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鞭炮、烟花是不是已完成其百姓家的历史使命?

平凡149045776


老祖宗发明的火药一千多年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用,想想那么多年的悲哀,现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心里面有点抵触但还是可以理解的,人都会有恋旧情结。城市完全不能燃放烟花爆竹很正常,扰民、污染、容易引发危险。乡下燃放烟花爆竹应该限量控制地方。


老周12345678901


由于各位面安全原因 , 城市是禁止放烟花的 , 但是农村还是可以放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的时候看烟花,一听到烟花响,立马跑到房顶上上看,现在仍记忆犹新,所有的小伙伴都跑出来了,还有大人陪同一起看


轻君说电影


中国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也是对新一年的祝福。在古代,人们还用鞭炮来驱鬼神保平安。

隋炀帝还写过一首烟花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但是,烟花爆竹是用火药为主要原料制成,燃放时会产生光、声、色、型、烟雾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特点。同时,会对环境造成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以前,谁家办丧事,随便就在大街上扎起灵堂,整日整夜的鞭炮声、哀乐声,把白天弄得象黑夜,把黑夜又整得象白昼,搞得上班的无法上班,经商的没法经商。到出殡那一天,更是鼓乐齐鸣、招摇过市,谁也不让、谁也不顾。送葬队伍过后,是满地鞭炮碎屑,能见度几乎为零。弄得是乌烟瘴气,民怨载道。

自殡葬改革后,推行集中办丧,这种情况有了改观。目前,我们县级城镇除殡仪馆以外,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农村,清明节期间,也不许野外用火并燃放爆竹。

但是,烟花爆竹的历史使命应该还要延续。毕竟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不是说改就能改掉的。在城市,每到国庆、春节,还有城市会举办烟火晚会;在农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日宴会等,还会燃放烟花爆竹。

况且,全面禁燃,还有不少社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从业人员的安置、工厂的转型升级、税收减少造成的地方财政负担等。

所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较长时期内,还需要烟花爆竹带来的点缀;许多地方如湖南浏阳等还需要烟花爆竹带来的税收来服务民生;许多工人还要靠生产烟花养家糊口。

因此,烟花爆竹退出历史舞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湘西东叔


鞭炮,烟花的已经有一两千年的历史,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秦朝。最初鞭炮,烟花的作用是用于驱邪,后来逐渐演变为庆典的专用物品。

可以说,烟花同长城,大熊猫一样,就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烟花能够流行到全世界,得到全世界的喜爱,说明它的积极作用是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的。

虽然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燃放烟花炮竹的人越来越少,但是烟花爆竹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可能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但短时间内,是不会消亡的。

比如,以前很多广东人喜欢在家里供奉菩萨,每天上香点蜡烛,现在不是很多都改成用电的替代蜡烛了吗?



小小风哥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种文明现象或许会消失,或许会被另一种现象所替代,亦或许会转化成新的文明现象。鞭炮、烟花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百姓的个人行为或许会逐渐消失,但它并不会消亡,并且会逐渐转化国家的行为,比如大型话动、大型庆典时所燃放的焰火,从而使其更安全、更规范、更具有庆贺意义。




老山楂AHJZ


烟花炮竹在以往的岁月里是不可少的。家里有事的都要放炮,喜事图的欢庆,白事去除晦气,为去世的人鸣锣开道,一路走好,不害怕。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放烟花和炮,恭迎新年到欢欢喜喜。有个小故事,说从前有个大大的魔兽,经常来到人民家里毁坏庄稼,人民都很气愤可又没有办法赶走它,后来有个人家正好过年时娶媳妇,家里贴上大红的对联,放了很响的炮,这一年那魔兽一看到红的,听到了响声,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来了,人民都欢呼,终于赶跑了,从此人民就把这一天叫年,每到年就放炮贴对联,现在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有清新的空气都不叫放炮了,所以过年就少了炮和烟花了。


聂梅花


我是这样认为的,鞭炮、烟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国家礼仪上还在使用礼花礼炮。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科学知识不普及,人们对物质世界了解掌握的不够,鞭炮礼花成了人神两界的联络桥梁。如今,无神论在中国越来越被人接受,鞭炮礼花退出历史舞台就成了必然!


特别市民AAA


现在鞭炮燃放相对减少,但烟花却相对提高,我们这里禁放是森林等易发生火灾地方,城里农村都不禁放,到春节时炮声隆隆,满天烟花灿烂,增加了隆重的节日气氛。就平时重大节日或庆典,鞭炮少放,烟花绝对不少,所以说鞭炮烟花成历史,这我们这里还不是。





用户53120747791


现在国家政策禁止燃放烟花、鞭炮,令儿童们少了过年的乐趣。过年也少了巳往的喜庆。但政策毕竟是好的,因为燃放烟花、鞭炮会环境空气不好,发生火灾,也会对人产生伤害。现在鞭炮、烟花已渐渐远去,留下的是以往的童真。



曾德志9


新年的关键词是喜庆热闹,鞭炮最能代表新年的特点。现在许多城市出于安全和环境的考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使新年少了应有的年味。成年人举双手赞成,而孩子们却缺少了一种欢乐。

火药是制作鞭炮的主要原料,也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人是谁,至今无法考证,但归功于中国古代炼丹者这个群体,应该是没有错的。

炼丹者中名气最大的是隋末唐初的大医学家孙思邈,而他炼丹之地正好在湖南浏阳,因此就将孙思邈尊为鞭炮的祖师爷流传后世。

火药在中国的农耕社会仅限于制成鞭炮,以博取国人一乐。传入西方却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制成炮弹反手制服中国,实在值得中国人深思。

现今的中国已不再是过去贫弱保守的中国,开放的眼光使我们紧跟甚至领先世界的潮流,对于传统文化也应该辩证地来看待。我们不能忘记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但对于传统中的糟粕部分也应该坚决的舍弃。

鞭炮作为一种纯属娱乐的道具,有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也是环境污染的祸手之一,已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了。

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在古老的诗词中领略到“通宵爆竹一声声”,“一声震得人方恐”的新年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