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从《雍正王朝》剖析雍正帝的城府、计谋以及狠毒的手段,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居源月颖


装傻充愣,只知道傻乎乎的蛮干的雍亲王胤禛,把他的内心深处藏的严严实实,就连他的父皇康熙帝也被他蒙在鼓里,至死也只知道他这个儿子“刚正不阿”,没想到雍亲王胤禛心机这么重,也就是“邬思道”能看出一二。

看过《雍正王朝》及二月河作品的朋友们恐怕没时间细看雍亲王胤禛的另一面,只看到了雍亲王胤禛为父皇康熙排忧解难,赈灾筹款,不怕得罪人,对天下不平事能恨之入骨,特别是江夏镇的处理,让看客拍手称快,是一位正义的阿哥。

孤臣就要卧薪尝胆

灾情来了,朝廷拿不出钱,康熙帝手措无料,雍亲王去赈灾筹款,一看他干的就是傻事,连八爷党一伙人都暗中取笑他,可钱筹到了。

一百人有八十人保举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可雍亲王胤禛偏偏还是保举废太子胤礽,康熙帝褒奖他不忘旧主,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在康熙帝眼里;雍亲王胤禛就是一位勇挑重担,有情有义的阿哥。

太子胤礽管着户部,本是太子胤礽的本分,可他就欠着库银不还,此事透露给康熙帝,使康熙帝就此对太子胤礽有了厌恶感,高明!

雍亲王的城府、计谋、狠毒

办理刑部大案的审理,他装神弄鬼,积极在康熙帝面前表现接差,回到雍亲王府下狠心把自己弄出病来,以躲避与太子胤礽正面结仇。

结果八阿哥胤禩上套,套话刑部肖国兴供出太子胤礽的主谋,自此八阿哥胤禩与太子胤礽结下深仇,又由于肖国兴的翻供,图里深的一句话让康熙帝对胤禩深痛欲绝。

此一计策的瞒天过海,就是伶俐剔透的邬思道也是事后才明白的。


太子胤礽与江夏镇的信件

得知江夏镇藏着“百官行述”,利用十三阿哥胤祥印信派年羹尧彻底予以剿灭,无意当中得到了太子胤礽与江夏镇任伯安交易的密信,私藏。

私自藏匿太子胤礽与江夏镇交易的密信,必然要在机会成熟致太子胤礽于死地,十三阿哥胤祥要求销毁掉,可是雍亲王胤禛故意流露给已经被八爷党收买的“高福”,利用高福转给八阿哥胤禩,然后处死高福。

此举为雍亲王胤禛的最大的高明之处:让八阿哥胤禩在康熙处告发太子胤礽,引起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的失望,同时也可以让八阿哥胤禩与太子胤礽互掐,反之;康熙帝认为胤禩为小人一个,雍亲王胤禛坐收渔利,此为一石三鸟之策。


给政敌八阿哥加封廉亲王

雍亲王胤禛终于登上了大位,可是朝局极为不稳,麻痹政敌八爷党的对立,加封八阿哥胤禩为“廉亲王”总理事物大臣,同时又加封了十三阿哥胤祥为“怡亲王”以掣肘胤禩。

雍正帝的加封廉亲王胤禩,使胤禩处于尴尬地步,有名无权,雍正帝还特殊表扬廉亲王胤禩聪明、能干、是一位好手,廉亲王胤禩憋着一肚子气,但是这表扬是真的。

仔细琢磨,雍正帝不是一个平庸之辈,其心机、城府、狠毒及胆大心细无人能及。邬思道为什么在雍亲王成功了,却跑路了,就是因为邬思道他看透了雍亲王胤禛那高深莫测的心思,包括高福的死。

后来在雍正帝执政初期,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西北军事、国库空虚、制定的国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对年羹尧称之为“恩人”,明知隆科多劣迹斑斑,还是公开称之为“舅舅”,这都是雍正帝在复杂的政权面前的一种用人之道,以缓解权利更替。

(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本文属于作者邸晓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否则后果自负。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


日尧居


其实雍正帝当上皇帝之后,就没有什么城府和狠毒手段可言了,毕竟成为了皇帝,做事要光明正大,要说他的过人之处,只能从他还不是皇帝的时候讲,才是最客观的!

《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最终能夺得皇位,除了他本身的勤奋外,当然离不开他的运筹帷幄。

剧中的他一直是正面形象,可是他的一举一动之间也透漏出丝丝冷气,今天就列举几个老四胤禛身上不易察觉的细节,揭开一代帝王是如何形成的。

一、最狠的一句话:

一开始老四胤禛就是以正面形象出场的,不管是下江南赈灾,还是追缴户部欠款,都是深得康熙帝圣心,也为他日后的成功上位奠定了基础。

大事件就不提了,我们只讲老四胤禛在剧中几个不易察觉的小细节,加深大家对他的理解。

老四胤禛在即位之前曾经说过最狠的一句话,这句话最终导致了七百多人的死亡。

那就是在江夏镇发生的事情,因为刘八女为难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让这二人在康熙帝御赐的牌匾下下马步行。从而怀恨在心,老十三胤祥想当场发怒,但是老四胤禛拦住了,并说了一句话:

“你们都听着,从现在起,谁也不许再提江夏镇这三个字!”

一开始根本没有感受到他说这句话的力道,直到后来年羹尧血洗了江夏镇之后,老四胤禛还对年羹尧说:

“出了天大的事,我给你兜着。”

由此可见,老四胤禛的报复心之强,难以想象,只不过在康熙帝的牌匾下步行了几步而已,却要了人家全镇七百多人的命!

二、光身泼冷水、空手接白刃:

老四胤禛为了在康熙帝面前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能使的招数都使了。

比如接刑部冤案一事,本来他要接的,从他心里来讲,根本就没把太子胤礽放在眼里,当年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如此,接刑部一案同样如此。

可是经过邬思道这么一分析,他一想确实如此,但是已经答应康熙帝了,怎么办?

当然有办法,大冷的天硬是又泡热水澡,又泡冷水澡的,硬是把自己折腾病了,成功的躲过了这一劫。

并且在后来太子胤礽被废之后,也是违背自己的意愿,推荐了太子胤礽。

不要觉得,他真的希望太子胤礽能复立,他做事完全是看康熙帝的态度的,不举荐太子胤礽,他还能举荐谁?

剩下的阿哥们没有一个是老四胤禛看在眼中的,包括太子胤礽。

最有心机的一次当属那次老十三胤祥和老十四胤禵打架了,康熙帝拔剑要砍老十四胤禵,其实老四胤禛阻拦的方法有很多,可是他偏偏用双手去接白刃,目的不言自明。

后来他们的生母乌雅氏带着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去康熙帝面前请罪时,大家注意这个细节:

老四胤禛凑过来的时候,受伤的右手是扶在门栏内,康熙帝能看到的位置,非常扎眼,果然康熙帝注意到了,于是问他:

“你手上的伤不要紧吧?”

老四胤禛随后就把打了纱布的手移到门栏后面了,说了句不碍事了。

三、一石三鸟:

太子胤礽复立之后,老四胤禛跟他算是彻底撕破了脸,暗下里开始做一系列的小动作。

由于年羹尧血洗了江夏镇,并拿到了太子胤礽给任伯安的书信,老十三胤祥都劝老四胤禛把信毁掉,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理由是保护老十三胤祥:

“我何尝想留着这封信呢,可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万一这事掀出来,难保太子会全推到你身上去。”

这个理由够高大上吧?

可是后来呢,因为坎儿醉酒后无意中透露出了这封信,导致老八胤禩一伙的猜忌,并开始采取行动。

而老四胤禛却巧妙地利用邬思道通过坎儿把信送了出去。

要知道,他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均会被打倒,同时老八胤禩会被康熙帝猜忌。

而且老四胤禛这样做了之后,心里是有些不安的,毕竟把老十三胤祥给推了出去,也算是丢车保帅了。因为心里不安,所以才会去找大和尚调解:

“那为何每当我眼前矗立起万座大山,趟过大河之后,心中便顿生无限烦恼,不尽忧愁呢?”

大和尚告诉他:

“有江山就不该有我,有国便不能有家。”

于是老四胤禛心安了,为了夺位,有时候兄弟是可以牺牲的,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奴才坎儿呢?

四、自比李世民:

老四胤禛最狠的一次暴露真面目是发生在康熙帝病重时,当时康熙帝被死鹰事件气晕了,身体大不如以前。

因为康熙帝面对老四胤禛递上来的老十三胤祥的血书,并不感冒,也就等于不会放出老十三胤祥来帮助老四胤禛;而且也没有追究死鹰事件,也没有答应王琰举荐老四胤禛当新太子,并且撤掉了王琰的职务,同时撤掉的还有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以及张廷玉和马齐的职务。

这让老四胤禛以为康熙帝要传位给老十四胤禵,于是他拿出一箱子银子,让邬思道带走跑路:

“先生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无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送给你安度后半生吧!”

这句话很多人没有读懂,其实老四胤禛的意思很明确,既然邬思道你有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才能,为什么就不能助我成为李世民呢?

邬思道显然是听明白老四胤禛的话,哈哈一笑,告诉老四胤禛不用担心,即使真有那么一天,他也早就安排好了。

随后邬思道拿出了老十三胤祥还没有被关时,他就弄到手的一份名单,真是细思极恐啊。

如果当时邬思道要拿银子的话,估计都难以活着出这个门!

邬思道知道老四胤禛是这样的人之后,再加上坎儿的死,才会在雍正帝即位的当晚提出半隐,并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急急跑路了……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老四胤禛也想当大将军王,于是拉弓射箭,结果射出来的箭跟穿天猴一样,恨恨地作罢;比如明明知道王琰去替他除掉了郑春华,结果他还跟府上的人装糊涂;比如最后去看被关押的老十三胤祥,还急匆匆地让他用笔划一下哪个人能用,哪个不能用……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细节都不能抹杀雍正帝为民做主的形象,不然也就没有康乾盛世这么一说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雍正王朝》里面雍正帝是一个很有自律性的人,他在生活中饮食只会吃点青菜豆腐,而不会过奢靡的生活,另外,他对家人和府里人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所以说雍王府的规矩很大。

雍正在接刑部案件的时候,邬思道跟他详细解释了一下,为什么不能接这个刑部案件,因为谁接了这个案件,就很有可能是将太子扳倒的那个人,太子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自然有很多的支持者。

谁将太子拉下马,那么势必会得罪一大堆人,邬思道跟他说的目的,自然是想让雍正推掉这个差事,可是雍正竟然向康熙主动要接下这个差事,当然,老八也主动要接下这个差事。

这个事情,气得邬思道要离开雍王府,他认为雍正不听劝,他呆着也没有啥意思,可是邬思道没有想到的是,雍正有更绝的一招,雍正觉得他应该表态揽这个差事,因为他不想让康熙认为他也是怕事不敢接这个差事。

但是又要怎么接不到这个差事呢?这个就得有不可抗拒的事情了,最后雍正自己将自己弄成了重病在身,自然就接不了这个差事了。

雍正继位之后回到雍王府,就是要来杀邬思道的,是来卸磨杀驴的,邬思道对他继位的帮助很大,也知道了很多他不能被外界所知的东西,所以他想除掉邬思道这个隐患,不过邬思道毕竟是邬思道,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提到了半隐的说法,让雍正能够接受,这样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邬思道要离开的时候,老十三去送行,邬思道就劝老十三要推掉那个铁帽子王,老十三不信雍正会这样过河拆桥,邬思道就告诉他说,高勿庸几个秘密帮雍正做事的都被除掉了。

在对待弘时的问题上面,他为了不像康熙那样,把问题留给自己,就将弘时给毒死了,这样就不会把问题留给乾隆帝弘历了,所谓说虎毒不食子,而雍正够狠,能够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历史简单说


雍王府有很多规矩,进门不容许收门包,奴才们需要守礼不逾矩,主子们衣食住行需要力行勤俭,这些礼法让偌大的府邸显得有些不近人情,难怪朝堂内外称胤禛为冷面王。胤禛排行老四,大哥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整天幻想着自己嫡长子继位,二哥胤衽是一个平庸太子没有太大的建树对弟弟妹妹还算温和,三哥是一个书痴编撰古今第一百科全书《康熙字典》,老八胤祀是八贤王,老九老十老十四都是八爷党的铁杆,剩下年长有才干者老十三是一代狭王,康熙这些儿子都可以独当一面,朝堂内外皇子们进行历练。



胤禛没有被明确分管阁部,但是他却闲不住,六部之中熟悉事务,这些历练让他在黄河决堤后脱颖而出,他熟悉大清国库和大清行政管理体系,一手江南追缴国库欠款,一手下发赈灾款项,对于一个突发性天灾而言,胤禛掌握了全局。江南赈灾中,胤祥是一个很好的帮手,江南赋税掌握在盐道任伯安手中,任伯安是九爷门人,八爷党自然不想成全胤禛的功劳,这个时候胤禛需要一个谋划全局的师爷,年羹尧上任杭州将军替胤禛寻访到了足智多谋的邬思道,可以说胤禛开始发迹的每一步都在精心设计之下。胤禛将江苏巡抚的顶戴借给了田文镜,田文镜令行禁止严格遵照赈灾的条陈安抚灾民同时放灾民进城吃大户,李卫和狗儿这两个奴才则是煽动灾民进城,一切都是江湖道,这些策略取得最大的工作效率。



江南赈灾的途中经过了江夏镇,江夏镇是康熙赐匾的天下第一镇,该镇的庄主六八女是一个坏人,鱼肉乡民,无恶不作。胤禛与胤祥错过了宿头被挡在城外,无奈两位天潢贵胄借助庄奴张五哥家里,张五哥兄妹殷勤接待却引来祸事,狭王胤祥泰然自若应对夜半伴强盗的六八女的教头,胤禛阻止一行人暴露身份,刘八女狐假虎威让两位贵人下马过江夏镇,胤禛愤恨不已,命令随行一众不要再提江夏镇。江夏镇再出现已是太子胤衽复立的时刻,任伯年案发找了张五哥做替死鬼,他多年珍藏的《百官行述》成为太子党与八爷党争夺的焦点,胤禛接受邬思道的谋划安排年羹尧秘密派兵到江夏镇夺取任伯年京城当票,年羹尧贪婪狠毒屠杀了整个江夏镇官民。江夏镇是胤禛的一个忌讳,他受到的侮辱最终用血来洗刷,虽然他不齿年羹尧暴行,不过也没有追究,反而为其开拓,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政治利益需要团结自己的党羽。



江夏镇一案的始末没有逃脱康熙特务机构的眼睛,胤禛把《百官行述》的详情进行禀报且告知处理结果从而获得康熙更深的赞许。胤禛的性情在整部剧里都是非常急躁的,邬思道为了平复这种情绪总是旁敲恻隐,胤祥的稳重弥补了胤禛的暴脾气。康熙一朝军事上硕果累累,但是边疆却从来没有平息过战火,准葛尔部野心勃勃侵扰蒙古诸部,西北兵连祸结,每过几年都需要一场大战,大战需要军心和粮饷,诸皇子中胤祥和胤禩都是将才,胤禩是胤禛的同父同母的兄弟也却从来不对心,胤祥虽有军事才能可是得不到八爷党的支持无法保障后勤粮草,康熙需要遴选一位驾驭全局的将才来赴国难。胤禛看到了机会,可是自己军事平平无法获得三军的信服,于是苦恼不已打算举荐胤祥。邬思道替他分析了胤祥的优势与短板及这场战役的核心,一场政治交易开始实施了,借助母亲寿诞机会,胤禛与胤禩一起献礼提到年羹尧希望大将军王胤禩重用,一切很快顺理成章了胤禩成为大将军王,年羹尧赴任陕甘总督,田文镜任布政使,三个人相互掣肘,胤禛成为拉风筝的人。



西北战事平息,八爷党开始内斗,适逢康熙寿诞,大将军王供奉礼物被八爷党人替换成死鹰,这对于礼法森严的皇家来说是大逆不道之罪,康熙却引而不发。胤禛感觉自己的父皇是老糊涂了,袒护胤禩到了极点希望他能继承皇位,这种焦虑让他乱了心智,邬思道洞若观火提出不争谏言,圣明的康熙不会糊涂到犯低级错误,胤禛需要一如既往地做冷面王一心扑在国家社稷。死鹰事件后,康熙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南巡,太子胤衽监国,一场反攻倒算开始了,胤衽报复性的处理了反对自己的满朝文武并且放纵门生故吏贪污受贿,人在做天在看,胤衽的恶行传到了南京行宫,为了避免第二次被废,他开始铤而走险发动政变。南书房领班大臣张廷玉果断处理,同时给京城防卫的步军统领衙门和丰台大营及西山锐健营发了密旨,任命胤禛为领侍卫大臣执掌皇宫内外防务,胤衽派人暗中监视雍王府看到的是胤禛高烧不止的假像,一场风暴都在无形中被化解了,胤禛平息政变后主动上奏归还京城兵权。



从冷面王到孤家寡人,时不我待的忧国忧民忧君之心始终稳稳负载,胤禛信奉佛法懂得用人为事需要处理缘与份,这种君臣父子之间的缘需要遵循礼法,礼法的核心是维护天道人心,祖宗的家法需要适应世道人心,盛世添丁,永不加赋的国策从顺治朝到康熙为万民带来休养生息,可是跑马圈地和士绅的特权却剥夺了与民休息国策红利,所以需要摊丁入亩。士绅们要一样的当差一样的缴纳赋税,出仕为官的要清廉避免贪污火耗银两,边疆的土司们要服从中央政府任命加强管理,可以采取派遣官员流动执政方式。胤禛从潜邸的皇子到参政后的亲王都表现的让人钦佩,他的勤奋和厉行节俭超过任何一位同时代的天潢贵胄,荣登大位后依然粗茶淡饭勤于政务,最后十三年的帝王生涯改变了康熙一朝危机和隐患局面开创了康乾盛世。


唐俊龙55398571


雍亲王胤禛的政治博弈手段非常厉害,他装傻充愣的程度居然能把康老爷子都蒙蔽过去。

康老爷子在临死的那天都以为老四是孤臣,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胤禛的心机居然可以躲过他这位老猎手的眼睛。

如果康熙在天有灵,恐怕得痛骂胤禛一句小狐狸!在《雍正王朝》中也就只有邬思道能看出个大概。


胤禛的城府之高让人感叹!

无论是影视还是小说原著,《雍正王朝》中的雍亲王胤禛是一位忧国忧民、为君父分忧、执意做孤臣的正义之士。

无论是江南募捐,还是追缴国库欠款都是得罪官绅的活。在老八党看来胤禛这样做无疑是自决群臣,这样的人不值得做对手。

但胤禛在追缴国库时成功的将太子胤礽推到了康熙面前,让康熙对胤礽产生了厌恶。

当众人趋向举荐老八胤禩为新太子时,胤禛偏偏保举废太子胤礽,成功的在康熙面前塑造了一位不忘旧主、知恩图报、顾念亲情的阿哥影形象。

这就是胤禛城府高超的手段,获取帝心,避开政敌锋芒,屹立朝堂而不倒,高明!


胤禛的计谋之高让人佩服!

刑部大案关系大清朝,也关系康老爷子自己的脸面!

胤禛不惜和邬思道闹翻也要在康熙面前接下此案,但一回到雍亲王府立刻将自己弄出病来,并给老八胤禩下了套,让他出面审理此案。

正是这次刑部案件,傻乎乎的胤禩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用话套刑部主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可以借此扳倒太子。

他想不到的是却因为胤禛埋在康熙身边的暗桩图里深,让他从此断绝了皇位继承的资格。

这一石二鸟之计,连邬思道也是事后才想明白,可见胤禛的计谋之妙!


胤禛的狠毒也让人惊叹!

胤禛是雍亲王时邬思道尽心尽力辅助,但他当上皇帝后邬思道却跑路了,这是为什么?

因为邬思道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四爷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

因为邬思道他看明白了胤禛翻手为雨云,覆手为雨的高超手段,尤其是高福的死更是坚定了他的看法。

而在历史上,胤禛登基为帝后的前几年,面对的国事艰辛远比艺术作品更要错综复杂的多!

但胤禛压下心中的恶怨,称嚣张跋扈的年羹尧为“恩人”,称劣迹斑斑的隆科多为“舅舅”。在渡过了危险期后立即将年、隆法办。

这种隐忍如果没有超高的智慧是办不到的。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纵观一部《雍正王朝》大戏,让我很震撼,发现处处是计谋,处处是人生的智慧,仅仅摘取几个剧情,一起来探讨下雍正皇帝的计谋。

雍正是一个善于做局的高手,他通过做局来控制别人,做局体现的就是雍正的格局与计谋

善于做局,才能体现一个人的手段高明。雍正作为皇帝,他能够把年羹尧、李卫等手下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是智慧。

1.年羹尧要到四川去任职,为了能够继续控制年羹尧,也为监视年羹尧不让他乱说话,影响自己,雍正听从邬先生的建议要找个人监视年羹尧。

雍正就做了一个局,抓到李卫与翠儿私通的事实,并且实施苦肉计,把李卫痛打一顿,要逐出王府。后来年羹尧出面求情,这一切都在雍正的掌控之中,雍正就这样把李卫派到了年羹尧身边作为眼线。

而李卫呢?虽然是受了年羹尧的恩惠,感激年羹尧是一定的,然而雍正拿出了两千两银子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直接用一千两送给李卫作为老家安置的费用,机灵的李卫这个时候恐怕已经猜出雍正的意思了。

后来李卫果然不负雍正厚望,即使不会写字,也要画个“天书”来给雍正汇报年羹尧的情况,所以雍正对年羹尧是了如指掌,年羹尧估计一直还蒙在鼓里,被雍正和李卫玩了也不知道。

2.年羹尧回到京城,要求西北增派十万兵马,并且每天保证二十万两的军费开支,这下难住了雍正,因为国库本来就不宽裕,重要的是年羹尧还要那么多兵马,美其名曰为朝廷培养人才,这是明显的结党营私,以后会成为拥兵自重的后果。

雍正又设了一个局,那就是吃饭,他请年羹尧吃饭,并且分三步来给年羹尧谈判的。

首先,雍正就表明了一个态度,他说现在国家没钱了,自己吃饭都能简单,想来感动年羹尧,这招对年羹尧不管用。

紧接着,他又提出十万大军的缩减问题,年羹尧依然是拒绝雍正,他的理由是敌军更多,他要求十万大军已经是很少的了。

被拒绝了一次,应该是在雍正的考虑之内,他又给年羹尧挖了一个坑,谈到军饷的问题,想让西北四省自己解决,不要依靠朝廷,年羹尧还是不答应,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年羹尧同意,雍正就不会使出最后一招的。

既然年羹尧不同意,雍正使出了最后一招,你年羹尧不是不会理财吗?我把户部第一理财高手,也是弹劾你的孙嘉诚给你派过去。

年羹尧已经拒绝雍正两次了,他好意思再拒绝吗?所以无奈只得同意。雍正的步步紧逼,让年羹尧中了圈套。雍正明知道两个人不合拍,就是要让他们两个人有隔阂,这样皇帝才好控制局势。

孙嘉诚是皇帝派来的,那就是钦差大臣,雍正本来想年羹尧不会把孙嘉诚怎么样的,这样一文一武在西北军营,雍正在京城就能把年羹尧轻松控制住。

再来说雍正的腹黑手段,雍正表面上都是正面形象,其实也做过小人之事,而且对自己是非常狠毒

1.雍正只用这一招,立刻让八阿哥胤禩得罪很多人。

大清国出现了死刑犯冒名顶替的冤案,康熙对这个事情很重视,要求不管牵扯到谁,一定要彻底查清刑部冤案一案。

八阿哥胤禩争是因为他想借机扳倒太子胤礽,雍正争是因为他想把老八拉下水,让八阿哥去得罪人,表面上又给太子做人情,他那时还是依附太子党。

这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谋士邬思道已经做判断,太子胤礽的根基太深,经过几十年的运营,关系盘根错节,无论是谁查案,必将不容易朝廷,不容于皇帝,他劝雍正不要争。

这一次,雍正对自己真够狠的,他先是用火烤自己,把自己蒸出很多汗,然后再去冰凉的水里面,这样一热一冷,把自己弄生病。2.为了保证弘历的顺利继位,赐死弘时

赐死弘时的事情,虽然不是腹黑手段,但是能看到雍正的狠毒,为了祖宗的基业,也是为了自己的新政能够继续实施下去,大义灭亲,杀掉自己的亲骨肉。

3.娶年秋月做小妾

雍正根本不爱年秋月,但是为了控制住邬先生和年羹尧,他娶年秋月为小妾,耽误了一个女人的一生,这也算是雍正腹黑狠毒的一面。

雍正只有把秋月牢牢控制在手中,才能笼络和牵制住年羹尧,年羹尧曾经跟这十四阿哥去见了八阿哥,表明年羹尧是有可能投靠八爷党的,但是娶了秋月,就牢牢拴在了年羹尧的心,把他绑在雍正的船上下不来。

当年羹尧成为年大将军时,可能秋月正在被雍正讨厌,当雍正下令年羹尧的手下卸甲而没人听,年羹尧说卸甲才脱下盔甲的时刻,雍正生气了,他回到府里,命令秋月“卸甲”,就那么看着秋月一件一件衣服的脱,直到脱完,他才满意的扬长而去。



小灿哥说历史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在这一部电视剧中有很多心机颇深的人物,比如说康熙,张廷玉,邬思道,以及雍正。在我看来雍正是非常有心计的,那么雍正在哪里可以展现出来呢?

我说一件事就知道雍正有多么可怕了,就是康熙去世以后,十四阿哥回来的时候,在灵堂大闹一场。所有的人都认为雍正的皇位不正。就连雍正的母亲都认为皇位应该传给的是小儿子老十四。

就在老十四大闹灵堂的时候,雍正出来了。按说雍正的脾气暴躁,应该将老十四狠狠打骂一顿,甚至抓紧大牢里面,但是雍正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搬了一把椅子,让母亲坐下。说封母亲为皇太后。

这一件事情看似平常,其实里面大有玄机。雍正这样做,老十四只要跪下来,就说明承认雍正的皇位,如果不跪下来,就是大不孝。最后老十四还是跪下来。说明承认雍正皇帝的正统地位。

如果雍正将老十四关如大牢,很多人可能更会怀疑。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世人更加怀疑雍正皇位来历不正。

从这一件事情,雍正以退为进。足以看出他的才智,心机。


漫谈历史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

说起雍正帝,那真的就是一个将“帝王权术”运作得炉火纯青的人。雍正帝所持的帝王术比起他的父亲康熙和他的爷爷顺治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帝王术”并非只是单纯的“城府”,“计谋”或者“手段”,而是一种掌控朝廷内外以及国家走向的能力和格局。

这样说比较抽象,我们下面就来分别看一下,雍正帝的帝王之术究竟有多高超。

第一,夺位风云

康熙晚年的时候,因为皇储未定,所以引来了皇子们对皇位的争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九子夺嫡”。

而在众多皇子中,最被看好的是八王爷和十四王爷,可是遗憾的是,这两人都没有夺嫡成功,最终的皇位落到了一个大家都不曾想过的四王爷胤禛头上。

其实胤禛对于帝位还是有所向往的,他也想当上皇帝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没有八王爷和十四王爷名声那么大,皇阿玛也并非只宠爱自己一人。

所以,与其和诸位兄弟争夺皇位,还不如关上门,潜心研究佛法和国家当前之局势。

而也正是雍正没有表现出来的夺嫡之心,反而让诸位皇子对他放松了戒备,这也恰好正中雍正下怀,等到最后时刻突然杀出来,皇位之事便定了。

第二,除掉心腹

说起雍正帝的心腹大臣,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年羹尧”。确实,年羹尧的确是雍正帝的心腹大臣,但我们也知道,雍正最后还是将他给杀了。


那么你可能就会问了,既然年羹尧是雍正的心腹大臣,那雍正为何还要杀他呢?

如果你是看影视剧得到的答案,那么就是因为年羹尧贪污腐败,不给雍正面子,骄横跋扈等等。但实际上,这些都不能算是雍正判处年羹尧死罪的最有力理由。

真正判处年羹尧死刑的,是他在雍正眼中已经成了一个最大不可控因素。在雍正看来,贪污腐败,骄横跋扈都还是小问题,因为只要年羹尧处在自己可控范围之内就行。

但如果年羹尧脱离了自己的控制范围,哪怕雍正知道年羹尧没有造反之心,他没法保证将来会不会有。所以既然控制不住他,那么留着也只能是有害无益。

所以我们也能看到,雍正实际上还是一个心思极远,城府极深的帝王。在年羹尧建功的时候,赏赐一点也不少,但是在杀年羹尧的时候,也是毫不留情。甚至每一环,每一步都想得非常到位,让年羹尧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第三,不杀活人,“杀死人”

这一点便是吕留良案了。说起这个案件你可能也不陌生,那就是雍正将已经去世几十年的学者吕留良给挖出来,挫骨扬灰。

但其实引发这个案件的却是一个叫曾静的人。这人是一位私塾老师,因为受到吕留良文章的影响而去策反岳飞后代,清朝名将“岳钟琪”。

岳钟琪不仅拒绝了他,还将其上报给了雍正。

可是雍正却没有处死曾静,而是将吕留良给挖了出来。还对他的后代来了一场大清理。这是为何呢?

按道理来说,这个曾静才是罪大恶极啊,为何不杀曾静而掘吕留良的坟墓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曾静不过是吕留良众多粉丝中的一个而已,杀了他也起不到打压反清文人之口乃至行为。但是吕留良就不一样了,他拥有很多粉丝,而且多半都是一些反清文人,如果将其处罚,那么就会堵住这些人的口。

事实证明,雍正帝的这一做法并没有成功。但是我们却不难看出,雍正帝对于皇权的把握和对朝局人性的掌控却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当然了,关于雍正帝的帝王术还有很多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方圆文史


二月河在小说《雍正王朝》里把雍正写活了,唐国强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把雍正演绝了。

两部作品,把雍正的格局,城府,心机,谋略甚至心狠手辣诠释的淋漓尽致。

雍正的一生,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夺嫡争位”,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行新政”。

我们分别看看这两个阶段的雍正,看看他的格局城府,心机谋略,还有心狠手辣。

先看夺嫡争位阶段

九子夺嫡,是康熙朝上演的一出惊险,刺激,激烈,残忍的大戏,这出戏演的最好的就是雍正。

首先,雍正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想做帝王,必须先做“孤臣”,所谓孤臣,就是不结党,不附庸,特立独行。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做康熙的孤臣。同时也遵循了“君子不党”的道德准则,于是一个“为君王分忧,为百姓解难”不结党营私的形象就成为了雍正的“基本面”。

而这种“孤臣”的姿态,是康熙最为看好的,不结党不附庸,说明没有“私心”,为君王分忧,为百姓解难说明有担当,有大局观。

这就是格局。这一点,是其他皇子没有的,也是雍正最终脱颖而出的最核心的“竞争力”。

当黄河泛滥,灾民遍野而国库空虚拿不出赈灾银两的时候,雍正没有趁机落井下石打击主管户部八阿哥胤禩,而是建议立即到江南筹款卖粮赈济灾民,并且自告奋勇亲自前往,这种担当当然会让康熙满意,所以办差回来,康熙立即封雍正为郡王。

在追缴户部欠款的问题上,无论是皇太子还是主管户部的胤禩,都在为自己利益打着小算盘而退位拖延的时候,康熙是非常难过和沮丧的——他看好的儿子没有为他分忧的。但雍正再一次站了出来:为父皇分忧,责无旁贷,只要对江山社稷有利,哪怕得罪了满朝文武。

这等担当,康熙能不喜欢?

所以尽管办砸了,但康熙明白,只要有人敢办,这个人就值得依靠。

再说说雍正的心机谋略。

在夺嫡争位阶段,雍正除了扮演好一个“刚直不阿,心存圣上,苟利江山社稷”的“孤臣”,“冷面王”的角色外,还演过几出心机谋略的好戏。

在户部出了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之时,康熙震怒,责令以佟国维为首的上书房“彻查”,但佟国维等人却委婉的告诉康熙:我们管的了满朝文武,管不了您老人家的儿子们唉啊!

康熙意识到,这个案子有很大的可能要牵扯到他的皇子,首先会牵扯到太子胤礽。

他决定选派一名皇子来牵头“彻查此案”。

这个时候,皇八子胤禩和雍正都想争取这个差事,但两个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胤禩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借机抓住太子的把柄——他很清楚在这个案子上太子是逃不了干系的。甚至有可能扳倒太子,第二,至少可以帮九阿哥胤禟把他的门人任季安和刘八女捞出来。

而雍正的目的也有两个,第一个当然是想“整顿吏治”,第二个目的就是想通过办这个案子挽回在“追缴户部欠款”的差事上丢的面子。

但在邬思道的分析和劝说下,雍正明白了这样做“得不偿失”,但有不想因为推诿在康熙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雍正做了一个剧,或者演了一出“苦肉计”。

他一面在康熙面前力争案件的办案权,一面在家里用火炉和凉水把自己折腾成了“急性伤寒”。

于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形象,让康熙既为他不能办差感到惋惜,也对这个儿子感到心疼——怕是累病了吧?

这等心机,甚至连他的师爷邬思道也没能看出,却是很高明啊!

而在处理《百官行述》的问题上,雍正的谋略可以说是“运筹帷幄”。

过程很精彩,不再累述。

《百官行述》的处理是一石N鸟。

第一,严重的打击了他最大的对手“八爷党”。《百官行述》是八爷党的底牌,也是控制三百多名朝廷内外官员的根本。《百官行述》被付之一炬,加上江夏镇被年羹尧抢劫血洗,八爷党损失惨重。

第二,搅黄了太子企图利用百官行述控制朝廷官员的“好事”,更重要的是拿到了太子给任伯安的“肮脏交易”的亲笔信,这就是一颗随时可以置太子于死地的“绝大把柄”。

第三,向康熙表明自己“光明磊落”。同时也向康熙传达了“吏治腐败”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

第四,让康熙知道,八爷党广织网羽的可怕事实。

第五,借八爷党的手,把太子的亲笔信交给康熙,给了太子“致命一击”。同时,把“落井下石”的锅甩给了八爷党。

在“抚远大将军”人选的问题上,雍正完全听取了师爷邬思道的建议,同意推举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但是,戏演的很真,很感动人,至少感动了十四阿哥胤禵和康熙本人。

这场戏演下来,既让康熙看到了雍正为了朝廷大局放弃私人恩怨的情操,又让他的亲兄弟胤禵对这个亲哥哥关键时候“血浓于水”的感情所感动。

但事实上就是在夺嫡的关键时刻,把一个对手送到了遥远的西北,并用年羹尧严格的“看管起来”。

厉害。

雍正的心狠手辣主要表现在他对心腹高福以及他在“潜邸”时期那些知道他背地里耍计谋甚至是阴谋的家奴随从的处理上,尽管电视剧没有详尽的描述,但是,在他登基之后,高无庸不见了!

在对待高福的问题上,高福自身“背叛主子”肯定是要遭到惩罚,但是雍正知道了高福的事情,而高福也决心“痛改前非”的时候,雍正却再次利用了高福之后,残忍的灭口。显得心狠手辣。

在雍正的第二个阶段,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雍正为了“推行新政”而表现出的“隐忍”和“坚持”。

这个时候,他表现出的是“坚刚不可夺其志”的性格,在对付反对派的态度和做法上,“阳谋”和“强势”更多一些。而他的对手“八爷党”的阴谋手段比“九子夺嫡”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做了皇帝的雍正,心狠手辣的性格没有改变,最为典型的是他为了弘历的顺理登基,痛下杀手。

他杀掉了威胁到弘历皇位的三阿哥弘时。

雍正杀掉弘时,应该是“九子夺嫡”的后遗症,那一场“绞杀”尽管雍正胜出,但在心里上产生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他几乎不敢想象他的儿子们在重演那个惨烈的悲剧。

但是,杀掉自己的儿子,还是需要心足够狠才行。他对他的那些和他斗了一辈子的兄弟,也没有下这样的狠手,一方面是他的父皇有交代:善待兄弟,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杀他们。

但对于后代,雍正这个做父亲的的确做到了“心狠手辣”。

这一点,他的继位人弘历,也就是乾隆几乎是完整的继承了,他实施报复的对象,是读书人。

文字狱杀人,把读书人变成了“奴才”。乾隆之后,读书人再无风骨。

这才是真正的“心狠手辣”。


步武堂


答之前备注一下,以电视剧里面的雍正来回答这个问题。这部电视剧拍的很好👍,所以答一下。 总体说:雍正城府不算深的,但计谋手段绝对是顶级的。

其一、有城府但城府不深。电视剧里,雍正外在表现是个“做事重于做人”的冷面王,这种人说白就是为了做事,得罪谁我都不在乎!这其实是官场大忌,也是他做皇帝前不招人喜欢、做了皇帝后少人支持的原因!想想雍正台面上一共就是李卫、田文镜、年羹尧三人支持啊! 从电视剧里看,雍正能战胜老八并不是他自己多么厉害,主要还是靠康熙遗诏(名分没问题)、隆科多按康熙遗志从事(还是靠爹)、能把老十三放出来救他也是靠的遗昭。

说雍正城府不是那么深,还包括他喜怒形于色!喜是很少了,他这个人这么沉重。但是他怒就怒的太多了!大家回忆一下电视剧,老四的样子几乎全是狰狞的脸啊!再看看他爹康熙、他儿子乾隆,电视剧里面乾隆那才是城府深呢,喜怒不形于色呢!乾隆收拾老三那才是胜于无形,干死的没脾气呢!

其二、雍正手段狠毒,十分阴狠!可以说不择手段的。

1.从用人就可以看出来。他重用的李卫是个专从偏门入手的主,田文镜不用说了,是个酷吏,年羹尧更是杀将!从他喜欢用“雷霆手段”的人就知道他手段狠辣了。

2.从他喜欢情报跟踪看,善用一些背地的伎俩,且用的很成功!百官行述的案子、查皇太子事件诈伤的例子就是明证。

其三、要说他的过人之处,有以下几点:

1.干事的能力是真强。康熙让他修河他能修河、赈灾就能赈灾、查帐就能查帐。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2.勤勉。一般人没有他那股子勤勉的劲头。每天都是批改奏折到深夜,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大量的他改的奏折,真能写啊!

3.有恒心。老四自小就想当皇帝,一直等,一直等,心里跟着了火似的!自己就天天念佛来控制自己,想尽一切办法来表现自己。这就很厉害了👍!他当上皇帝的时候都40好几了,自己的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