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学老师讲课快,内容多,有时来不及抄,大学应该如何做笔记?

龚钰璟


从老师的角度说几句吧,当然只代表我个人的讲课风格,并不适用于其他老师。

作为大学生,老师真正要教的并不只是知识性的东西。事实上,在经历过了我们漫长的中小学教育之后,优秀学生的求知欲、理想与对于人生的困惑,在进入大学之后,都被调动到了一个顶峰状态。作为老师来说,我们应当做的事情是认真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不要让它回落。这样的话,我自己采取的方式是知识性的东西由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上课尽量不要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而是要引导学生的思考。这种情况下,作为我来说,我希望在讲台上看到的景象是,学生们都在跟着我认真思考,而非埋头奋笔疾书。

由于自己也是从学生一路过来的,我的感觉是笔记这种东西并没有什么用。如果把老师的思路充分理解,知道老师讲的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从这个点讲到了那个点,那么这门课程的内容也就充分吸收了,还有什么必要去记上课的笔记呢?上课做笔记的话,用笔写无论如何也跟不上老师用嘴说的速度,如果课程内容比较深的话,边做笔记边听讲,想跟上老师的思路肯定不容易,最后的结果就是老师费心把珠子穿成串,结果学生非要把串拆了一颗一颗重新去捡珠子,这是何苦呢?

当然上课记笔记没什么用,可是读书做笔记是非常有用的事情。希望学生们都能认真做读书的笔记,上课好好听讲,吸收老师讲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

不过现在学生上课记笔记更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我的应对方式就是,考试考的内容绝对不会是我在课上讲的内容,而是开放式的命题。这样就比较容易判断这个学生是否真的优秀。


pku小动物


你身边是否存在这样一群“变态”学霸,他们和你一样正常上课,一样下课玩耍,看似课后天天玩乐不花时间在学习,每次考试却总能得到高分。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他们肯定有独特的学习方法。

学霸们会珍惜上课的每一分钟时间,并且会及时消化课堂里的知识。而普通学生在课堂坐久之后,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此刻脑袋中正思考的不是这个题目怎么解,而是中午饭吃什么。除此以外,学霸们更善于使用笔记本,借助它来帮助自己吸收新知识。

所以,总结原因就是学霸拥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用的学习笔记。

学习态度取决于每个人对学习的看法和决心,不需要笔者多言。但是学习笔记却是一套可复制的套路或方法,它是一把学渣逆袭成为学圣的金钥匙。

学习笔记的目的很简单,一方面是在学习的时候,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另一方面是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帮我们高效温习旧知识。而学习笔记方法的不同,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本文总结6类经典且实用的学习笔记法,各位可按需选取。


一、提纲笔记法

国内很多学生会采用这类笔记法。这种笔记方法和书本的目录有点类似,每一行文字会带有诸如1、(1)、(a)编号,并通过缩进表达各层级之间的关系。提纲笔记法特别适合整理结构性较强的知识,比如历史、地理、生物或课文笔记。

实用率:★★★★☆

易用程度:★★★★☆

适用场景:课堂学习、读书笔记

可用软件:印象笔记、幕布

优点:系统性强,条理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

缺点:适用于简单的层级关系,但对于复杂关系的知识单元就不好记录。另外这类笔记一旦完成,后续不易于修改。



二、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的作用有很多,比如整理思绪、收集想法、归纳知识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整理日常学习笔记。思维导图笔记是一种非线性的笔记,是由一个中心主题和若干子主题构成的知识网络。这种结构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的连结非常相似,似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用思维导图更容易记住新知识。

实用率:★★★★★

易用程度:★★★★☆

使用场景:课堂学习、考试复习、读书笔记

可用软件:MindMaster思维导图

优点:色彩鲜明,结构性强,便于大脑记忆新知识。整理后,也便于后续复习使用,有效节省时间。

缺点:占据的纸张篇幅较大,不适合小型笔记本使用。

笔者个人是非常青睐使用思维导图的,特别是当你使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Master,用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制作各种精致的学习笔记。


三、康奈尔笔记法

近几年,康奈尔笔记法这个概念在国内被炒得很火,据悉最早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名教授创立。康奈尔笔记法又叫做5R笔记法,它的步骤包括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和复习五步。

实用率:★★★★★

易用程度:★★★☆☆

使用场景:课堂学习、错题总结、考试复习

可用软件:无(建议使用方格笔记本)

优点:能够帮助我们有条理且系统化地记录知识,也便于后续复习使用。

缺点:只能手写笔记,没有合适的软件可以替代。


四、剪报法

这类笔记法适用于整理错题本,也适用于整理原文知识。方法很简单,即拿剪刀将错题或原文内容裁剪下来,再用胶水或胶布粘贴在个人笔记本上,且可以加上文字标注。

实用率:★★★★☆

易用程度:★★★☆☆

使用场景:课后学习、错题整理

可用软件:无

优点:省时高效,避免一些重复性的文字抄写工作。

缺点:需要一些手工活儿,且裁剪的过程,难免是要牺牲卷子或课文,建议有条件先复印一份再裁剪。


五、录音笔记法

这类笔记法需要配合手机软件,毕竟是电子笔记。国内众高校的老师在期末测试之前,有给学生勾重点的习惯。那么开启录音软件,不仅可以保留了老师的授课原声,还能一键将语音转化为文字,便于整理。录音笔记法就特别适合这种需要速记的场景下使用。

实用率:★★★★☆

易用程度:★★★☆☆

使用场景:读书笔记、课堂速记

可用软件:讯飞语记、有道云笔记

优点:能够成倍提升记录 的速度。

缺点:因为软件对语音的识别无法做到100%精准,转化文字时,难免会存在误差,因此还需要我们后续检查和修订。


六、其他笔记法

除了上述经典的5类学习笔记法外,还有其他适合不同场景下使用的笔记法。总结如下。

1、卡片式笔记法

当你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如果对某个单词比较陌生,就将这个单词记录在小卡片。正面写这个单词的字母拼写,背面写这个单词的属性和释义。然后将这些单词卡片收集起来,抽空的时候你就可以进行复习和检验。

2、便利贴笔记法

这项笔记法的原理和卡片式笔记法是一样的,在人类的大脑中,想要让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很实用的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地重复。便利贴笔记本就是让你将自己重复犯错的错题或者是重要但容易忘记的知识,摘抄在多张便利贴上。然后将便利贴粘到各处生活场所,比如洗漱台、床头、电脑屏幕、课桌旁等等。

在一天时间里,重复看见这个便利贴,就能让大脑加深记忆。


以上介绍的六类学习笔记,是比较经典的方法。方法在这里,但想要真正的让方法改变学习,还需要亲身实践。

图文原创,愿这份干货,能被你温柔以待~


最佳回答


从学生走来,记笔记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从上小学开始,老师就开始引导我们上课时记笔记,记笔记不仅能集中注意力,加深记忆,还能在今后的复习中提供重点。上到大学每一个人都会养成自己一套记笔记的习惯,但是大学学习与高中之前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差别,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课程多、内容多、考点多、课时少。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也要求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必须简明扼要的挑出重点,上课的节奏会很快,一节课上百张ppt是常事。我是一位理工科学生,有时老师推导一个公式,几十张ppt就翻过去了,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其实有那么一点不适应,但是所有课程的老师都在想我们强调一点,大学学习注重的学习方法的学习,锻炼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起的是辅助作用,内容的学习是其次,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没有办法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但是可以掌握一个专业或一门课程的学习的方法,在今后学习工作中,帮助我们了解新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即使老师讲课内容的速度再快,我们也可以知道哪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结合我自己的一些记笔记的经验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记录关键词

大学老师一般书写板书的比较少,大多数课程都是利用新媒体教学,所以在课堂上的时候会将老师说的重点及关键词记录下来,作为课堂下笔记整理的依据。

跟随老师思路

大学课堂上说的内容多而复杂,大学老师上课一般是帮同学们梳理知识点,打开思路,所以不会在课堂上演示每一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和推导(极少部分重要的内容除外),多用ppt一下子带过去,如果这时,你忙着记笔记,就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会错失更多的内容。

合理运用课堂上的ppt

看到很多回答说,会将老师上课时的ppt照下来,或者拷贝下来,用于自己课程笔记的补充,记录上课时没有记录下的内容。其实,老师课堂上的PPT内容和课堂上老师的思路还是有一些出入的,上课的ppt不是万能的,只能作为课后的辅助的作用,重要的是根据上课老师的丝思路,重新推演一遍,这样才能让课堂上的东西,成为你自己的掌握的知识。

两个笔记本

基本上每一门基础课和专业课,我都会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笔记本用于上课时的速记,将老师说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简单的记录下来,仅保留关键词,然后在课下的时候,将这些关键词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充,誊抄到另一个笔记本上。


知识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大家也可以聊聊自己记笔记的诀窍。


公子想


这个问题我上大学也遇到过呢,结合我自己大上学做笔记的经验,分享一些好的笔记方法给题主,希望对你有帮助!

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过程中,可以直接在笔记本上画出思维导图,简易版的,思维导图记录关键词和整体思路,体现出老师所讲内容的逻辑联系和大纲。

这个就需要自己提前学习思维导图的具体使用方法啦,思维导图难度不大,使用场景很多,对大学生日常学习挺有帮助的。


用适当用手机拍照部分内容

有些详细的知识点,在大学课堂上老师一般允许学生拿出手机拍照的。学生可以及时用手机拍下来,课下在花时间整理相关内容,补充到课上的笔记中,完善笔记。

注意事项:不要所有内容都用手机拍照,一方面容易让自己产生懒惰心理,另一方面如果都用拍照下来那么课下整理的工作量很大,可行性很小。


提前预习,抓住老师课堂的重点

大学课程不用于高中,每节课内容增多,上课时间变少。同时老师的授课方法与方式也有所改变,速度比较快,提纲挈领,对其中一些难点内容才会展开,课上节奏比较快,对学生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要求较高。

这也就会出现学生上课时候,会明显主观感觉得到老师讲课快,内容多。

所以学生课前一定要提前预习,对老师的将要讲解的内容进行熟悉了解,对于背景知识做好功课,对于重点难点提前接触。

当老师上课时,做好预习工作的学生,可以顺利跟上老师的课堂节奏,快速把握课堂重点,理解课堂上的知识难点,结合实际掌握情况记下相关重点笔记。


针对不同课堂和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笔记方法

现在有很多笔记方法,大学生可以自行了解和学习,结合实际情况,不同科目、不同老师课堂等,综合选择不同做笔记的方法。

推荐几种:康奈尔笔记法、大纲笔记法、视觉笔记/涂鸦笔记、符号笔记法等等


做笔记的注意事项

1、不要把老师讲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不要做机械的搬运工

2、记笔记时要结合自己的思考,最好经过自己消化和加工后再写笔记

3、不要因为记笔记而忽略了老师讲解的重要过程

4、记完笔记一定要去复习,消化笔记,否则就白记啦

5、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符号标记来快速区分笔记内容



殷俊同学


我上课的时候把老师讲的重点会画出来,然后把一些知识点抄下来,如果来不及就用手机拍下来,课后慢慢抄书上,ppt没拍够的问同学有没有或者问老师要,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没有听懂的就不要纠结,跳过继续下一个,我的学习方法最主要是靠听课,课后我比较懒不怎么看书,课堂效率我会比较高


麗126530845


笔记可以有纸质的,也可以用电子版的。要是用电子版的,推荐用思维导图软件。若是理科类的笔记,不可避免会碰到公式等,可以将公式暂时抄写到纸质上,下课的时候再输入。下面是我用思维导图软件的截图,到时,可以打印出来。整洁,就是有点花费大。

在做纸质笔记时,要注意下面两点:

1. 各种颜色的笔的运用~ 有助于一下子找到重点

2. 掌握课的结构,分点记笔记,可以在复习的时候思路更加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