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一定要拼尽全力考上985、211大学?

中国高校圈


小时候上学,爸爸妈妈就会说,“好好读书,将来考一所好大学。”读书十几载,就为高考那一天,如果能如愿,考上好大学,皆大欢喜。如不能,只要尽了全力,也不后悔。之所以要拼尽全力考上985,211大学,因为与一般学校,这些学校有更好的优势。


一是优秀的资源。

硬件上相对来说,985、211的学校比一般学校国家投入多一些,有部分学校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有相当可观的实验经费。有钱的高校影音、视听设备都很先进,图书馆与阅览室也是一般学校不可比拟的。

软件上名校带来的文化积淀与人脉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名校有很多名师来进行授课,举办各种活动。

有很多国际名校交流的机会,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二是良好的学习氛围。

走进一所名校寝室与不是名校的寝室,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名校寝室里的人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而在普通大学里,谈恋爱,玩游戏,网络聊天的居多,即使很爱学习的你,也会被同化,否则会被称为异类。如果没有相当大的自制力,想要逆袭真的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一切还是在自己。

但在名校就不同,总有一种力量推着你前进,时时刻刻看到比你优秀的人都比你努力,你想不努力都难。这种积极向上的磁场吸引着你,不断前进。


人天性是有惰性的,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是容易就业。

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就业,为了生活,为了发展。

名校毕业时会有很多知名企业来招聘,而二本院校就几乎没有。一般来说,名校毕业后是工作来找你,而不是你去找工作。

现在单位的人数大多饱和,一般大型企业都有自动筛选机制,在成千上万的简历中,首要淘汰的就是非985、211学生。


微博上有一真实案例。


有一大学生质问一家企业的HR,“为什么只招985学生?”


HR说,在你用四、六级展示自己英语水平的时候,人家会说雅思、托福考了多少分,你说学业忙没时间去实践的时候,人家大三、大四的时候已经在知名集团公司有了实战经验。

紧接着HR问他在大学里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位学生说他自己是校学生会主席,接受过电视台采访。

这样的学生看起来够优秀的了,但HR还是不满意,在他心里这只是简单的内部沟通工作。而很多985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专业,并且在这个行业的专业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很多人参加过这个行业国际上的交流,甚至有部分同学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领域里开始创业了。

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你是优秀的,但与他们相比,确实有距离。

我有一表妹在大三时,与法国某学校作为交换生在法国学习了二年,在法国学习时就在雪铁龙公司实习,大学一毕业就在上海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学习能力固然很重要,但学习的平台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离开了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当然除了自己能力不足外,与心态也有很大关系。高不成低不就,拈轻怕重,又受不得半点委屈,不失业才怪。

事实证明,拼尽全力考上985、211大学,是值得的。马上就要高考了,愿每一位莘莘学子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我本人当时拼尽全力上了了211,当年的同学有上985、211的,也有上二本三本的,当然也有上专科的,很多时候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一对比差距就全暴露出来了。

虽然在985、211也有成天逃课,打游戏打到昏天黑地的学生,三本专科也有勤奋好学,人生逆袭的精英,但是从一般情况而言,学校水平越高,学生的平均水平就越好。

我记得当年我一个二本的同学来找我玩,当她看到每天早晨我们宿舍六个人全都七点以前起床去读书的时候简直惊呆了,她说:唉,没想到你们每个人都这么勤奋,而我的好多同学有时连课都不去上。我当时还不理解她当时的心境,直到有一次我去了我同学的名校,他在上高中时是我们班的第一名。

我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同学去找他玩,他吃饭时都带着书,我们问他干嘛如此紧张,他说他们学校每年都会有学生因为课业成绩不好被留级,甚至劝退,所以他们班里所有人都不敢丝毫松懈,就怕自己成为那个被留级的人。而我们学校当时哪怕有人专业课不及格,也不会留级,顶多补考,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我们还是相当懈怠的。

后来我自己又做了老师,发现那些能考上985,211的学生先不说智力水平,起码在自制力上都比一般的学生强,他们能够长久地坚持学习,哪怕学习这个过程枯燥无比。而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不在智力水平上,而正是在毅力上,很多人一辈子一事无成,往往就是因为坚持不下去。

而那些自制力不好的学生再聚集在一起,很容易互相影响,在很多大学里,往往都会出现一个学生逃课一整个寝室都逃课的现象。

所以呢,在读书的时候多努力,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自己进入最好的学校,据说一个人的收入水平略等于自己六个朋友的平均水平,同理,一个学生的水平也基本跟自己的大学同学持平,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就是什么样的人。


陈兰香老师


作为一个多年任教的高校教师,谈点个人感触!

我曾给一本,二本,三本学生都上过课。其不同之处深有体会。

先说这个三本学校,是所北京的民办高校。我是兼职上课,据说之前任课老师被孩子们捉弄了,上了一次就不上了。所以接课的时候还是很紧张,还好经验足够,镇住了场面。但上课的时候有女生涂指甲油,情侣谈恋爱,后排还有男生抽烟,炒股,甚至有一次几个男生打牌涮火锅。感觉上课,比主持春晚还要有应变能力,精神高度紧张。一次课堂上,我提了一个问题,告诉同学们如果考研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专业课很喜欢这个问题。结果大多数人都笑了,几个男生大声说:老师,谁考研?让他站出来,给我们看看!我分明看到前排有三四个好学生把头深深埋了下去。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后来就再也不去该校上课了。

二本学生比较中规中矩,爱听课的坐前排,不爱听的坐后排,也不捣乱,就是带耳机听音乐,睡觉,看小说什么的,也不吵闹,不扰乱课堂。还有些有想法的同学,自己复习各种考证的资料。总之,全凭自觉,学生上完课基本就散了,没人干扰。

我也教过985高校的学生,非常烧脑。一次中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一个女生拿着一道习题问我,这道题有四种算法,为什么其中一种和其他不一样。但其实我们只需要会一种足矣。还有同学说看过几个版本关于一个问题的观点,要找我谈谈。但其实我自己有个版本都没看过。还有一次习题课安排在晚上,十点下课,不要求出勤。本以为人少,安排了小教室,结果同学们都来了。甚至有人站在走道上听课。

这就是我切身感受到的区别。

而且我也知道金融行业很多单位都是要看第一学历是985.211才可以面试。虽然我本人反对出身论英雄,但不得不承认有一种成功是耳濡目染出来的。

我是家族财富密码赵净。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更有丰厚奖品不定期回馈,谢谢!



家族财富密码


本人东北某985毕业,现在长三角某985工作。因为工作原因认识、面试、接触过n多985以及非985、211的学生。总体来说,985学生整体素质很高。其实不难理解,985高校的学生当年就是天之骄子,四年本科下来也不会太差,而当年那些没进入985、211的天之骄子,在排名靠后一点的学校,也是佼佼者,但是四年的差距也不容小觑。985和211究竟在哪里更出色一些呢?

1、硬件设施完善。有钱才是硬道理。从国家到地方,对985的财政扶植肯定是一般院校难以匹敌的。曾有某西南一般院校图书馆来我校图书馆参观,询问我们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数量,答曰200多台,且免费上网。对方甚是羡慕,因为他们的电子阅览室只有100多台电脑,而且还是收费的。当时我们只能暗暗咋舌,这200台电脑,我们一直打算处理掉,放眼985高校图书馆界,早就不比谁的电子阅览室里台式机更多了,比的是谁的硬件更先进,有钱的高校会引进更新的影音、视听设备,3D打印机等,引进能带给学生更好的使用体验自助设备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钱砸出来的。

2、多元化的国际视野,格局开阔。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每年各种国家公派研究生、本科生出国的项目、短期出国游学的项目都越来越多。而这些公派项目,大都是向985、211高校倾斜的,而国外知名大学的橄榄枝,也无疑更多地抛向国内以985、211高校为代表的知名高校。在这些高校学习,就会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更有可能拥有国际交流的机会和国际化的视野。很多学生在大一就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留学之路,毕业之后出国进修的比例也比普通学校高。

3、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同辈竞争氛围。能够上985高校的,当年都是本校的风云人物,到了大学能否延续以前的辉煌呢,每个人又如何发现自己的专长,为自己设计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呢?人人都优秀,比你优秀的人可能比你还刻苦。这就会滋生一种暗暗较劲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良性竞争。所以,图书馆里,不止是考试的时候才有发奋读书的人,通宵教室里,不止是比赛前夕才有熬夜奋战的数学建模团队,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磁场,能够让很多人都不敢懈怠,保持旺盛的学习力。

4、名校傍身的耀眼光环。不可否认非名校也一定有优秀的学生,但是目前中国很多情况是,名校至少是找工作的敲门砖,很多单位,对于非985、211的毕业生,简历筛选环节就被刷掉了,没有机会让你展示你的优秀。而有些岗位,看似谁都能做,可能真的招一个985或非985的毕业生没有区别,但是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肯定倾向于用985毕业的学生,因为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一个有发展潜力,学习能力强的人,就像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只看眼前,不看未来一样。在这点上,自带光环的985名校毕业生的质量就更值得信赖了。

题主问:是否其他学校都一团糟?其实也没有那么差了。

如果你的能力真的没有办法考上985、211,那么我们在这里口沫横飞地阐述985、211有多好,于你来说,是一种额外的刺激,并无好处。既然已经在非名校,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最后也能够有很多收获。可以多泡图书馆,旁听外校知名教授课程,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多考对就业有利的各种证,好好学英语,不在985、211的你也有1000个优秀的可能。985高校帮助一些人变得更优秀,但非985高校并非不能让你变得优秀,事在人为,祝你好运。


陪wo长大


我是阿狗,教育生活类专家。我过去的经历告诉我读名校和非名校的区别是天壤之别,不信你看就行。

1.南开与清华的区别

我有俩小伙伴都是南开的学生,一个不优秀,另一个也不优秀。

区别在于另一个在考研选择了清华,而且差一点没考上。



三年后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天津市委办,河北,安徽等诸多省委办都过了。

留在南开的那个苦苦的等,发现省委办给名额的不超过三,而且多数已经在top二。

至于眼界啥的,区别就更大了。



2.985与211的区别

前些日子去南方玩,有个哥们叫我吃饭。

饭桌上就说,狗哥哈,虽然我不优秀,但学校好真的很重要。当时有几个妹子考研去了不错的211,转业比较冷门。所以找工作挺难的。

我学校不错,机会太多。虽然我竞争不过别人,但别人拿了9,我拿个5就可以哈。

当时就想揍他。

(他们区别很大)

3.普通大学

阿狗当年高中学习不错的死党,考了二本就去了。家里条件一般,毕业就回去工作了。

现在工作四五六七年了。

钱也没攒多少,虽然幸福感可以。



但职务发展前途一般,在他眼里,县里面的科长就是大领导。在哪确实大。

总结

明粉经常说:我去了名校最大的震撼就是,人家长得帅,家庭好,学习努力,多才多艺,哪哪都好。人家还有礼服。

这是明粉经常挂在嘴上的话,虽然他总结不出什么深刻道理,但也折射一个朴素道理,越好的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越高。

所以今天不学无术散漫的明粉总觉得自己比县城的小伙伴眼界更广,虽然他过去是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在全球,高校从来都是权力、资本、智商的集合地,不同层次的高校是不同层次的集合地。能往上看看总不是坏事。


一枚明粉


以前,我也没意识到211、985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区别,去年毕业找工作时却深有体会。面对同样一份工作,211、985大学出来的学生得到工作的机会更大,除非普通大学出身的你能够在工作经验积累(实习)这一块比较出色。

去年毕业找工作时常常碰壁,那时候就在想,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是不是不应该那么任性,至少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试试那个211大学(解释一下,以我当时的分数是可以试一下211的,只是由于那个学校的专业都不是太感兴趣,所以直接放弃那个211大学了)

并不是说普通大学出身或者二本大学出来的学生没前途,相对来说,211、985大学门槛更高,出来的学生机会会更多。因为一方面,211、985大学拥有的教学资源更充足、更好;另一方面,能够进入211、985大学的学生,本身就比较优秀,身处在人人都是优秀者的圈子,自己也会有那种想变得更优秀的欲望,进而自己也会去努力拼搏。因为周围都是优秀的人,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努力,同样的分数考进同一所大学,我凭什么最后混得比别人差呢~

普通一本及二本院校出来的优秀学生也有,但数量相对而言会少一些,我也相信这部分优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甚至与艰苦的三年高中生活有得一拼。然而,有多少人,进入大学后,还能保持高中的那份拼劲呢?总认为,高中三年太辛苦,大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那么多好玩的,应该多尝试一下;再一个,在高中时期,自己会有很明确的目标,一定要上某某大学,但真的进入了理想中的大学后,突然就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变得迷茫、不知所措,然后就那样糊里糊涂的过完了思念的大学生活,最后什么都没留下~

其实有那个能力,为什么不选择拼一把考上211、985呢?如果自己已经尽力了,依然与211、985失之交臂,那也不用灰心,大学只是另外一个学习进步的平台,只要自己能够坚守本心,依然能够用心的去学习,那么它是不是211、985又有什么呢?

所有的所有,都在于自己怎么选择,并不是所有的211、985大学学生都是优秀的,普通大学学生也有那么优秀的,一切在于自己~~


婷说读写


我谈谈个人观点。

第一,为什么要拼尽全力考上985,211这类院校。这类院校霸占了国内几乎所有的优势教育资源,无论是硬件还是师资水平是其他院校没法望其项背的。不说这类重点院校的师资水平和硬件设施,其平台资源更是让大家趋之若鹜。在本科阶段这些院校区别不大,如果读研究生,重点院校的平台优势凸显出来。在重点院校,你更容易找到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导师。如果导师是院士,你所获取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收获,还有极其重要的人脉关系资源。在以后评职称时,大家都是熟人,通过率要比其他院校的同学相对轻松一点。即便以后就业,国家重点院校毕业的学生基本占据着用人单位的重要职位,你去面试时,面试官有很大概率是你的学长,或者和你的导师是熟人,你入职成功率也要高不少。



第二,考入其他院校就没希望了吗?总的来说,这句话有些片面。像985,211这些称谓早已经过时了。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的部署,将985,211,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就是双一流!也就是说,国家不仅仅重点扶植重点院校,对于普通院校的优势学科,特色重点建设项目不断加强扶植力度。这个政策的推出,让一些非重点院校优秀学科的老师看到了希望。以前他们总是抱怨向教育部申请资金十分困难,拿项目也竞争不过重点院校,即便自己的学科比重点院校优秀。所以,即便你没考入国家重点院校也没关系,非重点院校也有一流学科,其前途同样不可估量!

第三,学习态度决定了你的前途。无论你考入哪一类院校,只要你敏而好学肯定会有所成就的。如果你认为考入国家重点院校以后就衣食无忧了,那也太天真了。这就好比赛跑,考入国家重点院校站在跑道最外侧,起始位置领先于你。虽然他们距离成功的终点比较近,要想超越他们,自己就要更加奋力奔跑!

就说这么多了,能拼尽权利考入国家重点院校就一定要拼尽全力。自己一时的不努力,只会让你用更多的时间去拼尽全力。


雨默天边


曾记得,我高一刚入学时班主任就勉励大家:“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拼命考上985”,这句号我仍记忆犹新,我的大学经历和毕业后的现实印证了普通大学与“985、211大学”重点大学相差悬殊。为何拼命考取985?我分析如下,看完你肯定会有触动。

据教育部公布我国共有高校(截止2018年3月)2,879所,211工程大学112所,仅占3.8%,而985工程大学(39所),所占比例更低不到1.4%,可见985大学处于高校金字塔的塔尖(顶尖院校),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辛苦才能挤上去。


一是名企招聘的现实要求

“985、211大学的毕业生请留下简历,其他院校毕业生不收简历”,或许大学四年的您,比别人努力十倍,奖学金证书、比赛获奖证书一大堆,学习成绩多么优秀自信满满参加招聘,最后只得到一句:同学,你非常优秀,但是你不符合招聘要求,我们只招985/211高校毕业生。

二是我们和名校的学生差别在哪里


三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有什么样的朋友圈



“史上最贵饭局”的大佬们,都有其顶尖名校学历: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进最好的高校,你的水平基本和大学同学持平。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并不是说二本就没有前途,不过,要是可能的话,还是尽可能考上985、211大学。

因为,好的大学给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和平台,同时给你大量的机会和资源,而这些你在普通大学是比较难享受到的。


先说第一个吧,那就是money,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


公立院校的钱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财政拨款,而不同大学的财政拨款数目是大不相同的。

看上图,基本上财政拨款最多的学校也是那些排名靠前的985、211院校,清华、北大、武大、川大,等等。

二本多半是地方院校,他们的拨款可能更多地来源于当地政府。

所以,除非你去了一个很有钱的城市的大学,比如深圳大学,否则,学校获得的拨款是比较少的。

钱少了,图书馆、宿舍、食堂、师资、设备,等等肯定都会受到限制了。

到时候,你就只能看着别人家的图书馆和食堂了。

二、人脉资源

简单粗暴看看校友牛不牛逼,看他们捐款嘛。

这是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

排行靠前的基本上也是清一色的985、211大学。

所以,以后千万别说什么好学校的照样混不好,从概率意义上来说,好学校的肯定混得更好。

三、就业机会和资源

不说那么多虚的,只要去看看各大学校的就业网站和平台,看看名企校园招聘的宣讲会都在哪里进行就知道了。

比如成都这边,基本上都是在川大、电子科大、交大、财大宣讲,还有少部分在西华、成都理工等举行(虽说对所有学校的学生都开放,但资源的差异,可见一斑):

除了毕业求职招聘,其他很多资源,比如名人讲座和学术交流,甚至各种知名企业俱乐部、商业大赛,也是985、211院校的同学占据了绝对优势、享受了更加丰富的资源。


综上,985、211院校有钱、有平台、有资源,师资、设备、声誉、人脉,甚至是图书馆和食堂都要好很多。


知道为啥要拼命考985、211院校了吧?!



冯起升


作为一个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用找工作时候遭受的白眼经历来告诉你,为什么一定要拼尽全力去考985、211大学;

首先:第一大优势,就是好找工作,找工作的时候机会多

记得我们那会找工作的时候,好的招聘会一般都只在985、211类院校进行宣讲,我们都是倒几个小时的车,起的大早去赶。运气好一点的,还可以投个简历,参加一下笔试,很多时候,跑了几个小时,连笔试的机会都没有就被PASS了。因为有的单位,非985、211院校的简历都不收。即使你有满腹才华,你连门都敲不开,根本就没有展示的机会。

所以,好的大学找工作的时候是一个良好的敲门砖,可以为你带来更多选择的机会。

其次:学校的氛围和周围的人脉

说句实话,也不是说贬低普通学校的意思,毕竟我也是普通学校出来的。好的学校的氛围真的不一样,就像你在一个学校,大家都在玩,你跟着玩就会觉得没什么,反而如果你学习的话倒是像一个异类;但是在好的学校,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参加各种比赛,只有你一个人在玩,那么你也赶紧像个异类。

而且,能够考上好学校的人,最起码自我约束能力等都是相对比较突出的,在大学好的氛围下,更容易出彩。而大学时期的同学朋友,是你毕业后的最珍贵的社会资源,所以好的学校,身边的人脉资源也会更优秀。

最后:学校的教育资源

一般985和211等重点院校的老师,至少都是985、211硕士及以上文凭,师资力量当然更雄厚。而且对于重点院校,国家投入的教育资金也更多,所以学校有更多的自己为学生提供各种学子资源及教学设备。

最后,在刚毕业的应届生,大家都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985、211的学生总体来说学生能力会更强,所以用人单位更愿意要重点院校的毕业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