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房產中介比較熱衷於賣二手房?

管冬悅


這個問題更具體的表述應該是“為什麼有些房產中介公司比較熱衷於賣二手房?”


中介公司做為經營主體,在賣二手房還是一手房的問題上,與中介業務員這一個體關注的因素完全不一樣。中介公司的決策依據是完全按照商業經營邏輯來的,而業務員個體則會糾結於手上具體的客戶。一手買家、二手買家和租客,自己手上哪種客戶多,就會做哪個買賣。


而絕大多數業務員都是普通水平,從業期間能接待的客戶,最多大幾百個,能夠接上大幾千的客戶,已經可以說是神級業務員。一家正常經營幾年的中介公司則是以萬為單位去衡量客戶。


所以,基於商業經營邏輯,房產中介公司更青睞二手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供給端:

一手房的供給端掌握在開發商手上,或者是代理商手上,中介公司對一手房源的掌控度太低。而二手房源的供給端則掌握在中介公司自己手上。而基於信息不對稱的房產大環境來看,中介公司客戶的是房東,也是買家,兩頭賺錢。所以,房源供給掌握在自己手上,自己就是甲方,擁有比賣一手房更大的獲利空間。


2、產業鏈:

房地產這個產業鏈極其龐大,各類大神都在這個產業鏈上賺得大富大貴。君子愛財,取之各有各的門道。從行業發展開端,一手房就是開發商自銷的禁臠,只是在行業不斷髮展下,營銷專業度要求越來越高,擅長開發的開發商,只能讓利給銷售代理商。


而開發商與代理商相愛相殺多年,終於還是福利更好,薪酬更高,號召力更強的開發商,一步步蠶食掉了代理商,優秀人才慢慢從代理商轉移至開發商,乙方變甲方。所以,在90年代至2010這期間,一手房銷售容納不下中介公司生存的空間。不能說完全沒有,只能說少之又少。


3、市場規模:

舊房市場與新房市場,兩個市場的規模大小,也決定了中介公司做哪方面的業務。中國房地產市場在經過90年代的開荒期之後,土地供應在政府的控制下,導致新房的供應速度過低,絕大部分城市的舊房房源比新房房源多。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二手買賣更適合中介公司。


但在一手房爆發期的那幾年,大量新房供應,營銷競爭極其激烈,中介公司也會倒向一手買賣,而開發商也需要大量的業務員幫忙地推,拉客,雙方一拍即合。


4、利益驅使:至於所謂的佣金高、灰色收入或者現房快傭這些都只是癢點,而非痛點。一手房買賣同樣也存在巨大的利益鏈條,並不二手房買賣低。


個體的經驗或者思考,總帶有侷限性。只有將自身視野上升到整個行業的商業格局去思考才能獲得更準備的答案。希望我的答案讓你滿意,也希望我的思考方式,讓你有所收穫。


穩穩大灣區


價格低於新房


綠葉237685690


大家好!我是雷傳桃,據我所知,房產中介可以代理銷售一手期房,從開發商那兒拿到佣金,開發商給予房產中介以團購價,這些房產中介對購房者聲稱:自行去售樓處,是享受不到團購價的,由我帶過去,或者提前把你要看房的情況報過去備案一下,才有這種優惠。

與賣新房相比,房產中介更熱衷於賣二手房,原因具有以下幾點:

1、就近做業務,很方便

一般來說,房產中介的實體店,都開在某個小區附近的門面房裡,做的是該小區及周邊小區的生意,門店可以起到攬客的作用。相關小區的二手房業主要賣房,都會就近聯繫房產中介;要買相關小區的二手房,都會就近找房產中介。買家和賣客,圖的是方便和放心。

由於中介門店與小區靠得近,帶客戶看房很方便。

開發商推出的新房,大多離房產中介的實體店很遠,每看一次房,一來一回,大半天時間就沒有了,更為重要的,未必能夠成交客戶。一旦成交不了,意味著自己的勞動就白費了。如果開發商給房產中介發放“跑腿費”或“帶看費”,那就另當別論了。

2、二手房的業務量相對較大

假設一個人從開發商手中購買新房子,交了首付,還起月供,要等待兩年,而且還有延遲交房的可能。假設新房的質量有問題,還要進行維權。

另外,開發商的新房都是備案價,難以砍價,至多首付高一些,給予少許優惠。

而購買二手房,可以精挑細選,可以再三砍價,可以即買即住。其中,有的二手房是次新房,從來沒有人住過,相當於新房。

因此,買家願意購買二手房,從大量的房源中進行淘筍、撿漏。

賣房的群體也在擴大,有的是急於變現,有的是為了置換。

房產中介不愁沒有客戶,只要能夠成交,就能賺到1%到2.5%不等的佣金。假設一套房子總價500萬,佣金按照2%計算,就是10萬塊到手。一家小型的房產中介實體店每個月成交三四套這樣的房子,所掙到的佣金就有三四十萬。

有的房產中介會擦邊球,通過簽約獨家房源、故意隱瞞相關信息等途徑,會吃到差價。每套房子的差價從幾萬元、十幾萬元和幾十萬元不等,這個錢,他們賺得很輕鬆!

綜上所述,房產中介熱衷於賣二手房的原因,就在這裡。他們不差房源,只要找準買家、接盤俠,《房產交易合同》一簽,佣金就到手,如果有差價的話,一旦過戶手續辦完,也能拿到手,這樣的錢賺得真叫爽快,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