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人類對時間的執念:科學家發現新的計時方法

人類對時間的執念:科學家發現新的計時方法​時鐘一秒一秒的走動,你有沒有疑惑過一秒為什麼是這麼長?是怎麼規定的?

答案很簡單,1秒是1/60分鐘,即1/3600小時。我們的計時方式與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有關,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以及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是很穩定的,天、小時、分鐘都只是從地球運動衍生而來。

人類對時間的執念:科學家發現新的計時方法​然而,無論是地球的自轉還是公轉,都會隨著時間流逝而發生輕微改變,這樣同樣是一秒的時間,長度也可能不同,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時間測量方法。

人類對時間的執念:科學家發現新的計時方法​本著確定一個真正永久性的時間測量標準的初衷,科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設計了一個更好的時鐘,不是以地球運動為基礎,而是以原子的運動為基準,因為原子振動極其穩定。今天,一秒被定義為銫-133(銫與鈉為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對應輻射9,192,631,770個週期的時間。

用銫原子定義的一秒並沒有與原來的一秒有著很大的不同。一秒的長度還是一樣的,但現在,它將永遠保持不變。目前的銫原子鐘非常精確,它們在2000萬年的時間裡誤差只有一秒鐘。

科學家並沒有滿足於此,目前,更加精準的鍶時鐘正在研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