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上古時期的事是真的嗎?

假文藝少女


這裡實在不曉得題主提到的“上古”是哪個時期,我來試著回答一下吧。

近些年以來,“歷史-神話”的呼聲逐漸壓過了早先“神話-歷史”的認識。近代以來,西方學者堅持《聖經》乃偽史,西方神話所謂的古代歷史皆為虛妄,因此產生了“神話歷史化”的觀點。這種學術方法後來傳入中國,使得三皇五帝等早期歷史也成為“神話歷史化”的產物,即原本是神話傳說,後來卻被當作了真實歷史。但是,上個世紀發掘的大量文明遺蹟,如三星堆(古蜀)、紅山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明等的出土和再認識,讓國人意識到通過考古學,或可發現中國古代乃“歷史神話化”的產物,而非過去所認為的“神話歷史化”,這跟西方的《聖經》是完全不同的。

古代沒有文字,從民俗學的角度來看,一般是通過口耳相傳的語言來描述歷史的。也正是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一些歷史被賦予了神秘色彩,如:

1、絕地天通

這個記載分別出現於《尚書》和《國語》,我們以後者為例——楚王問周太史,絕地天通,是不是說民人能登上天?周太史跟他解釋說這並非神話。

2、黃帝三百年和黃帝四面

兩處解釋都由孔子提出,與周太史一樣,孔子針對神話傳說作出了反駁,解釋得比較合理。《黃帝四經》出土後,那個解釋太離譜,爭議很大。

總體來說,古代的記載很容易被誤認為成神話,可能跟當時的文字和語言水平低下有關。

3、《山海經》的珥蛇

這個部落的人雙耳都戴著蛇,同時還養蛇,看過《山海經》的人都知道後世配的圖,耳朵上戴著的是真蛇。

在紅山文化的考古發掘中,人們發現有蛇形的玉耳墜,於是,原本被當作神話看待的不羈之談有了證據來佐證。上古人類缺乏文字,只能靠語言傳播,後來文字逐漸出現以後,由於書寫簡潔,還不能用豐富的語句進行表達,便造成了後人的誤讀。


因此,古代的傳說至少有一部分是歷史神話化的結果,而不同於西方的神話歷史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