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3歲女童在幼兒園掛毛巾,卻把自己眼皮“掛”上了毛巾架

3歲的芸芸就讀於武漢某幼兒園,前些天的上午8點多,吃過早餐洗過手,小朋友們排隊掛毛巾,在幼兒園老師的看護下,孩子們一一將毛巾掛上毛巾架,可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幼兒園老師回憶:“當時就看到芸芸頭低了一下,有個往毛巾架下鑽的動作,接著她就動不了了,大哭了起來。”

3歲女童在幼兒園掛毛巾,卻把自己眼皮“掛”上了毛巾架

老師走近發現,毛巾架上的鐵鉤斜著插入芸芸的右眼,眼睛無法睜開。怕她亂動眼睛傷得更重,老師抱緊芸芸,告訴她不要亂動,一邊喊其他老師趕緊報警。

救援人員趕來,小心翼翼地切斷鋼管,把孩子送往醫院。醫生查看發現整個掛鉤深入眼皮,但出血不多,並通過手術將掛鉤從孩子眼睛裡迅速取出,好在掛鉤沒有傷到孩子眼球,只鉤在上眼皮與眼球之間。

3歲女童在幼兒園掛毛巾,卻把自己眼皮“掛”上了毛巾架

3歲女童在幼兒園掛毛巾,卻把自己眼皮“掛”上了毛巾架

實際上,類似芸芸這樣的孩子,是非常容易發生危險的。3歲左右的孩子安全防範意識差,自理能力差。但這個年齡段對世界更加好奇,對自己的行為是否安全幾乎沒有準確的判斷,是意外傷害高發的年齡,家長加強教育、加強看護才能減少意外發生。

3歲女童在幼兒園掛毛巾,卻把自己眼皮“掛”上了毛巾架

3歲女童在幼兒園掛毛巾,卻把自己眼皮“掛”上了毛巾架

在這個年齡段,爸爸媽媽一定要小心這些意外傷害:

①利器戳傷

危險物品:剪刀、鉛筆、竹籤、棍棒、刀叉、筷子、釘子、針狀物等

孩子因自己拿著鉛筆尖狀物奔跑摔倒,而導致受傷的事例很容易發生。為此,家長和老師應當注意,孩子在玩耍時應遠離危險物品,日常物品應歸類好,不讓孩子觸碰。同時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意外的發生。

②誤食

危險物品:藥物、別針、釘子、玩具部件、電池、其它尖銳物品等

家長在看護寶寶時一定注意寶寶安全,最好不讓寶寶一個人玩耍,處理好寶寶能夠接觸的危險物品。

③異物卡喉

危險物品:小果實、果殼、零食等

異物卡喉會造成寶寶窒息,一旦發生窒息,最佳的搶救時間為5分鐘。家長要做好安全防護,教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讓太小的寶寶自己拿零食吃而採用喂的方式。

3歲女童在幼兒園掛毛巾,卻把自己眼皮“掛”上了毛巾架

④溺水

危險地點:觀賞湖、景觀水池、野外魚塘、河邊、水庫、水桶等

在寶寶年齡較小時,父母應注意杜絕家中的安全隱患,例如不在桶裡存水、不放過高易倒的花盆、不在桌子上放置剪刀等危險物品、隨手關閉衛生間、廚房的門等。

⑤高處跌落

危險地點:陽臺、高層窗戶等

很多家庭都住在樓房高層,這些家庭要格外注意寶寶安全。不要讓寶寶單獨在家,即便寶寶在睡覺也不能將寶寶反鎖在家中,以免寶寶醒來到處找尋媽媽而發生意外。越是年齡小的寶寶,家長越應該隨時陪伴在寶寶身邊。

⑥燒燙傷

危險物品:老化電線、大功率電器、電暖扇、電飯煲、打火機等

生活中很多意想不到的習慣都會成為燒燙傷的安全隱患,因此,家長應該多以寶寶的視角看待周圍的事物,排除身邊的危險物品,同時做好對寶寶的監護,及時制止寶寶的危險行為。

3歲女童在幼兒園掛毛巾,卻把自己眼皮“掛”上了毛巾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