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非絕
伏羲氏到現在不過幾千年,這麼短的時間,還不足以讓一個物種毫無痕跡地消失掉。
所以龍應該完全不存在的。
歷史上也有很多從發現到滅絕只有幾十年的動物,如斯特拉海牛。但這些生物滅絕的條件都還是很具體的。比如說人類有實力大規模捕殺,或者棲息地受到人類的大規模破壞等等。
龍如果是一種動物,而且伏羲氏那個時代的人親眼見過,然後從公元前幾百年開始就再沒人見過,並一絲痕跡都沒留下。這太說不通了。
偶得趣知錄
如果就真實歷史來說,龍很大可能是不存在的。
並且,龍圖騰的出現與伏羲無關。就算曆史上真有伏羲這個人,他也不能逮什麼功勞就搶什麼功勞啊,還要不要尊嚴了?
首先,龍圖騰的起源並非中原本土文化,而是外來的。早期的中原是沒有“龍”這個概念的。
目前考古發現的兩大最早的龍圖騰的遺址,一是紅山文化遺址,一是查海文化遺址。一距今約6000年,一距今約8000年,一在內蒙,一在遼寧,都在中國北方。
考古學認為,龍圖騰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最早不過舊石器時代末,源於中國北方。
就算伏羲是真實存在的,但是不論年代還是活動範圍,都難以跟歷史對上號,所以龍圖騰的出現完全與之無關。
再說回龍。
最早的龍圖騰什麼樣?看看圖就知道。
最早的龍,無鱗、無爪、無尾,哪來的九種動物的特徵?所以肯定是與伏羲無關了,就別讓他蹭熱度了,怪丟人的。
《說文》裡寫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其實我以前說過龍的本體,這裡且不討論這個,單說,現實中有什麼動物“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
能幽能明,說龍有螢火蟲的血統我也認了,能細能巨、能短能長呢?莫不成龍還有金箍棒的血統?
自然界裡有這樣的生物嗎?
龍的形象,多半是人為杜撰,越描述越奇特。就是因為,人們希望它是真實存在的,才把很多已有的生物的特徵賦予它。
龍有著特殊的文化意義,所以才有很多人希望它真實存在。僅此而已。
純鈞LHGR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一個段子,說千年以後,後人從我們所留下的文字中發現了這麼一段:南方有鳥,其色呈五彩,能口吐人言……。放到現在我們都知道那叫鸚鵡。可是如果它在未來滅絕了沒有人見過,就從未來人的認識出發恐怕他們也不能相信,有鳥能口吐人言。所以後代看待我們,和我們看待古代所站的角度是一樣的。
也許有人會反駁:“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越來越有智慧。千年以後的科技定能復原古代事物。”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人類雖然在變得更有智慧,但同樣也變得更加野蠻,以後肯定會有新的文明出現,但是並不能說他會一直順著我們所理解的,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去走。
就像問題那樣,龍這個事物到底有沒有,站在我們對這個世界認識角度,站在在我們對這個世界理解的角度。大多數人都會說“龍”是一個不存在的事物,是人們對美好,對力量,對文明,權利等等一切美好觀念的一個集合體而已。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絕對的,正是有一個參照物所以產生了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
不管考慮什麼事情,我們基本上都站在自己對某個事物的認識的基礎上所出發的。這雖然是必須的,同樣是片面的。
為了心中的那片天
個人覺得是不存在的,鳳凰也一樣,至少不是畫的這個樣子,因為這個樣子在自然界難以生存,也不符合進化的用進廢退的規律。
應該是人們對當時存在的巨蟒或鱷魚的完美化臆想性完善。
但我姥爺(90幾歲去世)說他年輕時候在東北北大荒野外曠野見過龍,暴風驟雨的天氣裡龍從地面飛到天上。
果殼大門不矮
如果仔細觀察龍,就會發現龍是一個九不像,個人認為龍是用作精神象徵的一種圖騰,不是真實存在的。
七九三十
等你們修行了,天眼開了,就知道龍是什麼樣的存在了!麒麟、鳳、龍,都是仙界靈獸!不要說貧道玄幻小說看多了,而是自己的眼界太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