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河南高三生撒书解压,班主任扫到凌晨表示这是最后一次生气,你怎么看?

飞鱼183272613


为了解压,高三学生又开始撒书了,那年高考你又是什么样的?其实,我们离开的是天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高考前都有些高三的学生通过撕书撒书的活动来缓解高考压力,慢慢的似乎变成了一种仪式。好像高三快毕业了,马上高考了,如果不撕书撒书,就缺了点什么一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高考前都有些高三的学生通过撕书撒书的活动来缓解高考压力,慢慢的似乎变成了一种仪式。为了保持学校的干净整洁,老师们自发的组织起来,打扫卫生一直到凌晨一点钟。有的学校,只能幸苦保洁大妈打扫了,但是他们却扫的很开心,这么多的纸张书籍,又可以多卖不少钱了。

虽然6年前我也经历过高考,但我不知道高考前撕书撒书对缓解压力到底有没有用。因为,我长这么大,从来舍不得撕过书。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至今保持完好。高考那会,看着其他同学那么疯狂,那么兴奋的在撒书撕书,我也想试一试。但是,看着那些自己辛辛苦苦,一笔一划写出来的理综、数学、语文试卷和凭感觉写出来的英语卷子,还是舍不得。实在是对这些在人中最难忘的岁月里,陪伴着自己的《天利38套》和王后雄们有了感情。

高考结束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悲欢离合,只是默默的收拾书包,把剩下的卷子和课本塞到麻袋里去。然后去宿舍收拾行李,临近中午,和上一年放暑假的时候一样,拨通父亲的电话,告诉他:“学校放假了,东西有点多,过来接我一下。”还想着,过假期,还得回学校读书,还能见得到老师同学们。


科技民生


河南的洛阳和商水,不少高三学生都通过撕书、撒书缓解压力。平时严厉的班主任们,组队打扫卫生到凌晨1点!班主任说:反正这是孩子们最后一次气我,学生泪目!

据学生说:学校每年都会有撒书的活动,每次高考前,大概都会有一次,这次是用摩尔斯电码约定的发泄时间,是那些学霸们做的,这样做有利于减轻压力,在这里学习了三年,感觉挺有意义的,很值得纪念!

另一位学生说:就要高考了,感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一下压力,学校也是为我们考虑,当时并没有反对,打扫的有我们班的班主任,还有其他几个班的班主任,都是高三段的,他们打扫完快凌晨一点了,当时老师说,我们再怎么气他,也是最后一次了,当时听了挺感动的!

网友这么看撒书行为

@小monkey要瘦:别再撕书撒书了,好像课本罪大恶极,学过的知识让人深恶痛绝一样。真的一直都不喜欢这样的解压方式。当年我们高考,安安静静地把书一摞摞一箱箱的搬回家,或许不用了,不看了,转手都卖掉,都好过撕成废纸,变成垃圾。

@一笑蔷薇孤旧约:有病吧。跟了自己三年的书,舍得撕?撕书本身就是对知识的一种不尊重。

@会打篮球的老小:能多考十分吗?就是制造垃圾自己一时之爽。

@无忧北婉:当时高二的时候看到高三的学长学姐在毕业前把书都扔了,撕了,就想着,一年后我也要这么做。当真正到来的那一刻,安安静静的把书一箱子一箱子的都搬回了家,至今还留着。很怀念。

@盼暖阳的苗子:没有撕课本的都是没用的试卷草稿纸。

@四叶草丶都推倒:干嘛舍不得,留着过年?@禧千张子:我们都是扔写过的卷子,谁会把书撕了扔啊,不要误解了,而且每年学校都会打扫,收集起来的。

@You你丶我就满足:我想说我们高三也干过这事情。

毕业,就像一个标点符号,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划分出不同的几个阶段。从小学毕业时的懵懂无知,到中学毕业时的纵情狂欢,再到大学毕业时的依依不舍。每一次毕业都不仅仅是一个结束,更代表着另一个人生阶段的开始。为了纪念毕业,我们通常会做一些特殊的事情。更常见的庆祝活动,恐怕就是撒书了!不仅仅是国内,撒书这项“毕业传统”在国外也一样受人欢迎,已经毕业的你,曾经做了什么事情庆祝自己毕业?最后,祝所有将要奔赴考场的高三学子能考出好成绩!(X)


大河客户端


河南洛阳和商水,高三学生都通过撕书、撒书缓解压力。平时严厉的班主任们,组队打扫卫生到凌晨1点!班主任说:反正这是孩子们最后一次气我,学生泪目!

寒窗苦读数十年,学生不易,老师更不易

莘莘学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开始接受各种补习班,课外班的洗涤,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整整十几年的时间里,学生都在埋头苦头,指望着能够在高考的过程中实现跳龙门的梦想,实属不易。

但是作为辛苦育人的园丁,其实老师更不易,诚然毕业班考出了好成绩老师会有各种荣誉,各种奖励,但是作为老师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出人头地,作为老师的脸上有光呢?学生时代,我总不能理解老师为什么对我进行那么多约束。

步入社会才明白,老师深知社会当中,没有一技之能,没有过硬的文凭,是难以求得我们心目中美好的生活,社会充满了机遇,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充满了挑战,如果倘若不能高度自制的情况下,那么老师自然需要介入,为我们保驾护航。

即将高考,又是毕业季,祝愿学子们考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同时也对工作在毕业班的老师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麋鹿说法


一句“反正这是孩子们最后一次气我”,看似无奈,实则饱含深情。



考前撕书,是情绪的一种发泄,也是精神的一种释放。客观上说,破坏了卫生,打扫起来费时费力。作为班主任,默默打扫到凌晨。

为什么不让学生扫?我想班主任除了怕耽误孩子的时间,还是想用扫地的方式为学生尽到最后一次心。

这让我想到了一些电视中农村老父亲的场景,儿子即将远离家乡,在离开的前夜,不善言语的老父亲只是默默的为孩子准备行装。。。那场景跟这班主任何其相似!



班主任跟随学生三年,当班主任应该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气。现在即将离开,即将走上人生新的舞台,作为班主任除了默默祝福,默默为孩子们做最后一次卫生,还能做什么?我想每个班主任在孩子即将离开的最后几天,必定经历难以言表的心潮起伏。



孩子,请你记住,在你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老师在为你打扫精神的灰尘,在以父亲般的胸怀包容你的过失,在以慈母般的目光默默祝福你!

明天就要高考了,祝你考试顺利!


文轩阁



说实话,看到这条新闻,小编还挺感动的。想起自己高考前的时光,紧张而且充实。不过到最后,我也没有撕一本书,还是不舍得。


就像著名诗人普希金说过的“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高考前的那段日子,要说不辛苦,那绝对是骗人的,作为一个河南的考生,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小编的高中当时学校硬件条件也不好。每天6点起床早自习,一直到晚上11点才能睡觉,在宿舍熄灯后,很多同学还会用手电筒继续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学习氛围真的很好,同学关系也很单纯。


那时候撕书这种事情还不是那么常见,一般有压力了,可能会在饭间的时候,约上自己的好朋友,去操场散散步,一起憧憬一下美好的大学生活。再后来,通过撕书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变得越来越常见。我觉得咱们要理解,现在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撕书释放一下也无可厚非。倒是老师的那句话,真是让人莫名的感动,感恩那些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导师,希望莘莘学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河南商报


我现在开始答这个题的时间是2018.6.6(23:56)

还有四分钟就到六月七号了,也就是说2018年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我知道现在肯定有一批又一批的高三学子失眠了,三年的背水一战,只是为了等到这两天。

我有一个妹妹也是今年高考,孩子给人的感觉是心态好,实际上她压力很大。我今天和她联系了之后发现孩子还是压力很大,也不知道今晚有没有失眠,但是我现在也不能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过去,所以等待她考完再说吧。

那么对于河南的洛阳和商水高三学生都通过撕书、撒书缓解压力的做法噩梦该如何看待呢?其实我觉得这张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压抑了一整年了,学生们也都想释放一下。不过大伙放心好了,很多肉撕的都是草稿纸或者一些没有用的书,他们的课本绝大多数斯书的孩子还是不会撕掉的!

只不过他们可能现在还理解不了高中的美好,高中是我们一生中最充实最纯粹的阶段,最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不管今夜有没有失眠,希望各位考生能够一鼓作气,会的都答,不会的也能蒙对!不想说什么金榜题名,只想说希望你们能够正常发挥,加油!2018届考生!


大猫聊三农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管现在从那个角度和立场来看,学生给老师之间的关系都是紧密而微秒的。因为老师给学生相处的时间仅次于父母生活起居的照顾,所以老师给学生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亦父母。只有他们才会理解孩子紧绷的弦已经到了极致,所以他们能包容毕业高三孩子撕书解压,心甘情愿扫书到凌晨,因为用老师的话来说,是这一届孩子最后让他们生气了。



记得我高三毕业的时候,我们班虽然没有撕书,但在开毕业晚会的时候,我们大胆的叫出了同学们给老师取得绰号。我们的班主任长得很黑,平时对我们非常严历,大家私下里都叫他“包黑子”。但从没有一个人当着他叫,至到毕业,他说他再最后一次训我们的时候,有个同学忍不住叫出了他的绰号,然后我们也叫了,再然后大家都哭了。所以我也能够理解河南高三生撕书解压,班主任扫书到凌晨的感情。



寒窗苦读多年,学生和老师及家长都不容易,大家都包容一下他们读书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放纵吧!同时也祝明天所有的高考学子金榜题名!


王子书童


说实话我们当年撕的只是考卷顶多再加上资料,很少有人撕书本的。说不定你复读还得用呢……捂脸捂脸

反正我的书都保存下来了,真舍不得撕了。

撕书解压似乎成了很多高三生高考前的必备节目,我们那时候也经历过。怎么说呢,站在我个人角度看,真没觉得这种行为有帮助到我。只是在那种氛围下,我们长久压抑的天性得到了短暂的释放而已。可能更多的代表着我们马到成功不再回头的决心吧。

此刻,我想谈的是那些为学生默默打扫垃圾的老师们。我想老师们一反常态,抛开严肃的态度,选择了默许和理解是对学子的一种家长式的关爱。

“反正这是孩子们最后一次气我。”这句话包含的责备更像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而其中透露着更多的依依不舍。情之所至,学生泪目理所当然。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或许这才是老师们的心声吧。之前的严格要求是为了你们今后的生活有尊严,之前的高压态度是为了你们今后的生活更自由更快乐。内心装着学生的老师们才会宽严相济,才会在离别的这一刻,发自内心地说:“反正这是孩子们最后一次气我。”

他们在打扫的不是碎纸屑,而是关于学生们的点点滴滴,关于孩子们的真情回忆。

现在想想,我还是会记起那些严格要求自己的好老师。


明天就要高考了,最后,祝广大学子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金榜题名!


夜雨如书


我唯一的想法是,同学们,难道不是明天要高考了吗?今天撕书撕试卷,你们今天晚上复习什么?考完一门以后又复习什么?

虽然这种解压方式非常解气,但是我觉得还是给学校造成了负担。撕书逐渐成为了一个仪式感的事情。

像我们毕业的时候,楼上班级也有扔书下来,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我们班正好在一楼,没有扔书发泄的方式,就大家考完后,集中在一起,把该卖掉的书一起卖了,然后赚了一笔钱,大家一起出去吃了最后一顿饭,就这样散了。

我们一直是保持一定的压力到考完最后一门。适当的压力对于高考来说还是挺重要的。希望这些孩子撕完书还是别放松下来,保持节奏度过高考吧。


❤魔都小资城市生活指南,带你过有态度的小资生活~快来关注我的头条号吧!


上海小资美食生活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有发言权,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完我的观点,不要带着强烈、既有的观点片面理解、断章取义。

首先,关于这件事情,希望大家不要站在道德、良心、操守、公序良俗等制高点去批评教育,要把自己摆进去,理性的综合的考虑。

作为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家长的期许、老师的期待、社会的关注已经压得“快喘不过气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缓解一定的压力,调整心情,有助于更好地考场发挥。

另外这样的事情是在定点的场合进行,完全可以把它制度化,作为每年高考前的仪式活动,对学生来说是对中学生活的“祭奠”,对老师而言是为自己学生的最后一次“宠爱”,给彼此都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关于“污染环境”,有违道德问题,如果把它固化成为一个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活动,例如每年6月4日定为“漫天书香献高考”活动,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因为“泼水节”你不能说浪费水资源吧,彩虹跑活动你不能说各色的颜料污染吧,还有什么番茄活动等等,所以不要太苛责,不要上纲上线。

致我已经失去学生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