎?

鼠患嚴重時可以為了“不殺生”而持續放任直到“鼠疫”橫行嗎?

澳洲的野兔可以任其繁殖而不加制止嗎?過度繁殖的野兔會讓草原變成荒原,甚至變成荒漠,而當這種生態災難來臨時,野兔也會因為食物匱乏遭受滅頂之災。

“戒殺”是正確的嗎?“老鼠蟑螂”不該殺嗎?


所有宗教的教義都有極端的部分,如果不加甄別地一味信奉,就會變成以“善”為名大肆行惡的“偽善人”、“真惡人”。

有些極端信徒有“不殺生”的觀念,家裡養蟑螂,養老鼠,以“不殺生”為功德,妄想“福報”多多。真的有“福報”嗎?老鼠蟑螂都是繁殖能力很強的生物,如果信徒家裡“不殺生”,那就意味著周圍鄰居家永遠都要忍受老鼠蟑螂們的騷擾,而這一份“惡業”必然要由信徒來承擔,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其罪在火,而不在魚。

人類雖然不以老鼠蟑螂之類為食,但必須承認人類和這些害蟲害獸們是競爭和對抗的關係,對這些異類心存仁慈,其實是對同類心存殘忍,而對人類殘忍的罪行顯然是更大的“惡”。

正確的“戒殺”要戒掉“不必要的殺”,也要戒掉“妄殺”、“虐殺”。作為一種生命體,人本就是食物鏈的一環,飲食有所節制,不鋪排,不浪費,也算是對生命的一份尊重了。

感謝閱覽《明境國學》

您的關注轉發是我持續發文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