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睜著眼睛睡,這種睡覺方式,你試過麼

失眠之城首推“北上廣”,失眠之人首推“白骨精”,不少時候,對失眠的焦慮已然大於失眠本身的危害。睡眠,是學術,是技術,也是心術。首個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open your eyes to sleep,意思是希望大家去學習去熟悉,關注自己的睡眠生理兼睡眠心理。

睜著眼睛睡,這種睡覺方式,你試過麼

小嬰兒前一秒在嬉笑,後一秒就閉上眼,搖也不醒沉沉睡去。白晝,刺槐、合歡、三葉草的葉子輕盈舒展,夜晚,小葉片們閉合低垂,安眠一宿。嬰兒睡之不需繁文縟節,睡眠模式切換之迅即是我們之所欲,植物睡之日落而息,睡眠規律之天作之合亦是我們之所欲也。二者得兼,白骨精們意氣風發,失眠城市、淺睡城市、安眠城市一舉挺進好夢城市。只是這目標著實高遠,我國成年人失眠者高達半數以上,具體落實到每日裡親力親為的,每個人的夜夜好夢,和美麗中國夢一樣道遠路長。無疑,美麗中國夢的具象體現之一,就是好夢中國人。

很難入睡是最常見的失眠症,時醒時睡和過早甦醒,醒後不能再入睡,是失眠症的另兩種表現形式。但是根據腦電圖分析波客觀而言,主訴失眠者的睡眠時間總是比主訴的為多,失眠的後果遠沒有主觀感受強烈。那麼,如何讓主觀和客觀之間協調一致呢,主客觀一起達到好覺好夢的狀態呢?

睡夠就好,不必苛求什麼時段睡。

畢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畢竟是高級階段也在所難免的問題,畢竟是發達國家也比比皆是的問題,所以,能保證睡眠時間的總量,就可以心安理得,不必心有惴惴焉。所謂精血之循行流注,盛衰開闔,這般講究當是奢求不起了。

話說,9點睡是村裡人,10點睡是廠里人,11、12點睡是校內人,1、2點睡是公關人,3、4點睡是媒體人,5、6點睡是廣告人……除了村裡和廠裡,其他保證十一點前到家都存在困難的諸君,要想日日天天,保證十一點前入眠,顯然是達不到的標準,不可企及的標準只能徒生焦慮而已。

白晝可以是夜晚,夜晚一如白晝,快節奏都市白領,必定要練就在白天和黑夜間自由穿梭的本領。在中國的晚上,一夜飛到了阿根廷,但那裡卻是白天,還是另一個季節的白天,職場老江湖的生物鐘,在一次次倒時差的磨練中歷久彌堅,轉換開關越來越利落了,倒時差之說越來越模糊了。

所以,切記:睡覺不必糾結時辰,至少這對於忙碌的職場人而言,只能無視。唯一需要強調的關鍵就是,睡覺了,睡著了,睡足了。起止的時間地點,並不會影響健康。當然習慣成自然後,儘量不要頻繁改變,每次改變大致花費一週左右的適應期。所以,貓頭鷹就一直貓頭鷹,比一會兒貓頭鷹,一會兒百靈鳥的要好。

二、是心理焦慮,而不是勞累導致失眠。

多數叫喊著自己神經衰弱的失眠者,僅只是工作和運動達不到飽和度,被誇大的一種有點撒嬌的症狀。美國精神問題診斷標準中已經沒有“神經衰弱”這個耳熟能詳的名詞了,因為其實質是抑鬱或焦慮。中國因為這個詞的深入人心,還在繼續使用。透過現象看本質,和失眠相伴而生的神經衰弱,更多是職場巨大生存壓力下,內心的焦灼罷了。

試想忙得累得走路都能睡著,但凡有時間必定是爭分奪秒香甜睡啊,哪有心情失眠?工作太累本身,通常不會直接導致失眠,實質是太累的工作,壓力實在太大,大到無從下手,以致似乎繁忙的一天,其實並沒做多少可以量化的,一樁又一樁必須要做的事情。心中有責任,腦中有計劃,行動不給力的拖延症,從早到晚,從春到夏,活活在焦躁和抑鬱中變成了失眠症。

要想從“神經衰弱”失眠中走出來,就要勇敢面對現實,徹底打敗拖延症,壓力之下並不必有勇夫,壓力加上拖延,倒是必有失眠。如果確實江郎才盡黔驢技窮,就退而求其次,先做一些簡單的立竿見影的活計,增加成就感,達到身心飽和度,沒有任何負罪感和歉疚感,香甜入眠。

三、短睡者是存在的,短睡是可以適當訓練培養的。

有些百裡挑一或者百里挑三的人,每天四五個小時睡眠就足矣,小於六小時依舊神采奕奕,就算短睡者。不少傑出人士都屬於這類從才幹到睡眠都卓然於群的少數人,人口基數大,處於金字塔尖的職場精英們,實際上大多數都是這類了不起的短睡者。或者在不斷地選擇中,慢慢適應了短睡。人體實驗表明,短睡是可以後天習得而不影響健康的。

睡眠品質的高低決定於進入深睡眠狀態的快慢,以及是否能擁有長時間的深睡眠,睡眠總時長並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人的睡眠是有一定節律的,深睡眠能迅速減少人對睡眠的需求,是整個睡眠中最能恢復精力的階段。深睡眠和淺睡眠交替反覆進行,直到醒來。剛開始入睡的3個小時十分重要,因為在這段時間內,深睡眠佔了差不多90%,所以最優秀的那些傑出者,甚至只需要四小時的優質睡眠就可以換來20個小時的生龍活虎。

可見做事不拖延的優秀者,連睡眠都慣性中技高一籌,說睡就睡,雷厲風行,還是不打折扣的身心完全徹底鬆弛的睡。準備成為職場精英的初來者,可以通過自我暗示,從根本上消除腦海深處的下意識及其所形成的觀念。從大量科學實驗和人群研究看來,睡眠的下意識是能改變的,只要從內心深處消除短睡會影響身體健康的觀念,是可以慢慢調整而漸入短睡佳境,神清氣爽的。困了就睡,分段短睡,也是可以接受的睡眠方式。

至於睡前牛奶等食物的安眠效果,原本該是我這個曾經的郎中,現在的食品專家大談特談的,但是食療只對相信的人有安慰作用而已。睡前飲酒助眠不可取,大量攝入咖啡、可樂和茶就是主觀感覺睡得好也不可取,深睡少淺睡多,不算優質睡眠。數綿羊集中注意力在羊身上,並不可取。手機、電腦和書,都要藏在躺下後,伸手不能觸及的地方。

總之,不拘一格睡好覺,睡得少幹得多還不疲倦,這是職場硬道理。調整心理預期,像夢露那樣,只穿著香奈兒五號,甜蜜自信地好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