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有些心脏病人没有症状,被体检发现有了,反倒是天天有症状了?

刘家铭新


为什么有些心脏病人没有症状,被体检发现有了,反倒是天天有症状了?

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名称就知道,并不是心脏有问题,而是血液,血管有问题。医学定义,血管堵到70%以上就可以诊断为冠心病,有的人到了70%有症状,有的堵到90%还没有明显症状。

冠心病的症状有胸闷气短,心慌心悸,某些疼痛,这是因为血管堵到一定程度,一般是70%以上,血管困难造成的。

有的堵到90%没有症状,但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冠心病患者了,只不过自己还不知道,如果被体检发现告知,在了解一些猝死的案例,就会出现焦虑情绪,人在焦虑的时候,也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心悸的症状。这时的症状不是因为供血不好引起的,而是焦虑引起的。

对于这样的患者,一方面通过运动,饮食补充矿物质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另一方面要调整情绪,降低焦虑。


霍体清


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紧张情绪造成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有些癌症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状态相对较好,而一旦得知病情后情绪极度低迷,其中一些在短期内死亡。

这种情况和自身的情绪有很大关联。


对于有些心脏病,的确没什么症状,但是做心电图检查,可能提示心肌缺血,但是缺血的程度又不足以引起临床症状,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只需要调整饮食、作息习惯,保持良好心态,过段时间再检查,缺血灶已经不存在了。

我怀疑题主说的情况,符合我们常说的疾病焦虑障碍

此病的特点如下:

一,不存在躯体症状,即使存在,其程度也是轻微的;

二,患者本身对于健康存在过分的关注,导致出现对于疾病高度的敏感性和警觉性;

三,与个体症状严重性不相称的持续的想法,并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经历在这些症状或对健康的担心上。

这些患者在没有得知自己疾病的前提下,心理上已经存在对于健康的关注,并患有或获得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占观念。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先占观念”。即通过强烈的情绪吗,导致个体对某种事件作出过度的评价,并坚持这种评价,用行为维护这种评价。比如:某人总是担心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因为一次咳嗽有血丝,就怀疑自己患肺癌,从此便经常卡着脖子刺激咳嗽,并频繁做检查,以确定自己的怀疑。



其实,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

通常这种情况都是因为患者自身的焦虑情绪,加重了症状的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运动、找人聊天等方式将这种焦虑发散出去,这样症状的严重性会大大被降低。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这些人往往容易受到暗示作用,当某次复查结果被告知已经痊愈时,其自身的焦虑就会降低,同时症状也会好转。

对于疾病焦虑障碍,首选心理治疗,当患者频繁的身体不适,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时,就需要就医服药治疗了,可短期服用抗焦虑药物,并给予心理疏导。经过系统治疗,大多预后较好。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精神科汐炜医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患者越来越多,而这些疾病很容易导致血管硬化,如果血管硬化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就容易引起心脏心律不齐、供血不足、甚至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很多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就会发现ST-T改变(低平甚至倒置),我们要考虑患者存在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就会奇怪我明明没有任何感觉,怎么就供血不足了?心脏供血不足较轻时,有时候的确没有症状,但是有的就是偶尔心悸,劳累时间过长出现心慌胸闷,只是没有引起患者注意,而诊断后会给患者交代注意什么,平时出现什么症状时需要就诊,患者就会多多留意,平时没有感觉到的症状就会被患者发现,甚至会感觉放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