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近期我国菜粕价格走势弱于豆粕,这是为什么?

菜粕作为植物蛋白原料的一种,其价格走势与“核心产品”——豆粕的紧密性十分之高,但同时一些自我的因素会使得两者的变化幅度会有所差异。而最近数日,我国菜粕行情表现明显弱于豆粕,无论是下跌时的跌幅更大,还是上涨时的涨幅更小。这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中美贸易关系在近期出现了重大的转机。无论是700亿还是250亿,一旦中美双方握手言和,我国必将大量买入美国商品,而且重点目标便是农产品和能源。因此美国大豆的进口数量增加似乎已成定局,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大豆的进口增加量并不完全等同于进口大豆的增加量,因为在需求无法完全同步下势必会调整进口来源。这就导致在未来大豆适量增加的情况下,未必都是的负面影响会比菜粕更大。而更为关键的是很有可能未来美国DDGS重新大批量进入国内。从这点上来看,菜粕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于豆粕,毕竟菜粕的使用范围远比豆粕狭窄。

其次,由于此前4号台风艾云尼地登录我国境内,其强大的威力已经造成了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随之也导致了南方部分地区的水产养殖业遭受巨大损失,有部分地区鱼塘被淹没。而这也对菜粕消费形势蒙上阴影,加之强降雨天气导致物流运输受限,菜粕的提货也一定程度出现阻碍,令菜粕的需求与行情感到叠加压力。

最后,在这轮菜粕弱于豆粕的表现之前,豆粕与菜粕的价差也是个制约菜粕使用的问题。以本月初我国广西地区价格为例,6月1日当地生产商豆粕报价大致在2880--2900元/吨之间,而此时菜粕报价则处于2380--2400元/吨的价格区间内,两者价差仅500元,菜粕可谓是处于劣势。而如今随着近期豆强菜弱的表现以后,豆粕报价集中在2850元/吨左右,而菜粕报价则在2240--2250元/吨之间,价差已经扩大至600元/吨左右。而这也是菜粕迎接夏季消费旺季所需要的。

因此,从上述三大原因着手分析就不难理解为何近期菜粕的价格走势明显弱于豆粕。短期来看,两者价差明显缩小的可能性并不高,而事实上菜粕更需要现有的价差水平甚至更大的价差来迎合菜粕消费旺季的需求。

近期我国菜粕价格走势弱于豆粕,这是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