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金华人到越南芽庄旅游,买的乳胶枕国内发货

越南芽庄旅游买的乳胶枕 发货地点竟然在国内? 近年来,东南亚许多旅游城市成为国人出国旅游的热门地点。许多市民出游已不再满足于购买腰果、咖啡等异国农特产,而盯上了乳胶寝具。一些所谓免税乳胶寝具店,也打着“只对中国人开放”的招牌,吸引来自中国的旅游团。有关人士提醒,暑假出游高峰将至,市民在购买旅游商品时需要谨防其中的陷阱。 越南国企乳胶产品问题多 去年暑假市民丽丽带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参加了百事通金华旅行社的越南游,行前旅行社告知有购物并在合同后面附了行程,告知购物点都是正规的。随后跟随当地导游去了很多购物店,珠宝、沉香、乳胶、丝绸琳琅满目,满大街的“梦想之树”TIEN DAT DREAM越南乳胶招牌,导游不断洗脑,说当地人淳朴没有假货,越南严惩乳胶产业造假。在一家越南乳胶购物店,自称中国公司支援越南乳胶国企发展的中国女导购,给游客做了一系列试验和讲解。说越南乳胶垫搞促销,20000多元两床乳胶寝具可以拼起来购买很划算,随后又分开游客洗脑,对有意向的游客说再送4个越南乳胶枕头。最后丽丽母亲花了12000元购买了越南国企品牌“梦想之树”TIEN DAT DREAM乳胶床垫和枕头。回国后半个月有物流公司送来了这些越南乳胶产品,一家人也没有怀疑,直到今年5月有朋友也去芽庄旅游,带回了同样国企品牌“越冠”越南乳胶产品,名片上的标签卡和联系电话一模一样,可是乳胶商标的图案却不同了,朋友说起一样的推销套路,让丽丽觉得受骗了。

金华人到越南芽庄旅游,买的乳胶枕国内发货 丽丽开始验证自己买的越南乳胶寝具,发现床垫标签是三无产品,没有任何产品质量认证。当时导购宣传的是越南乳胶国企生产,但经查对该企业根本不是越南国企,系2016年才注册的新公司。越南乳胶床垫标签上表面100%天然乳胶成分,经查证了解目前的生产工艺不可能达到100%成分, 最高等级也才97%。这些越南乳胶床垫和枕头有一股子说不出的香精味,用最简单的办法取一小块乳胶料点燃,冒着黑烟还有一股臭橡胶味道让人恶心,而当时在越南乳胶购物店推销演示时点燃是木炭味。 丽丽的朋友通过物流数据还查实,该“越冠”越南乳胶产品竟然是从国内发货,物流信息作假,根本就不是从越南发货,也没有原产地证明、报关单等进口信息。随后丽丽向百事通金华旅行社提出退货要求,并说明该越南乳胶床垫存在诸多问题。百事通杭州总部质检部门介入调查后反馈,说越南乳胶供应商需要游客提高一份质检报告。而根据《旅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应当向合格的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有知情权,供应商应提供相关质量证明其越南乳胶床垫系合格产品。 百事通杭州总部质检员答应继续跟越南乳胶供应商沟通,售后发来一张VC越南乳胶SGS的样品检测报告。丽丽提出样品检测报告只对样品检测质量负责,且报告是2018年5月11日出具的,自己购买的产品是2017年的。让人不得不怀疑所谓的梦想之树、越冠、VC、VD等越南国企乳胶品牌其实都是一个老板在运作,为了避免曝光不断更换牌子,据此丽丽要求旅行社假一赔三,退还旅行费用。高价买到次品货  天然乳胶取材于橡胶树汁液,由蒸发模塑成型,本身有无数的气孔,具有良好透气性,同时弹性极佳不易变形,可以防螨抗菌,还可以满足不同体重人群的需要,适应不同睡姿。由于越南盛产橡胶,许多人认为在越南购买乳胶寝具,质量更可靠,价格也更优惠。  金华市旅行社行业协会负责人陈建国告诉记者,越南很多旅游商店并不接待越南顾客,店员都是中国人。店里的乳胶枕头卖到250万越南盾(约合750元人民币),当然可以“买一赠一”,这些店多反复强调,游客们到的这一天便是“买一赠一”的最后一天。当地市场管理司发现其实这些寝具都是进口产品,但没有按照越南进口产品的要求贴上越南语标签,并不是从正规渠道进入越南的,因此市场管理部门不能保证这些产品的质量。中国游客由于不了解情况再加上无法阅读越南语,很容易上当受骗。  事实上越南出售乳胶寝具的正规商店和超市很多。在越南首都河内的正规寝具专卖店,普通乳胶枕头价格为30多万越南盾(不到100元人民币),而大一些厚一些的乳胶枕头为60多万越南盾,不过商家可以打85折,打完后为52万越南盾(约合150元人民币)。而一个长2米、宽1.6米、厚0.1米的乳胶床垫,未打折前的价格为1631万越南盾(约合4800元人民币),长2米、宽1.8米、厚0.15米的床垫,未打折前的价格为2499.5万越南盾(约合7500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即使是真正知名品牌的乳胶寝具,也比旅游景点所谓免税店兜售的产品便宜得多,而且来源正规、标签规范、保证质量,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包换包退。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站和热线,购买之前可以先查询做到心中有数。而一些非法商人弄虚作假,不仅高价售货,商品质量也无保障,有的甚至虚构越南乳胶寝具的销售假象,实际通过非法渠道直接把走私品从国内发货给游客。业内人士提醒,暑假期间出国旅游的市民不仅要注意安全,也要擦亮眼睛,购物前和购物时多问多看多听,莫因贪图便宜而上当。(本报记者方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