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原創|羋月超霸氣演講,年會上的你一定需要

《羋月傳》雖然已經播完很久,但在第70集那個已經登上太后寶座的羋月一反之前的白蓮花形象,霸氣外露,為鞏固自身威信、激勵秦軍將士,發表了激情澎湃、霸氣生猛的一段勵軍演講。這段演講視頻始終縈繞在老道心中揮之不去,久久難以忘懷。羋月,一個女人,站在所有禁軍面前發表了幾分鐘的慷慨陳詞的演講,使其得到了鼓舞,匡扶了正義,推進了新法,剷除了內亂的思想動機,征服了人心。究竟是怎樣一番訓話讓人如此心潮澎湃?好的演講可以鼓舞士氣,勝過千軍萬馬的演講,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也受到眾多觀眾的廣泛追捧。這段演講值得每一位領導學習:

原創|羋月超霸氣演講,年會上的你一定需要

學一招

為什麼羋月的演講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1、絕對的自信心

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首先是一個自信的演講者。任何說話技巧在實施之前,必須樹立充分的自信心。因為自信心給人一種安全感,使人敢於與他人相處,並在任何場合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羋月濃重的霸氣妝容,從高高的臺階上走下來,一個人靜靜地走著也可以這麼霸氣,沒有任何的語言,沒有多餘的動作。那是一種發自心底的自信,那是一種不怒自威的領導者的氣場。她眼睛直視軍士,與他們做眼神的交流,在演講到激情時也適當加入一些手勢,全身上下充滿著泰然自若的自信。  

2、與眾不同的開場

開場一定要與眾不同。縱觀優秀的演講家,有四種開場方式:一、軼事趣聞開場;二、用物品引發懸念,三、令人震驚的事實。四、涉及聽者切身利益的話。羋月的此番演講則是後兩種方式,開場,她問士兵“你們為什麼要當兵?”這一與大家切身利益相關的事實,把自己講話的內容與士兵的切身利益聯繫起來,引起重視。 後她又問將領“你們為什麼要造反?”點破將士造反、謀殺自己這一令人震驚的事實,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力,斂氣聽她繼續說下去。“朕當政真的有違天意嗎?”“贏華、甘茂等人的主張,就真的這麼受人擁戴嗎?”幾個問題自問自答、發人深思。

3、對語言的全方位理解

哲學家尼采有句名言:“對語言的理解不僅僅限於詞句,而是連同語句的聲音、強度、變化、速度—並表達出來”在羋月演講一開口,很多觀眾吐槽她自帶擴音器效果,聲音穿透力極強,這從側面告訴我們,演講時最為重要的一點:必須確保使所有聽眾都能聽到你的聲音。

而對於聲音的強度和變化,你細心感受便會發現,羋月的聲音相較她身為妃子時候的聲音大為不同,不再柔情似水,而是聲音低沉、威嚴,在強調稟持自己的主張與信念時,放慢了語速,並且通過增加停頓、運用排比來達到強調的效果,營造出一種雷霆萬鈞的氣勢。語調時而省,時而降,反覆表達出興奮、憤怒、譴責、傷心等情感,將演講推至最高潮。  

4、邏輯脈絡清晰

有一個清晰的邏輯結構是成功演講的必要因素之一。闡明主題之後,藉著脈絡進一步闡述,相應地使用例證以加深聽眾的印象。羋月是怎麼做的呢?她闡述了軍士們最初當兵的想法,那便是讓自己活得更好,在戰場上得來的功勞能蔭及家人,並問道”是,也不是?“在眾人思考之際,她的話鋒一轉說”而今站在這裡的是大秦的佼佼者,是大秦的榮光,是大秦的倚仗,是,也不是?“眾人果斷回應”是!“這一轉折,承接上文,回答了為何當兵的問題:一方面為自己為家人,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大秦。

在軍士們熱血沸騰之際,她又引發一個轉折,曾經令列國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師,如今卻任人勒索宰割的現狀,藉此問道,我們的虎狼之師呢?我們的王軍將士呢?軍士們心懷愧疚,此時再提主題“商君之法”更有說服力。這段在士兵面前氣勢磅礴的演講實際上一直在說“商鞅變法”的內容,但是羋月承接的太過漂亮,思維邏輯縝密,當人反應過來她在說商鞅之法時,已經被說服。

5、善用空間

所謂空間就是指進行演說的場所範圍、演講者所在之處以及與聽眾間的距離。演說者所在之處以位居聽眾注意力容易彙集的地方最為理想。羋月最初彙集眾人的目光,從高處走下,該處正是最容易彙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而後,她不顧被刺殺的危險,在諸多將士之間穿梭發表演講,白起緊張的在一旁持拔劍的姿態守護著,這一做法雖然危險,但羋月讓自己位居聽眾注意力容易彙集之處,不但能夠提升眾人對於演講的關注,甚至具有增強演講者信賴度、權威感的效果。  

6、結束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精彩的結束語猶如與人話別,能促人深思。一般來說,結尾有三種作用:總結觀點、請求採取行動、提出問題引起思考。羋月快步走上臺階,一個大幅轉身,做下承諾,簡明扼要地對所闡述的思想做一個高度的總結,依照商君之法,軍士們一切的血汗都將被回報,任何違法行為都將受到懲處。而後暢想將士們的未來,對其理智和感情進行呼喚:“你們敢不敢去爭取,能不能做到?”漂亮的結尾,三種作用全部達到,毫無疑問演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敢!我們能!我們做的到!”樗裡子聽聞後眼裡的震撼與感動,“演講者”羋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的心情,都昭示了這場演講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