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人过六十,有“四怕”,指的是哪些?

人过六十,有“四怕”,指的是哪些?

人过六十古来稀,已是花甲之年,人的一生已过三分之二,这个时候有“四怕”:

最怕生病,怕老伴先自己而去,怕儿女不孝顺、老无所依,怕没钱、没尊严。

1、怕生病

人过六十,人生已过了一大半,身体机能各方面都在加速退化。

老花、视力模糊,缺钙骨质疏松、三高、心脑血管、肠胃病...等慢性病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

最怕突然摔倒、中风、老年痴呆,突然间生活就不能自理了,自己辛苦还连累家人。

在康复医院的认识黄姨,就是突然中风,颅内出血,做了开颅手术捡回来一条命,但是留下中风后遗症,左边偏瘫,左边手脚都使不上劲;

还影响到语音中枢神经,讲不出话,发出的声音只是啊啊啊啊,吃喝拉撒全要人护理,自己辛苦家人也辛苦。

常听身边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老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老天爷能保佑自己突然死去,不要半死不活的折磨自己又拖累家人。

侧面反映出老人都怕受病痛折磨。

人过六十,有“四怕”,指的是哪些?

2、怕老伴先自己而去

人过六十,这个阶段大多数的人已是子女成家,三代同堂了。

孩子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圈子,这阶段与老人相伴最多的是自己的老伴了。

俗话说年少夫妻老来伴,夫妻俩熬过了磨合期,子女关,一路磕磕绊绊过了大半辈子,到了年老作伴享福时,身边老伴因为各种原因先自己而去了。

留下来的,在以后的日子里生活琐事无人商量、斗嘴、嘘寒问暖,只剩寂寞空虚冷的无奈。

村里的三叔婆,自打老伴因肝癌去世后,就很少看到她出来散步了,以前他俩公婆每天晚饭后都会在村道散步走一圈再回家。

三叔公去世后,除了邻居叫三叔婆一起散步,她自己一个人是不散步的。老伴老伴,老了才是伴啊。

3、怕儿女不孝顺、老无所依

人过六十已步入老年,体力、健康都不如意了,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儿女帮忙处理了,最怕需要他们的时候,儿女却以各种原因各种借口推脱不帮忙,指望不上。

养儿防老是很多人的养儿观,大部分人都希望老了有儿女孝顺、照顾的。

但是也确实存在不孝顺的例子,比如网上曾曝出“老人被扔荒郊等死”的新闻,“老人被家人赶出家,在外拾荒为生”的新闻,都在侧面反映了儿女不孝顺,父母老无所依。

4、怕没钱、没尊严

缺钱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用钱,衣食住行,那个不是需要用钱的。

没钱,意味着你不能买贵的东西,不能去远方旅游,生病了医不起,生活质量跟不上。

在这个以貌取人、向“钱”看的时代,没钱就约等于没尊严。

康复医院的黄姨,前期开颅手术花了二三十万,后期康复期间专门请了一个护工照顾日常生活和陪她做康复训练,专人护工细心周到。

和她同病房的王姨,她就只有她自己一个人,请的是医院的共同护工,除了吃饭、冲凉、换尿布能见到医院的护工外,其他时间王姨都是一个人躺在床上除了睡觉就是看天花板。

生病瘫在床上的时候,钱最能体现出尊严。刘德华导演主演的电影《桃姐》真实的展现了人老后生活的揪心与无奈。

5、建议

人过六十要有良好心态,多锻炼身体,饮食要清淡。经常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发现指标升高要及时就医控制,尽量不让身体情况恶化。

人过六十,有“四怕”,指的是哪些?

要多培养几个兴趣爱好,比如练书法、打太极、唱歌、跳舞、爬山......

多结识志同道合的好友,增添生活乐趣,互相抱团取暖排解生活忧愁。

不要把养老希望只放在儿女身上,儿女也有自己的生活难处与无奈。

现今社会,养老已是多元化,除了在家养老,还有养老院或是几个好友共同养老互相照顾、帮助。

在钱上找不到尊严,可以在生活中其他地方找补回来,比如敦亲睦邻,待人和善,知礼仪懂进退,做个人爱人敬的长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共勉~~~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