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他在上海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銅仁路上的“綠房子”、國際飯店、沐恩堂,這些從上世紀初就矗立在上海的建築,和張愛玲小說一樣,塑造了“融貫中西”的上海風,已經成為經典。

不論是國際飯店當年的“亞洲高度”,還是光明大戲院名噪一時的巨大“落地窗”,它們構成了今人所津津樂道的“老上海”,“海派文化”、“海派精神”也孕育其間。

難解“上海情”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1893年,鄔達克生於奧匈帝國境內的一座小鎮,1914年從布達佩斯皇家學院建築系畢業,同年一戰爆發,加入軍隊。因為擅長做工事,他還獲得了勳章。1918年,鄔達克從西伯利亞逃到上海,加入了美國建築師事務所克利(Curry)洋行,學習英語和漢語。1922年在上海與吉塞拉邁耶結婚。

他在上海居住的三十年間,設計了60多幢建築作品,其中三分之一現在被列入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名錄。1947年離滬,1958年於美國去世。

1925年,靠岳父資助,“鄔達克打樣行”(建築師事務所)於此成立。創業後,鄔達克嘗試改變。以真光大樓為例,外牆用深褐色面磚,立面上線條密集,頂部層層收分,帶有鮮明的Art Deco風格,一時引領風騷。

1933年,鄔達克設計了大光明電影院,其先鋒性更令業界驚歎。“他從流浪者、建築界配角,一躍而為塑造這座城市靈魂的人物。” 攝影家爾冬強評價說。加上以後的國際飯店、卡爾登大戲院、嚮明中學等,其地位已無可撼動。

武康大樓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被上海人稱為“諾曼底大樓”的武康大樓,是鄔達克1924年的作品。如同一艘被遺棄的艦船,停泊在上海西區的碼頭,向西遙望。等再次被世界發現時,它已經成為時尚武康路的地標。武康路原名福開森路,築於1907年,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

自由公寓

五原路258號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五原路258號自由公寓,鄔達克作品,建於1933年。該建築頂部向後退去,向中間收縮,形成臺階狀,使整幢建築呈現出現代裝飾藝術派的特徵。眼熟的外灘萬國建築風格,粗石基座,使建築帶上了幾許古典色彩。

鄔達克紀念館

地址:長寧區番禺路129號(近地鐵10號線、11號線交通大學地鐵站)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13:30-16:00;週六日9:30-12:00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鄔達克在上海生活近30年,前後有三處自宅,其中最著名的一處便是番禺路129號、如今鄔達克紀念館所在地。在這裡,他們全家度過了6年美好時光,之後才遷往達華公寓。1930年,鄔達克在哥倫比亞路57號(今番禺路129號)建造自己的新居,這個帶有英國鄉村風格的住宅,是鄔達克在上海曾經擁有的最大的一個家。也許是因為妻子的母親來自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的緣故,他把妻子偏好的英式鄉村別墅風格也融入到建築中。2013年修繕一新後,作為鄔達克紀念館再度開放。

中西女中

、藍華德堂和景蓮堂 (現五一樓和五四樓) 均由著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中西女塾也於 1930 年改名為 ” 中西女中 ” 。1952 年中西女中與原址在長寧路的聖瑪利亞女中 ( 女作家張愛玲的母校,美國聖公會創辦,前身是文紀和俾文女中) 合併成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中西女中景蓮堂(今五四大樓)外文名McGrgegor in Mctyiere School Girs,是1935年基督教美國監理會利用在漢口路、西藏路原中西女塾舊址,出租給揚子公司建造揚子飯店的15萬元租金建造。這是一幢倒“T”字形平面,四層混合結構建築,屬哥特式美國學院風格,建築面積共4607平方米,有教室22間,圖書館藏書達10萬冊,北側一層為磚木結構大禮堂,有1192個座位,還有教師辦公室等。景蓮堂由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教室部分為中間走廊兩邊教室,所以沒間教室採光充足。主體部分立面三層,尚有一層頂層,機制平瓦陡坡屋面,屋面開有中間三個、兩邊各四個三坡老虎窗,由沿溝落水。兩側的教師辦公用房系三層平頂建築,女兒牆呈城堡式。主入口在南面正中,為二層高大門廳,有三個彩色尖券玻璃窗,門廳內裝有豪華吊燈。進門廳可直接進入一層大禮堂,禮堂兩側均為尖券式彩色玻璃窗。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息焉堂(今西郊天主教堂)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可樂路1號,拜占庭風格,建成時間:1925年

教堂造型雖然現代,但穹頂為拜占庭風格,門窗則是哥特風。穹隆底部密排一圈窗洞,光線射入時形成幻影,讓整個教堂都顯得輕巧凌空。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由中國著名教育家、天主教愛國人士馬相伯等人籌建,頗具東歐風情。夕陽下的息焉堂,靜謐當中透著神聖,真是令人震撼的美。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延安西路221號,文藝復興時期古典風格,建成時間:1926年

在醫院這一公共建築的設計上,鄔達克依然選用了他最愛的古典主義風格。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主體建築分南樓、北樓和門診部三個部分,呈“工”字形佈局。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大樓的恢宏與精巧中我們可以看到鄔達克嚴謹紮實的古典主義功底和處理功能複雜的公共建築的特殊能力。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哥倫比亞住宅圈

地址:長寧區新華路119、155、185、211、236、248、276、294、329弄部分住宅(近地鐵10號線、11號線交通大學地鐵站)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1925年,當時上海公共租界越界修築了新華路、番禺路(解放前名為安和寺路、哥倫比亞路),新華路一直被稱為“外國弄堂”,與鄔達克等人在此設計建成的大量歐式花園住宅有直接關聯。

1930年,由美商雷文創建的上海普益地產公司在當時尚屬城郊區域的規劃了82塊建築用地,擬建造不同風格的花園洋房,整體命名為“哥倫比亞住宅圈”。這個建築群定位為上層僑民住宅,集合英國、美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不同國家的建築特色,每棟建築都根據業主要求定製。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其中確認出自鄔達克之手的作品,包括現在位於新華路211弄的外國弄堂和329弄的新華別墅。他最具設計美感的作品“蛋糕房子”,位於新華路329弄的36號,這棟建築是上海唯一的二層圓形別墅,形似蛋糕,它也是鄔達克生前最喜歡的個人作品之一。後來,他把家就近安置在番禺路上,為的就是不時可以走過來看看這個猶如童話小屋般的房子。

孫科別墅

地址:長寧區番禺路60號(近地鐵3號線、4號線延安西路站)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位於番禺路60號的孫科別墅。這裡或許也是鄔達克在上海留下的最著名的私宅作品,除了設計本身的獨特性之外,還與這棟別墅的主人有關。

孫科是孫中山的獨子,曾任國民黨五院中三院的院長,也曾擔任財政部、建設部、交通部、鐵道部要職及廣州市市長、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等職務。在鄔達克修建沐恩堂的過程中,孫科慷慨解囊,化解了前者的資金困難。出於感恩,鄔達克便將這座原本作為自宅興建的物業低價轉讓給孫科,同時在對面另建新居。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貝殼形的拱門、尖券門廊、螺旋立柱、魚鱗狀的外牆飾紋,呈八角形和圓形的轉角廂房,精工細作的柚木樓梯和使用柳桉木鑲嵌的席紋地板,讓整棟建築擁有了巴洛克古典大宅的美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孫科別墅被用作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的辦公樓不對外開放。不過在去年,孫科別墅被上海萬科拿下,作為上海創意新地標“哥倫比亞公園”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修舊如舊。之後,它會以創意園區的新身份重返公眾視線。

美豐銀行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虹橋路2419號,西班牙城堡建築風格,建造時間:1930年代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人口的東側有一幢兩層磚木結構西班風格的建築,它曾是上海美豐銀行別墅,也有稱它為雷文住宅。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黃色水泥粉刷成的魚鱗紋,花式鋼欄杆,中間還夾雜著心型,很有浪漫情調。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達華公寓

地址:長寧區延安西路918-928號(近地鐵3號線、4號線延安西路站)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素有“小國際飯店”之稱的達華公寓,是鄔達克在上海的最後一個住所。“據說這裡是當年建造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時,用剩餘下的建築材料建造而成的,在當年也是所在區域的第一高樓。”微旅行領隊蘇萍介紹,如今達華公寓已經被改造為錦江集團旗下一家精品酒店。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1937年,送走兩位兒子去加拿大讀書後,他將哥倫比亞路的舊宅出讓,攜妻女搬到了達華公寓的底層公寓居住,直到1947年全家離滬。

達華公寓,體現了鄔達克創作晚期的風格。他使用大量流暢的水平線條,完成了這件造型簡潔、勻稱且充滿秩序感的極簡主義風格建築。

美國鄉村總會

地址: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近地鐵3號線、4號線延安西路站)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與孫科別墅毗鄰而居的巴洛克風格的美國鄉村總會(又名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它雖然不是鄔達克設計的,但是卻是“哥倫比亞住宅圈”中最摩登的一棟建築。

美國鄉村總會於1936年建成,由美國建築師哈沙德設計,它是一棟巴洛克風格建築,包括四幢二層帶地下室的花園別墅、一座大禮堂,這裡有游泳池、舞廳、彈球房、網球場、壁球場、高爾夫球場等娛樂設施,對當年在滬的美國僑胞和各國僑民開放。

這個外國人用29年為上海打造了100多棟建築,還有孫中山兒子私宅

英國當代著名作家,著有《撞車》、《太陽帝國》、《摩天樓》等書的詹姆斯·格蘭漢姆·巴拉德(J. G. Ballard),兒時就曾住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