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产后怎样坐月子?

燕子46988


生完宝宝后,妈妈的身体会有如疲惫乏力、浑身疼痛、精神不振等产后虚弱的表现,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胎儿以及胎盘娩出以后,子宫就要有所恢复,胎盘剥离的创面完全愈合需要6~8周的时间。这段时间是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因此产后必须坐月子才能恢复健康。

生产第二天:新妈妈的状态比第一天好,但还有阵痛,尤其在哺乳时,经产妇的恶露更明显,红色恶露的量增多。新妈妈可以一个人去卫生间,但会阴部还疼,所以还是避免过度活动比较好。开始分泌乳汁时乳房变大、变硬,伴随疼痛。这时候要清洁乳头,让宝宝多吃初乳。产后最初的三天内频繁吸吮,不限制地吸吮,可以防止下奶时的乳胀和淤块。

产后第二周:母乳喂奶容易缺乏营养,所以要吃高营养餐。充分摄取蛋白质、无机盐丰富的食物和帮助乳汁分泌的鱼肉、鸡肉、鸡蛋等动物性食物。从生产当日开始,就应多吃海带菜汤、芋头汤、骨头汤等,特别是海带菜汤,要坚持吃到第4 周。这时孕妈妈的身体会更加舒服,可以运动自如了。皮肤会严重干燥,乳头也会干燥,要多加注意保湿。冲洗后可在乳头上涂抹乳汁。

产后第四周:若不是纯母乳喂养就可能会来产后初次月经了。怀孕时,因为胎宝宝使重心前移而出现腰痛,产后大部分的症状会缓和。由于分娩时经历的痛苦或照看宝宝的疲劳,仍会出现腰肌的疼痛。现在还不适合减肥,可以坚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或产褥期体操,不要为了下奶又过多地摄入营养,导致营养过剩,体重增加。

产后第六周:恶露完全消失,产后复查子宫恢复正常。身体状态与孕前一样,可以稳定地过夫妻生活。就算没有月经也可能怀孕,所以要避孕。但会阴部切开或分娩中过度撕开的部位要注意防破裂和感染,否则会有严重的疼痛感。积极照看宝宝,多带宝宝去公园。

《时尚育儿》杂志,为孕、0~3岁家庭提供权威育儿、生活消费指南,点击右上角关注。

时尚育儿圈子


说到坐月子,每位新升级的宝妈都会束手无策,全家人更会手忙脚乱,乱了方阵。作为一个同样乱了手脚的过来人,我要给新生代宝妈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总结。

1.关于喂奶

很多宝妈会存在没奶、堵奶、甚至回奶的经历,我在刚生完孩子的时候,一个乳头凹陷,一个乳头正常,刚下奶的时候,乳房胀的和砖头一样硬,宝宝刚出生又不是很会吃,所以只有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是用热毛巾在乳房处敷了几次,一会的功夫就通乳了。然后就沉浸在没日没夜喂奶的日子里头也不回了。

2.关于洗澡

很多宝妈一听说月子要坐至少30天,又不能洗澡,这简直就是煎熬啊,怎么办,不行我一定要洗。作为过来人,我也是挑战了自我,洗了一次澡,但是没洗头。我婆婆给我熬了4个锅的热姜水,等热水自然凉到30度左右,泼盆。按理说应该会非常爽,但我觉得一点都不爽,因为我有侧切,站着都觉得吃力,更何况我还要自己完成洗澡的全过程,洗澡一点都不舒服!所以老人说月子里不能洗澡这个传统,是有一定道理的。

3.关于吃

每个人都会说,我不爱吃猪蹄汤、不爱喝鸡汤,各种不爱吃,原因是做的不好吃啊!所以你才不爱吃,如果做得好吃了,你怎么可能不爱吃呢?所以找个会做饭的家里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哦。

4.关于能否看电视、手机

很多人说不能看手机电视,这样对眼睛不好,过来人告诉你,我现在的视力还算不错,没怎么改变。但是在月子里,我也经常选择不看电视和看手机,改成听音频,听些搞笑的音频啥的,这样也可以很好的度过月子里痛苦乏味无聊的时光。

5.关于睡眠质量如何提高

很多宝妈会说,每天都要喂奶,宝宝夜里老醒老喝奶,搞得我都睡不好觉,这样怎么破呢?白天宝宝总会睡觉吧,宝妈白天趁宝宝睡觉的时候一起睡,宝宝醒了就顺势醒了,这样就不会那么疲惫了。


小涵妞课堂开讲啦


1.【不要长期卧床】

很多人认为产后妈妈身体虚弱,不宜经常走动,要躺着休息, 其实产后缺乏运动,造成肥胖问题都是次要的,严重的还会因下肢静脉血栓导致下肢水肿、疼痛。因此建议产后当天,妈妈可以在床上躺着休息,但是在此期间,妈妈还是可以左右翻身活动,以增加肌肉活力。产后次日开始,妈妈就已经可以开始下床走动了,然后慢慢地加强运动量。产后运动不但可以强身健体,对于伤口愈合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2.【注意疤痕修复】

对于剖腹产妈妈来说,伤口疤痕是一道不能磨灭的痛。 那黑黑扭扭的纹路和黑色的瘢痕,时刻提醒着自己孕期和生产的不适。而且,也让妈妈们丧失穿很多露腰美衣的机会。其实,从产后伤口结痂后就开始使用祛疤产品,能够有效减淡色素和抚平疤痕哦。

3.【注重身体保暖】

由于妈妈们要晚上起来给孩子喂奶,容易受到寒气的入侵,所以冬天夜间喂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选择方便的哺乳睡衣,或者放在床旁边衣服,避免受寒。而且产后褥汗多,要选择吸水性好的衣服,脚上保暖也很重要,穿厚的袜子和鞋,避免寒从脚起。

4.【做好食补多元化】

对于产后的妈妈们来说,饮食上要做到营养均衡,易于吸收,而且要让女性慢慢适应营养的增加,切不可突然增加过多。此外产后恢复期间饮食需要多元化,以保证母乳充沛,而且还要大量补充多维生素C、铁、液体和蛋白质,这样才可以显著增加抵抗力和修补愈合细胞。

*点击关注,邀请我回答您感兴趣的母婴育儿问题


深测浅评


㊙产后42天坐月子是非常重要的时候❗❗

✔因为在这期间可以把怀孕时积累的多余积水和毒素排出体外,如果产妇的月子坐的好,就会恢复到比生产之前还要健康、美丽哦!

在坐月子期间有许多🚫禁忌🚫需要妈妈们认真学习哦,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并且从此远离月子期间带来的一切病痛哦!








图中都是安全、科学的坐月子日程表哦,给需要的妈妈们,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在文中给大家一一分享了。可以提前收藏哦❗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个产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喂奶感觉腹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母乳喂养可促进母亲的子宫恢复,喂奶时腹痛是子宫收缩的表现。每当子宫收缩时,子宫肌暂时缺血,小肚子一阵阵发紧,发硬,并伴随着恶露排出。因此,喂奶时腹痛是正常的。

2⃣用正确的方法停止哺乳一般情况下,应等到婴儿自己松开乳头后,方可拔出。如果妈妈因某种原因想中止哺乳,应先将手指放进婴儿口中,使其停止吸吮,然后拔出乳头。

3⃣如何改善哺乳期后的胸部下垂哺乳停止后,因激素水平的减低,乳腺泡管、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均发生萎缩,从而导致乳房下垂。身体年不年轻,从胸部下垂就可以看出来。要改善胸部下垂,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带质地柔软、大小合体的胸罩,这样能起到一个固定和支撑作用;

🔹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

🔹拒绝含胸驼背等不良生活习惯,平时行端坐正,注意抬头、挺胸、收腹、直膝;

🔹每天洗完澡后给胸部做一次5-10分钟的提升按摩。

在这里我也想对各位宝妈们说,月子尽量做够42天吧,都说生宝宝是女人重生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做一回矫情的人,让家里帮忙照顾,帮忙分担!

🚫坐月子除了吃好喝好,还要修复好!我闺蜜给我推荐了一个治疗妇科疾病的一个好的方法,做完月子以后使用!

产后容易引发各种的妇科疾病!例如:漏尿,白带异常,有异味,私处松弛,瘙痒等这些小问题,没想到这个东西还都可以治疗,我用完以后效果还不错!所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摆脱这些妇科小问题!



☑️孕期可以这样做:

🔺做墙面滑行动作,有助于锻炼孕妈大腿及臀部的力量,同时帮助孕妇打开骨盆口,让胎儿有更大的空间进入产道,顺产分娩会顺利许多。

🔻小马步运动。能加快宫颈扩张,让胎头下降迅速。同时还可缩短开宫指的时间,减少孕妈在第一产程的疼痛。


我的萌宠最好看


在分娩后数小时至1日内,新妈妈最好吃流质或者半流质食品,例如牛奶、蛋花汤、红糖水、小米粥等。因为在分娩的过程中新妈妈的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内体液不足,胃液分泌减少使消化功能下降。所以,此时身体最需要的是水分及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接下来的两天,新妈妈的体力尚未恢复,食物仍然要以清淡、不油腻、易消化、易吸收、营养丰富为佳,形式为流质或半流质。可食用牛奶、豆浆、藕粉、糖水煮鸡蛋、蒸鸡蛋羮、馄饨、小米粥等。即使再馋,在短时间内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这些食物月子期间千万别吃

寒凉生冷食物:由于产后身体气血亏虚,应多食用温补食物,以利气血恢复。若产后进食生冷或寒凉食物、会不利于气血的充实、容易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并且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和瘀血的去除。

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容易伤津耗气损血,加重气血虚弱,并容易导致便秘,进入乳汁后对宝宝也不利。

刺激性食物: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会影响睡眠及肠胃功能,亦对婴儿不利。

酸涩性食物:乌梅、南瓜等食物会阻滞血行,不利恶露的排出。

过咸食物:过多的盐分会导致身体浮肿。

麦乳精:麦乳精是以麦芽作为原料生产的,含有麦芽糖和麦芽酚,而麦芽对回奶十分有效,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树宝宝


产后坐月子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不能一天到晚紧闭门窗,每天有1-2小时开窗通风

现在是夏季,产妇坐月子需要开空调,要不太热了。但是不能因为开了空调一天到晚门窗紧闭,需要每天在清晨和傍晚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有新鲜的氧气在房间里。



2.注意卫生安全,经常洗澡、换洗被褥

产妇身体虚弱,容易出汗。现在大部分地区产妇可以洗澡,但是也有一些地区产妇要捂着不能洗澡,这是愚昧的。产后出汗多,不洗澡容易滋生细菌,对身体恢复有损害。

很多地方说产妇的被褥坐月子不能换洗,这老观念应该拚弃了。新生儿新陈代谢快,皮脂分泌旺盛需要勤洗澡、勤换被褥,产妇身体虚弱、出汗多,汗水落在床上不洗被褥容易滋生细菌。



3.穿合适的哺乳衣,包脚鞋

女人由于生孩子身体的各个关节都松动了。因此不能晾着关节,最好穿长袖哺乳衣和包脚鞋,以免落下月子病

4.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切记大补

月子期间,产妇要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就好,切记大鱼大肉吃太多,这样消化不了就转化为脂肪了。

5.家人多关心陪伴,保持心情愉悦

现在很多产妇产后抑郁,产妇坐月子期间需要家人多多陪伴,保持心情愉快。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总结,坐月子要注意的基本上就是这些。祝福所有宝妈都可以健康、愉快的度过月子时光。(图片来自网络)


Avivi遨翔云端


坐月子是每个女性生完孩子后最关键的身体调理期,在饮食上要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多样,少量多餐,清淡饮食,高蛋白低脂肪为主要原则。在中医上,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情况进行食材挑选,对于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也要在饮食上有相应调整。

1. 不同体质饮食

寒性体质:温补食物为主,促进血液循环,做到气血双补。如牛肉,韭菜,平菇等。热性体质:以平性食物为主,如山药,百合,土豆,玉米,鸽子肉等。中性体质:选择范围大,避免大寒大热的食物。

2. 产后催乳食物及食材

如鲫鱼,公鸡,猪肚,猪蹄,牛肉,猪肉,豆腐,虾,蛋类,茭白,丝瓜,冬瓜,木瓜,莴笋,海带,小米,花生,莲藕,芝麻,酒酿等;一些中草药,如党参,当归,通草,地黄,陈皮等。

3. 产后排恶露,养气血食物

如香菇,小米,木耳,红糖,鸡蛋,山楂,花生,鸡肉,板栗,莲藕等,一些中药如当归,黄芪,益母草,枸杞等有补气补血,补益五脏,化瘀止血功效。

4. 产后饮食

产后初期,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食物,如顺产应选择红糖水煮蛋,鸡蛋羹,藕粉,小米粥等,剖腹产后一周内忌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应尽快开奶,避免过多进食鸡汤,排骨汤,猪蹄汤等,若食入过多荤汤,容易引起乳腺管堵塞,发生乳腺炎。产后第二周,应该选择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调理脾胃,养气血,多摄入新鲜蔬果,防止产后便秘。


王霞般若


大家都知道坐月子的重要性,要问如何坐好月子呢?年轻的妈妈都会皱眉说:“坐月子就是要遵守一堆规矩,跟坐牢一样,不可以吹风,不可以洗头洗澡,还不能下床,简直是十万个不可以。” 这些大多是家里老人灌输的观念,实际上老一辈的传统观念的坐月子的方法已经不适合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了,我们应该科学的坐月子。

一、月子里应好好休养。刚生完孩子的妈妈身体都比较虚弱,休息好就成了坐月子的头等大事,尤其晚上喂孩子次数多,难免睡不踏实,白天可以睡个午觉,即使没有睡意也应该闭目养神,当然也要避免整个月躺在床上,一般顺产在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剖腹产在3-4天后可以下床活动。

二、月子里应保持清洁。产后的妈妈汗腺发达,大量出汗容易滋生细菌,勤洗头洗澡,常换衣物棉被才能有效灭菌,避免新生儿感染病菌。过去说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是因为那时条件艰苦,没有吹风机,也没有热水器,也没办法控制室内温度,坐月子洗头洗澡容易风邪入侵,间接传染给新生儿。现在坐月子可以放心地洗头洗澡,只是需要注意月子期间不要弯腰,洗头可以请老公帮忙。

三、月子里保护好眼睛。生完孩子后会出现视网膜水肿的现象,一般在10天后消失,因此生完孩子10天内最好不要看电视或玩手机、ipad,视网膜水肿恢复后也应避免过度用眼,如果觉得无聊可以多听音乐和广播。

四、合理安排饮食。月子里可以少量多餐,不宜大补,第一周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牛奶、豆浆、小米粥、馄饨等;第二周及以后宜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多喝汤水,如:鲫鱼汤、猪骨汤等。

五、月子期间少抱孩子。许多妈妈看到家里其他成员抱孩子心里就痒痒的,忍不住接手过来抱一抱,亲一亲,但月子里老抱孩子或久坐都有可能导致内脏下垂,所以月子期间让老公和家里老人多照顾宝贝儿吧。

六、月子里一定要保暖防寒。月子期间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当然感冒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一旦感冒发烧,温度超过38℃应停止给孩子喂奶,用吸奶器排空奶水以免回奶,高烧时应立即就医,切不可盲目用药。

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科学地坐月,女人坐月子也离不开男人的关心和呵护,丈夫应多照顾妻子的情绪,少惹她生气。


情感心理室


保护好眼睛和牙齿

怀孕和生产过程中,会使产妇眼球结膜充血,可能会改变眼睛屈光度,因此,妇产科专家提醒,坐月子期间一定要少用眼,尤其要远离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否则会对眼睛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与影响。而且用手举着手机,也容易患腱鞘炎。

如果月子期间用眼不当,特别容易损害眼睛,使眼睛干涩、肿胀或疼痛,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视力下降、迎风流泪、过早老花眼等。

还有就是月子里也要注意漱口和刷牙,因为吃的东西都是高蛋白和高脂肪的,如果不刷牙,那很容易滋生细菌。

不过多地抱小孩

我们生完孩子后,全身肌肉、肌腱的弹性和力量下降,关节囊和关节附近的韧带张力减弱,使关节变得松弛,在此状态下,如果妈妈过早过多地从事家务劳动或过多地抱小孩,会加重关节、肌腱和韧带的负担,容易使手腕、手指关节等部位发生劳损性疼痛。

不碰冷水注意保暖

坐过月子的妈妈都知道,咱产后身体就像水龙头没关一样,不停地出水。这是因为生宝宝后,由于体内在怀孕期间积存的过多液体需要排出,产妇会大量地出汗,并将持续6周左右。母乳妈妈因为要哺乳会提高新陈代谢,所以出汗会更多一些。

出汗的时候毛孔都是打开的,所以要避免碰冷水以及直吹冷风,要注意保暖。

因此,月子里一定要防风防寒,可以开窗透气,但不能对吹。随意用冷水洗涮或受对流风直吹等冷刺激均可诱发神经炎,导致手足麻木和疼痛,或发生肩关节酸痛等症。

防止子宫下垂

产后子宫下垂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白带增多,有时候白带还会呈现黄脓样或者血水状。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由于子宫下垂压迫到膀胱,产后妈妈会经常有尿意,上厕所频率增加,甚至排尿出现疼痛感觉。当咳嗽、打喷嚏、大笑时,尿液可能会不受控制地流出。甚至外阴可能会因为尿液的经常刺激,出现发炎症状,例如红肿疼痛等。

所以,为了预防子宫下垂,产后日常的活动可以正常进行,不必受到影响,但还是要注意不能过早提重物,不要长时间站立,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还有就是提倡母乳喂养,这对子宫的恢复非常有好处。因为母乳喂养会分泌更多的催产素,有助于子宫收缩和韧带恢复。

注意情绪变化

孕期结束后,体内的激素水平急剧变化,会使得妈妈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绪反应。家人此时要多理解,多包涵,这些情绪会随着身体的恢复逐渐消失。

产后身份角色的突然转变,也容易使妈妈情绪化,爸爸此时要发挥作用,能多跟妻子聊聊天都会增强她的快乐感。这无疑对宝宝也是非常好的,也有助于身体恢复。

合理饮食

有人说因为生产时要竭尽全力,所以分娩后就会感觉到好像刚刚完成了与重量级拳击手10个回合的拳击比赛一般。反正我当时是累到眼睛都难以睁开。

同时,由于分娩时体力消耗大,身体内各器官要恢复,产妇的消化能力减弱,又要分泌乳汁供新生儿生长,所以饮食营养非常重要。

产后1个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食物应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若哺乳,应多进蛋白质和多吃汤汁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总之,月子是一定要好好坐的,不然落下病真的很不好恢复。最好能在生宝宝前就规划好,谁来伺候月子,各自的分工是什么?不然到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更可怕的是若这些问题影响到产妇坐月子,那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就很不容易好起来了。


小小包麻麻


一、产后日常护理:

产妇分娩时出血,体力消耗,都会削弱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产时产后出汗、下身恶露以及溢出乳汁,多种液体混在一起,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产妇本人感到不舒服,病菌也会乘虚而入。因此,产妇要勤换衣服,适时洗头、洗澡。与不洗澡的产妇相比,会阴部或其他部位感染率降低。洗澡还有活血行气的功效。

产后洗澡注意事项:产后洗澡讲究“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风”。天冷时浴室宜暖和、避风。洗澡水温宜保持在35-37℃,切记不可碰冷水,以免恶露排出不畅,引起腹痛及日后月经不调、身痛等。最好淋浴或者擦浴,不适宜盆浴,以免脏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洗完澡需要穿好衣服再出浴室

如何正确清洗会阴部位?

为避免在生产之后,造成会阴累积过多分泌物和产生异味,通常都会建议准妈妈在待产包中,准备一个会阴冲洗器。当准妈妈上完厕所或是恶露流出后感到不适,就可在会阴冲洗器里装入温水及优碘,一手拿着冲洗器,另一手拿着棉花棒,由前往后的方向冲洗,用棉花棒依序清洁阴唇与外阴部位。

伤口感染

在产后2~3天,伤口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并可有硬结,挤压后有脓性分泌物。遇到这种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并拆除缝线,以便脓液流出。同时可采用理疗来帮助消炎,或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温水溶液坐浴。若出院时已达产后1周者,可以淋浴,这有利于创面清洁及促进愈合。

许多产后妈妈都有一个怎么减也减不下去的大肚子,多数都是腹直肌分离引起的。如果腹直肌分离超过3指,必须进行专业修复。

二、吃得营养要均衡

吃 的大家都比较关注,到底怎么吃呢?

1、 产后头三天不能吃油腻的东西,鸡汤之类的浓汤先别喝,一定要清淡,因为这时乳腺管未打开,吃了大补的东西奶会堵在乳房中出不来,这时宝宝吃的少,吸吮力也小,奶涨又不通会很疼的。要吃的是稀饭,或者小米粥,小馄饨,面条。

2、蔬菜水果是可以吃的,只要适量,太寒凉的不要吃比如苦瓜,韭菜是回奶的千万不要吃。

3、 所有热性的东西:红枣 桂圆,火腿,等等。要在恶露干净后再吃,否则恶露会一直不干净。

4、红肉(猪,牛羊)白肉(鸡鸭虾)交替吃,红肉补铁,白肉主要是蛋白质,鸡蛋不能吃太多,一天最多2个,否则容易发胖

5、喝汤一定不要忘了吃里面的肉,汤里营养虽多,但肉也必须得吃。怕胖的妈妈们可以每次把炖好的汤放温了,把油都撇了,再喝。注意:千万不可因担心肥胖而节食。

三、要有好的居住环境

房间一定要保持空气清新。就算不能一直开着窗,也要每天定时开窗换换气。至少每天上午9:00左右,太阳出来的时候,下午3~4点。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钟。通风的时候产妇和婴儿可以换一个房间呆着,或者避风,不要对着风吹。好多姐妹坐月子就是关在房间里,这是不对的,密闭空间里的空气不好,对自己和宝宝都不好。

四、适当下地活动

适当下地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避免静脉血栓形成;产妇月子里需要适当活动,经常下地走走,并在床上多做肢体活动,这不仅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排气排便、促进恶露排出、有利于产后恢复。适当的下地运动还可以锻炼盆地肌群、增强盆地韧带,减少子宫脱垂的发生。

那么多少活动量算是适当的呢?那要听从自己身体的安排了。当你觉得自己想下地走走的时候就多走走,当你觉得想躺床上休息的时候就多躺躺。

五、注意恶露变化

恶露是反映子宫恢复好坏的一个标志。正常情况下,恶露带有血腥味,但不臭,量不超过月经量,色透明,有光泽,不暗,不污秽。经约半个月到20天后,都会干净。

如果恶露量甚多,色暗发臭,持续时间长,表示子宫可能发生感染了。如果产后1—2周内血性恶露很多,并有子宫疼痛时,也可能是胎盘残留,应当找医生进行检查。

产后恶露不断从阴道排出,应该注意外阴清洁,勤换会阴垫。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会阴垫一定要用洁净的卫生纸和布,千万不能用不洁之物!另外,产妇的内衣内裤要勤洗、勤换。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一次。

六、保护牙齿和眼睛

妇产科专家提醒,坐月子期间一定要少用眼,尤其要远离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否则会对眼睛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与影响。而且用手举着手机,也容易患腱鞘炎。

还有就是保护牙齿也很重要。月子里也要注意漱口和刷牙,因为吃的东西都是高蛋白和高脂肪的,如果不刷牙,很容易滋生细菌。

七、注意心情调节

1.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多放松自己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多听音乐、外出散心,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不要让自己过于劳累和疲惫。

2.睡眠充足,安排合理的作息

要保持睡眠充足,每天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家里其他人有空的时候让别人帮忙带孩子,不要自己一手包揽,这样只会让自己更加身心疲惫。

3.宣泄情绪,多和亲人沟通

产妇要懂得宣泄情绪,有什么事情多和家里人沟通,不要自己承担。

八、注意体型恢复

孕期最根本的改变是身体变形,随着胎儿的发育增大,人体重心逐渐前移,骨盆逐渐前倾,于是就形成了弓腰塌胯撅臀的孕妇体态。而宝宝生下来之后,肚子一下被腾空,同时孕期由于宝宝在母体子宫不断增大,肝脏,肠胃上移,一旦孕妇产下宝宝身体的各个器官便会下移,但无法找到最实的支持点也就是恢复原位。子宫腾空,也就出现了平常所见产妇有肚腩,妇女病,肠胃不适,未老先衰等相关症状。

要想恢复到孕前的平坦,完全依靠于身体的自我恢复是不行的,就需要借助腹衣的外力的塑辅。所以不管从体质恢复还是体型恢复任何一方面收腹品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收缩腹部,防止内脏下垂,预防妇女病,建议妈妈们使用专业的产后腹衣,采用记忆纤维棉透气,不嘞人,喂奶方便。

我当时也是为了恢复就试试,配合健康的饮食,再加上我又是母乳,坚持了一个月肚子明显平坦了很多。但要注意,如果材质不透气,还会造成腹部湿疹,甚至于会引起腹部潮湿而着凉,落下“妇女病”,女人一定要爱自己。

九、千万禁止同房

坐月子期间禁止同房,因为生孩子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你的子宫和身体各方面机能都需要一个时间来恢复。如果在这期间同房,很容易造成宫腔内感染。所以是要绝对禁止的,你如果已经同房了,就只能注意下次绝对不能。等出了月子,要去医院做个产后的检查,看看你子宫的恢复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