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京東拼購開戰拼多多,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京東旗下團購平臺“京東拼購”已向個人開放,6月1日起個人可正式申請入駐。據悉,個人憑身份證就可以申請開店,京東拼購允許個人商家選擇無品牌商品類。但是,入駐商家須繳納的費用包括質保金1萬元,平臺使用費500元/月以及扣點1%(8月31日前入駐的商家可減免平臺使用費)。

其實京東拼購早在2016年就已經上線了,其商品形態與拼多多相似,產品價格低廉,通過拼購價以及社交手段,刺激用戶多級分享。但是京東拼購最近才進入大眾的視線內,而且招商力度巨大,這些舉動被認為是京東拼購全面開戰拼多多。

京東拼購開戰拼多多,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拼多多成立不到三年,已經擁有3億的用戶量,成為電商界最大的“黑馬”。據統計,2017年拼多多的GMV已超過1000億。排名僅在淘寶和天貓之後,而達成同樣的業績,淘寶用了5年,京東用了10年。而且拼多多的2017年11月日單量超過京東。拼多多的野蠻生長,讓京東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感。

在這種危機感下,京東推出了京東拼購的,開始藉助騰訊的社交生態進行運作。入駐商家可享受微信、手機QQ等社交傳播,活動以及商品鏈接均可在朋友圈展示。此外,還有手機京東App、微信-發現-購物、手機QQ-動態-京東購物、微信小程序多個流量入口的加持。京東拼購與拼多多相比,還多了流量入口的優勢。但是這樣就能夠打敗拼多多嗎?

京東拼購開戰拼多多,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拼多多不是僅僅依靠社交,還有C2M模式,即消費者需求直接到工廠,拼多多和多家工廠進行直接合作,縮減供應鏈的中間環節,讓商品和消費者幾乎可以直接對接。這才使得拼多多可以依靠低價獲得了眾多的用戶。京東拼購現階段只學到了皮毛,並沒有學到拼多多的精髓。

劉強東曾談過對社交電商的看法,便宜沒好貨!天上也掉不下餡餅,看似你是得到了實惠其實你是在上當受騙!可以看出劉強東對社交電商通過低價團購獲得市場是不屑一顧的,現在京東自己卻在做社交電商,不知道京東拼購能否做出與眾不同的社交電商。

京東拼購開戰拼多多,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拼多多一直給人廉價、假貨多的印象。而京東卻主打正品品牌,商品價格一般較高。京東拼購的推出會不會給京東打上一種低價的標籤,從而拉低京東的品牌定位,不利於京東品牌形象的樹立,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此京東還需多加探索怎麼樣做好京東拼購。

拼多多以拼團模式,在眾多電商的重重包圍中,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肯定有自己的經營之道,別的企業可以簡單的模仿,卻不一定能學到精髓。因此,京東拼購應該探索適合自己的道路,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