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鲁迅等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

周兴健


文物小奇谈:百万文物游走华夏,换我也不答应

故宫文物的南迁,在近代历史上是一件文物界的大事。

自1933年2月至1949年元月,这批文物先后经历南下、西上、东归、北运,最终还是有65万件被运到了海外,别说著名学者了,这次历经十多年的文物迁移,时间太长,数量太大,换做我这个普通人也难以接受,担心途中出什么差错,何况是他们?

1932年8月,当时的北平管理者甚至做出了“拍卖故宫文物,购买飞机500架”的糊涂决定,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奔走各地,在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反对下才拦下此事,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谁能相信这批文物迁移能被很好的保护?

所以,当时不仅仅是著名学者们,就是社会大众,普通百姓也是一直反对迁移的,他们表示要与国宝共存亡,最后还是国民政府表了态,说战争结束后就原物奉还,在全城戒严的情况下才运出城的。

喜欢就留言、关注、转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留言给我一起探讨

亦文亦物,行程数万,撰文百万,一分钟简单干脆,解读古建筑的精彩


亦文亦物


1932年,日寇虎视耽耽直逼北平,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电告南京政府,请求将故宫文物迁往南方以避兵火之乱。面对这个决议,遭到了以胡适、鲁迅为代表的反对。


胡适认为有国际友人的监督,日本人不可能破坏文物。鲁迅则认为人的生命大于一切,文物南迁就意味着放弃了北平,这样势必引起民心不安,国难当头应抗击侵略,而不应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死物上。


赞成文物南迁的蔡元培等人则认为:国土沦陷尚有收复的时候,而文物被毁则永不复存,现在如果不善加保存,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无法向后人交代,不要忘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痛教训。


做为现代人,我们回头再看当时双方的意见,不禁感慨万千。胡适先生的幼稚,寄希望于别人身上,鲁迅先生的偏激及悲观。他们都忘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本性,残忍、冷血及贪得无厌,在整个战争中对我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失。同时我们不由要感谢易培基、蔡元培等先生的先见之明,为我们守住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春花秋实5872


0.可以从鲁迅先生对文物南迁的评价中,来探寻一二。

  1. 鲁迅在《“京派”与“海派”》一文中写到:“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前年大难临头,北平的学者们所想援以掩护自己的是古文化,而惟一大事,则是古物的南迁,这不是自己彻底的说明了北平所有的是什么了吗?”这一段是在讽刺北京的文人,顺带可以看出,鲁迅认为文物南迁是北京文人逃跑的借口,其实是在反对“不抵抗”。
  2. 鲁迅在《中国人的生命圈》一文中写到:“‘蝼蚁尚知贪生’,中国百姓向来自称‘蚁民’,我为暂时保全自己的生命计,时常留心着比较安全的处所,除英雄豪杰之外,想必不至于讥笑我的罢。 不过,我对于正面的记载,是不大相信的,往往用一种另外的看法。例如罢,报上说,北平正在设备防空,我见了并不觉得可靠;但一看见载着古物的南运,却立刻感到古城的危机,并且由这古物的行踪,推测中国乐土的所在。现在,一批一批的古物,都集中到上海来了,可见最安全的地方,到底也还是上海的租界上。然而,房租是一定要贵起来的了。”这一段则是讽刺国民政府当局媒体的文过饰非,以及抵抗日本侵略不力,甚至要依仗国际上的其他国家来保护安全。
  3. 综上,回到鲁迅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文物南迁肇始于1933年山海关失守。当时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就是国民政府在面对日本入侵的危机之下,究竟如何应对。之前东北几乎没有官方组织的抵抗,就沦入日军的魔爪,所以当时的民意,是呼吁国民政府组织军事力量抗战的。而国民政府呢?当年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的决议》,指出山海关失守是日军侵占华北的开端,京津两地非常危险,但是国民政府还在奉行不抵抗的政策。结果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依旧没有有效的抗战方略,甚至到40年代初才对日宣战。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真正的诉求是反对不抵抗政策呼吁民国政府抗战,其实他们反对的是导致文物南迁的深层次原因。
  4. 当然,从事后的角度看,文物南迁是伟大的,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物没有沦亡,但是也反映出国民政府并没有真心抵抗日军侵华的有效举措。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问题的观点,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环境。

中央档案馆藏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的决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