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轉自:Qthemusic

21世紀的香港,是繁華都市,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已經無法放慢他們匆忙的腳步。追趕潮流的年輕人們,無心再追溯它的歷史,城市文化正被逐漸遺忘。如今的城,變成了一處“代購聖地”,三年自熱災害帶來的瘡痍很難再被提起,而在這之後的60年代,那些為流行音樂帶來盛景的音樂人們也隨著年代的更替,被新潮事物取代,成為曇花一現的“遺憾”。

20世紀那個令人魂牽夢繞的香港,終與我們不告而別,那個最奔放的香港,還留下了什麼呢?音樂,也許是人們可以偶爾再敘敘舊的主題。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那些無法複製的香港樂隊

音樂的到來,像一把鋸刀

把香港當時混為一談的文化分成了兩個派系--流行派傳統派

傳統派流行派分別以不同的形式感滋養著香港的音樂,而電臺DJ Uncle Ray對年輕樂隊們來說也是重要的存在,他每天會在電波中給聽眾介紹最新的西方流行樂,同時又發掘本地有潛質的樂隊,並將他們推薦到唱片公司,還會在自己的節目裡播放本地音樂人的唱片,與聽眾一起分享,有些類似英國BBC著名DJ 以及樂隊領路人John Peel。

在港的年輕人們受電臺音樂影響,紛紛拿起吉他,演奏出屬於自己的音樂。那時玩樂隊對於年輕人們來說就是當時的主流文化,每個女孩子都想交一名搞樂隊的男朋友。在香港的頗多俱樂部中,只要哪家當晚有樂隊演出,那條巷子就會變成最熱鬧的一道風景。

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 泰迪羅賓與花花公子樂隊

這個樂隊的靈魂人物便是“Teddy Robin”,本名為關維鵬。因為兒時崇拜羅賓漢,又因玩樂隊後總被長輩叫做“飛仔”(粵語中長輩指責晚輩不務正業的俗語,同“小混混”。),於是便用了“Teddy Boy”(譯為:古惑仔)中的詞語與“Robin”混搭,作為自己的藝名。

在北京長大的他,父親是一名國民黨軍官,戰後他隨父親來到香港,便定居於此。青春期時Robin曾去加拿大流浪,並在當地組建了一支以翻唱歌曲為主,名為Chinese Connection的樂隊,在此之後他遇到了Norman Cheng(他日後成為EMI公司以及東南亞寶麗多唱片總裁,也是著名港星鄭中基的父親。),兩人一拍即合組建了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樂隊。

經電臺DJ Uncle Ray的介紹,他們成為了當時第一支簽約著名唱片公司Diamond(鑽石唱片)的本土樂隊,並以翻錄當時美國流行樂隊The Knickerbockers的《Lies》以及Just Us 的 《I Can't Grow Peaches On A Cherry Tree》等曲目成為香港當時最活躍的搖滾樂隊,但樂隊在1968年港英政府在卜公碼頭斥資舉辦的”新潮舞會”萬人音樂會的演出中,以暴亂為由被迫中止,至此樂隊生涯便告一段落,而Teddy Robin後來投身演藝事業至今。

The Fabulous Echoes樂隊

這是一支由菲律賓人與蘇格蘭人組成的樂隊,他們的音樂風格融合了節奏布魯斯,搖擺樂,衝浪搖滾,車庫,靈魂樂等諸多元素。1960年成立後,便推出單曲《A Little Bit of Soap》,這首歌甚至打敗了披頭士樂隊的《I Wanna Hold Your Hands》並蟬聯香港流行排行榜冠軍長達32周,他們也是為數不多在海外也被廣泛認知的樂隊。1963年,這支樂隊在鑽石唱片推出了《Those Fabulous Echoes》,並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先後發佈了《Zoom !! 》《Breakin' It Up At Dukes! 》以及《Lovin' Feeling》三首單曲。

在此後,這支名揚海外的樂隊還與Louis Armstrong、Pat Boone等諸多美國音樂人合作,並在紐約登上了當時最著名的Ed Sullivan埃德·沙利文秀(也曾邀請過貓王,滾石樂隊,披頭士樂隊等),他們為全世界4500萬電視機前的觀眾奉上了表演,而樂隊最後選擇在拉斯維加斯發展,至今還在繼續做著被萬千歌迷們所喜愛的音樂。

The Lotus蓮花樂隊

1965年許冠傑組建了這支樂隊,樂隊成員從形象到音樂都傳承了當時British Invasion大不列顛入侵的Beat音樂風格。1967年蓮花樂隊在鑽石唱片錄製了兩首單曲《Just A Little》和《I'll Be Waiting》。雖然當年,這是一支家喻戶曉的樂隊,但最終由於種種原因,樂隊生涯夭折。70年代來臨,許冠傑選擇單飛併成為了粵語流行音樂教父。

Mystics樂隊

60年代葡萄牙華裔雷米高組建了一支偏向靈魂和放克的樂隊,然而這支樂隊當時在香港並沒有太多的受眾,因為雷米高的嗓音與美國著名黑人靈魂樂組合Sam & Dave頗為相似,而那時港人對於黑人音樂接受程度不高。但樂隊在1966年在鑽石唱片發行了《Sweet Soul Music / Goin' Out Of My Head》以及1968年的《Mystic Soul》後,這兩首歌相繼成為了最熱門的單曲,Mystics樂隊也推動了黑人靈魂樂在香港音樂中的發展。

Joe Junior & Side Effects樂隊

這是一支組建於1967年的英式搖滾樂團,樂隊組建同年他們便在鑽石唱片推出了單曲唱片《Here's a heart》並連續七週蟬聯音樂排行榜冠軍,高達兩萬張的單曲銷量刷新了當時的唱片產業紀錄。值得一提的是這支樂隊其中的一首單曲《So Much In Love With You》的詞曲作者正是滾石樂隊的Mick Jagger以及吉他手Keith Richards,而早期滾石樂隊的唱片很多也是MADE IN HONG KONG。

那是香港樂壇的第一個黃金年代,在以上樂隊成為當年港味音樂的中流砥柱後,許多不同風格的樂隊如泉湧般絡繹不絕出現,一些主要活躍在港的樂隊還有The Zoundcrackers、 The Downbeats、The Side Effects、 Mod East……

繁華音樂盛景的迸發,也影響了當年香港的其他文化產業,如廣告、影視、娛樂等。晚上的香港,最像大千都市,在那些不起眼的小巷子,藏著不知道多少家“春風樓”和俱樂部,那是年輕人們最喜歡的聚點兒,裡面有能讓他們撒野的舞臺,臺下來看演出的是香港最時髦的姑娘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