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村党支部书记怎样和村委会主任建立良好关系?

好运常伴47553196


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准确地说在我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他们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党支部书记由支部全体党员选举产生,而村委会主任由本村全体选民选举产生的。


对于二者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手:

一是确立共同的目标。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都是代表全体村民利益的,二者只有都树立为村民谋幸福、谋福利的目标,共同推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的目标,才能形成共同的“爱好”,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也就会增多,相应的关系也就会很融洽,村里的事业也会发展的更好。

二是明确二者的地位。要想建立良好的关系,就必须要明确二者的地位,虽说他们都是由不同的选民选举产生,但是他们都是为村民管理、服务、发展而存在的。那么,要想建立良好的关系,就要有主次先后。当前国家正在强化党的地位,村书记与主任只是分工不同,但在具体细化中,还是要强调村书记为“一把手”。



三是强化彼此的沟通。每天在一起工作,难免会有摩擦,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村书记与主任就要经常在一起交流,多交换思想,让彼此之间都能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只有这样才会在实际工作中有沟通与理解。

四是坚持民主的制度。任何时候,无论是书记还是主任,在决定村集体的事情的时候,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绝对不能搞独断专行,出现关于村集体发展的重大事情的时候,都要按照民主的程序进行决定。在民主的支撑下,二者良好的关系才能建立起来。

说实话,在实际运行中,二者想要真正建立良好的关系,还真的不容易,谁具体说了算也没有那么容易判断,也与实力有关。当然,随着国家治理的发展,相信会实现以上的目标。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农村问题、公务员考试、体制内问题答疑等。


东爱雨小公


村党支部为我党最基层的党组织,村支书是村党支部的书记。村支书一般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举产生,如有特殊原因则由上级党组织委派。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组织,全称为村民委员会。村委会主任由村民民主选举。

村书记和村主任都是村主干,虽职责不同,主要任务都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把农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不仅村支书要团结村主任、村主任要团结村支书,两位村主干还要团结其他村两委成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提高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农村经济,为老百姓办好事、做实事。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是村级组织的“两架马车”,两委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否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那么具体到村支书如何团结村主任,我认为做主要一点是:明确两委职责,健全两委工作机制,实行民主集中制。应严格执行村级各项工作制度,实现制度管事、制度管人。明确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支部掌握决策方向、把握全局,村委会落实具体事务工作的原则。村党支部要切实改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保障村委会依法行使自治权,要做到参与但不干预,到位但不越位,放手但不放任。


濯日漫谈


首先给提这个问题的人一个赞,无论你是站在什么立场提的,都是好事,因为两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本人在村里工作也有几年了,说下我的观点。

对于你说这个问题,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由两人任职的,不是一肩挑,我们这边多是一肩挑。首先说下村两委是指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两个不同的组织,两者具有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的关系,村党支部书记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举产生或者上级党委政府派驻,村委会主任是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

党支部委员会是主要领导核心,负责党的各项政策方针,支持和保障村民委员会工作,村委会主要是协同党支部带动本村发展,落实各项工作。

如何建立良好关系

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都是村里主要领导,虽然职业略有不同,但是共同点都是发展农村,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两者都以这点为出发点就可以。

其次分工明确,一切按制度办事,坚持党的领导,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必须以党的领导为前提,依法开展自治工作。党支部书记注意领导方式,多听取村主任意见和建议,村主任配合党支部各项工作。

只有两者抱成团,劲往一处使,建立共同的战线,都想着怎么发展农村,怎样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农最美


一般情况下,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利益分配和权力使用这两个问题上没处理好。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问题。

现在村基层组织选举,从第十届来说越来越规范了,规范的选举就为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因为一般先选支部书记,再选村委主任。党领导一切,选好的支部书记就可以参与村委主任的选举筹备工作,那么支部书记就可以通过建立选委会,提名村民代表等基础工作中,选择得力的,靠的住的村民,这样村委主任的选举,就比较规范,村委主任也就会相对服从领导。因为不服从,一般选举没希望。

选好以后,村委主任和支部书记处理村级工作,必须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 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坚决不要w“一言堂”的工作方法。

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要各自端正好态度,支部书记不能简单地理解“党领导一切”这一总则,而是应该做到民主,少数服从多数,大局意识。村委主任不能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的,与支部书记无关,要牢记自己必须是在放在的领导下才能工作。

村两委班子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一段时间,就聚在一起,交流,探讨,检讨。


蔡小康三农记


村党支部书记怎样和村委会主仨搞好关系?按小的说村两委如同婆媳关系,互不相让,各自为证,矛盾会聚越多。只有相互协商,处处为民,一心为公,意见和见意达成统一,这样才能搞好关系。

作为农村低层两委,村支部书记,宣传党的政策,指导大真方针,为村民寻找致富门路,协住村主任搞好农村,帮,教,辅导,扶贫工作,落实帮教带,共同致富。

村主任,也就是村民致富的带头人,无论村上的大小事物,鸡毛算皮的事,都有村主任处理。如农机的发放,救灾款和扶贫款的发放,低保户的申请,等等事易。当然要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必须和村支部书记协商,打到共知。才能搞好关系,谢谢。



农民万岁


各位网友大家好!

我是凡尘观生活。工作三十多年,一直在县镇党政机关工作,主要从事农村工作。就村党支部书记怎样和村委会主任建立良好关系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这个命题不准确。把党支部与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平庸化、或庸俗化。没有分清党支部和村委会两个主要领导干部的从属、主次关系。把本应该村党支部听取村委会的工作汇报,村委会要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村委会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组织原则,筒单为村党支部书记要和村委会主任建立良好关系。这是对组织原则的不尊重。

其次,正常的工作关系,要建立在党的组织原则上,按规章制度进行良好互动。村委会主任要自觉遵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觉服从村党支部领导,不能以参选人数多少来决定谁领导谁。主动汇报村委会工作,带领村委会其它干部坚决完成村党支部交给的工作任务。

第三,在明确了领导关系,明确了工作职责的基础上,通过规章制建立工作顺畅高效的良好关系。

这是我最基本的看法!欢迎各抒已见!


凡尘观生活


作为村支部书记在村委班子中是班长。首先支部书记要较高的政治觉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关心他人要高于关心自己,肚量要大此别跟别人一般见识。

工作起带头作用,以身作则。搞工作时支书光呦呵别人让别人干,当总指挥其他人不服气。

学党课建制度。带领班子成员学习党章,让主任知道党的组织纪律。同时建章立制,多表扬少批评,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用纪律约束人,用感情打动人。


XGC上善若水


以前在乡镇街道工作过5年,联过村也联过企业。总的来看,大多数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能互相配合、相互支持。但确实也有少数村,两人相互拆台,往往这样的村,很多事情都做不好,比如村里修个路安个路灯等,你支持的我反对,我同意的你否定,受损的还是村民的利益。

村两委会(支委会和村委会)要相互配合支持,关键还是村书记和村主任之间的关系。村书记是村里一把手,一般都还兼村经济合作社主任;村主任一般为村支委,也有是支部副书记,分管村委会工作,即农村日常行政事务。个人认为,两者之间要搞好关系,要把握好几点。

一是做决策做事情,要出于公心,不要夹杂私利。比如,如果村书记决定想修条路从自家门前经过,让自己出入方便,这样的决策,怎么可能会让支委会村委会其他人心服?产生矛盾是迟早的事。

二是村支书要支持村主任工作。有的村支书资格老,能力也较强,村主任年轻新任的,往往支书不把村主任放在眼里,这样的极易产生矛盾。村主任虽是村民直选产生,但候选人也是乡镇街道党组织考察后推荐的,往往是作为后备培养。作为村支书,在村委会工作方面,要支持村主任,帮助其树立威信。同时也要通过村务公开的方式,加强对村委会工作的监督。

三是要加强沟通。都是一个村的,从祖辈开始都认识了,沟通方面应该不存在障碍,就是愿不愿意的事。村书记不可以有“我说了算”的念头,很多事情,相互理解上有出入很正常,如果沟通不畅,积年累月就容易把小事情酿成大矛盾。


风155414213


不要吧村支书村主任说的那么卑鄙,实际大多数村干部都挣扎在村运行的第一线,既然是村里的一把手二把手肯定有一定的实力,但通过村工作之后就会发现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村工作上,耽搁了自己的发展并且惹了一屁股骚,但愿成立以外来村官治理村事务的方式管理村庄发展。


老好人396858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