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侏罗纪世界》中出现了哪些恐龙?

虹一法师


或许这个问题应该问《侏罗纪世界2》更合适,毕竟现在正在热映中。

《侏罗纪世界》是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出品的一部科幻冒险电影,可以看作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第四部。在《侏罗纪世界》前十多年前拍摄的《侏罗纪公园》1~3一直是观众眼中的经典之作,而《侏罗纪世界》也是延续了之前的剧情,电影中出现的恐龙大部分在前3部出现过,还有一些是新出的。

【霸王龙】

霸王龙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的常客了,从第一部开始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霸王龙又叫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它生存在距今约6850——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化石分布于北美洲。霸王龙体型巨大,体长十多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平均体重约9吨,咬合力一般9—12万牛顿,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之一。《侏罗纪世界》中的霸王龙经过基因改良,融合了多种生物的基因。

【伶盗龙】

伶盗龙是电影中男主角训练的恐龙,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它们生活在大约8300—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蒙古国及中国内蒙古等地。伶盗龙身长大约2.07米,臀部高约0.5米,体重推测约15公斤,是一种活跃矫健、非常聪明的猎手。电影中伶盗龙成群生活,但是现实中伶盗龙的化石基本是单体被发现。

【腕龙】

腕龙是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一头25米长的成年腕龙,能把脑袋抬到距离地面13米的位置,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体重有20—30吨,是陆地上最大的恐龙之一。

【甲龙】

甲龙拉丁名意为坚固的蜥蜴,是一种巨型草食性恐龙。生活在距今6500—68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化石分布在北美洲的西部。甲龙背后有硬甲,具有较强防御能力,尾部有两个棒槌,犹如一台装甲坦克。但其腹部非常柔软,是它的弱点所在。

【三角龙】

三角龙也是电影里的常客。它是植食性恐龙,生活在约6800——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北美洲。

《侏罗纪世界》中还有其它的生物如沧龙、翼龙,很多观众认为这两种生物也是恐龙,但事实正好相反。沧龙是中生代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生活在距今约6 0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它与恐龙在生物学分类上同门不同纲。翼龙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与恐龙生存的时代相同,但在生物学分类上,翼龙与恐龙同纲不同目。

据统计,《侏罗纪世界》一共出现了14种食草类恐龙,6种食肉类恐龙。那么《侏罗纪世界2》中又出现了多少种呢?电影正在热映,快去影院发现更多的精彩吧!


侏罗纪瓦力


别的回答里,已经有介绍了一些了。我再补充几个。

肿头龙——白垩纪“郭达”

肿头龙复原图(来源于Wikipedia,作者Fred Wierum ,CC BY 4.0)

不过电影里比上图这个萌多了,电影里乍看像是谢顶了“郭达”,在看原来是深藏不漏的“铁头功”高手。

看起来更像下面这个↓:

是不是这样萌多了。(来源于wikimedia,作者Espirat,CC BY-SA 4.0)

虽然看起来萌,但攻击力不可小觑,《侏罗纪世界2》的肿头龙撞破过墙,大闹过拍卖会场,在人群中横冲直撞,所到之处哀嚎遍地人仰马翻。

这个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尽管我们只能看到肿头龙的化石,但还是能科学地推断一些它的信息。

下面是肿头龙的化石:

肿头龙头骨化石(来源于Wikipedia,作者Eden, Janine and Jim,CC BY 2.0)

肿头龙的头骨顶端的头盖骨厚达25cm,全是实心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在它们争夺领地的时候,结实的头盖骨就是武器了。其实肿头龙拉丁名的意思就是“厚头蜥蜴”

虽然肿头龙大约有5米长、2吨重,但它的腿骨和指骨也表明它能快速奔跑,所以能实现电影中的效果是完全合理的。想想这么大,在我们人类看来,像一个急速坦克。

肿头龙大小和人类的对比如下:

绿色的是成年的肿头龙,其他的是肿头龙可能的生长阶段。(图片来源于Wikipedia,作者Matt Martyniuk,CC BY-SA 3.0)

肿头龙生活在六七千万年前,最后随着白垩纪物种大灭绝而消失。

美颌龙——侏罗纪的“鸡”

美颌龙。(图片来源于Wikipedia,作者Nobu Tamura,CC BY 2.5)

《侏罗纪世界》中小女儿沙滩上喂食物的就是美颌龙‘’《侏罗纪世界2》中最后放生恐龙时,两三只小小美颌龙跳上汽车看着眼前那的人类。

美颌龙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比前面“谢顶”兄弟早将近一亿年。

之所以说它是“鸡”,首先是因为它的体型小,是已知最小的一种恐龙。

人和美颌龙体型对比,像不像我们脚边的一只鸡呢?(图片来源于Wikipedia,CC BY 3.0)

不仅体型像“鸡”那么大,而且美颌龙的骨头是空心的,有点像鸟类。其实它和始祖鸟非常像,只是缺少了翅膀。但美颌龙却是快跑健将。

根据一些特征,美颌龙身体可能也应该有相应的绒毛,只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


掀开科学的超短裙


《侏罗纪世界2》中出现的14+1种恐龙,你真的都认识吗?

本文5600字,阅读需要8分钟


2018年6月15日,可是个大日子,并不是因为世界杯开幕,而是因为《侏罗纪世界2》上映,对于无数恐龙迷来说,这部电影真的是盼望已久。电影里出现了众多恐龙们,这些恐龙有的是老面孔,有的是新面孔,如果你傻傻分不清楚也不要紧,看过这篇文章你就认识了。



霸王龙(又名暴龙)

属名:Tyrannosaurus

学名含义:暴君蜥蜴

体型特征:体长10至14米,臀高5.5米,体重约10吨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生存地点: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险系数:极高

无论是三部《侏罗纪公园》系列,还是上一部的《侏罗纪世界》,霸王龙都是最重要的恐龙,而且总是“闪亮”登场。《侏罗纪世界2》中的霸王龙还还是上一部中那只,再往前都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了,是真正的老戏骨,大家都亲切地称它“老奶奶”。

图注:《侏罗纪世界2》中的霸王龙,图片来自网络

霸王龙由布朗在1902年命名,到现在已经有116年啦。自霸王被发现之后,它就成为中生代陆地上的王者,即便发现了更长的棘龙,它在我们心中的皇者地位也没有被动摇。霸王龙身材高大,身体健壮,其典型特征是巨大的脑袋和不成比例的小短手(不许笑!后面还有更短的)。霸王龙的大嘴是可怕的杀戮工具,这张嘴中长有60颗20厘米的大牙齿,其咬合力更是超过5吨。凭借着巨大无比的咬合力,别说是肌肉,就算是骨头暴龙也能咬断。在侏罗纪公园系列中,人们总是用火焰在夜晚吸引霸王龙的注意力,研究显示霸王龙在夜间的视力的确不是很好,不过它们的嗅觉异常灵敏,就算是一点异常气味它们都能感觉到。霸王龙的危险程度应该是最高的,但是在电影它总能救好人于水火之中!




迅猛龙(又名伶盗龙)

属名:Velociraptor

学名含义:敏捷的盗贼

体型特征:体长1.8米,高0.8米,体重2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生存地点:亚洲中部

食性:肉食性

危险系数:极高

迅猛龙可是《侏罗纪公园》系列里捧出的恐龙大明星,它们聪明、狡猾、凶残。《侏罗纪世界》升华了迅猛龙的智力,它们懂得服从,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真的是让观众大开眼界啊!《侏罗纪世界2》中迅猛龙依然是主角,欧文的“布鲁”回来啦。

图注:欧文与年幼时的布鲁,图片来自网络

迅猛龙于1924年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奥斯本命名,其化石发现于蒙古共和国和中国的内蒙古省。其实无论从外形上看,还是从体型上看,电影中的迅猛龙都要比现实中的迅猛龙大很多,其参考了发现于北美洲的恐爪龙。根据最新的研究,迅猛龙并不是光秃秃的,它的全身上下是长有羽毛的,不过导演又一次让它“全裸”出镜了。迅猛龙的智商被电影神话了,它们虽然是恐龙家族中最聪明的恐龙之一,但是还无法达到与人类交流并听从人类命令的能力。如果你在“侏罗纪世界”中遇到迅猛龙,不要试着和它建立某种联系,赶紧藏起来!




食肉牛龙

属名:Carnotaurus

学名含义:吃肉的牛

体型特征:体长8米,臀高3米,体重1.5吨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生存地点: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险系数:高

图注:《侏罗纪世界2》中的食肉牛龙,图片来自网络

在预告片里食肉牛龙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还被霸王龙欺负了,看来只能当个陪衬啦。食肉牛龙最大的特点就是脑袋上长有一对像牛一样的角,这正是其得名的原因。我们总是嘲笑霸王龙长有一对小短手,其实食肉牛龙的前肢更短,短到什么用都没有呢。

图注:食肉牛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食肉牛龙在1986年被命名,是南美洲白垩纪末期最大的食肉恐龙。尽管食肉牛龙没有霸王龙强悍,但是它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跑得快。食肉牛龙长着一对大长腿,其最高奔跑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56公里,绝对是大型食肉恐龙中的飞毛腿。如果遇到食肉牛龙尽量躲起来吧,因为逃跑绝对是死路一条!




重爪龙(又名坚爪龙)

属名:Baryonyx

学名含义:沉重的爪子

体型特征:体长7.5至9米,臀高2.5米,体重1.3至1.7吨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生存地点:欧洲西部

食性:肉食性

危险系数:高

重爪龙的出场还是相当酷的,这个预告片里就能看到哦。重爪龙是一种大型的食肉恐龙,但是样子却非常特别,它的脑袋(特别是嘴巴)细长,就像鳄鱼一样。其实重爪龙主要以鱼类为食,所以才长出了如此特化的脑袋的。除了长嘴巴,不要忘记重爪龙手上的大爪子,足有40厘米长呢。

图注:电影中作恶的重爪龙,图片来自网络

重爪龙在1986年由艾伦·查理格等人命名,其最早发现于英国。不要以为重爪龙主要以鱼类为食就不危险,它嘴中成排的尖牙可不是吃素的,咬起人类依然轻松。




异特龙(又名异龙、跃龙)

属名:Allosaurus

学名含义:与众不同的蜥蜴

体型特征:体长8.5至9.5米,臀高2.5米,体重1.5至2.3吨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生存地点: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险系数:极高

图注:预告片中出现的异特龙,图片来自网络

说实话,在电影中第一眼看到异特龙愣是没认出来,我的第一反应是发现于新疆的中华盗龙。异特龙就不用多介绍了吧,它是侏罗纪晚期北美洲最著名最常见的食肉恐龙,其化石发现量也非常多。异特龙或许不是最大的食肉恐龙,但却是身形最匀称的食肉恐龙。

图注:预告片中出现的异特龙,图片来自网络

异特龙在1877年由马什命名,它的身形健美,嘴中长有锋利的牙齿,手上有弯曲的爪子,是完美的大型杀戮机器。异特龙兼具了霸王龙的高大和迅猛龙的灵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食肉恐龙。



美颌龙(又名秀颌龙、秀颚龙)

属名:Compsognathus

学名含义:美丽的颌

体型特征:体长1米左右,臀高约0.4米,体重3至5千克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生存地点:欧洲中部

食性:肉食性

危险系数:低

美颌龙是《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系列中出现的最小的恐龙啦,它们看上去古灵精怪,但是内心却充满了杀戮的本性。在《侏罗纪公园2》里,成群的美颌龙曾经残忍地杀死了一个成年人。

图注:《侏罗纪公园2》中攻击小女孩的美颌龙,图片来自网络

美颌龙在1859年由瓦格纳命名,它是一种小而灵巧的恐龙。我们不确定美颌龙是否成群活动,但是它们的危险性并没有电影中表现的那么高,这些小家伙的主要食物是蜥蜴、昆虫,见到人应该会害怕地躲起来的。


腕龙

属名:Brachiosaurus

学名含义:前臂蜥蜴

体型特征:体长26米,臀高4.5米,体重40吨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生存地点: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险系数:低

图注:预告片中出现的腕龙,图片来自网络

腕龙是一种身形高大的恐龙,多少人认识这种恐龙都是因为看了《侏罗纪公园》,它以优雅的步态出场无疑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印象里最深刻的桥段还是感冒的腕龙打了小女孩一脸的鼻涕。

图注:《侏罗纪公园》中的腕龙,图片来自网络

腕龙由格里斯在1903年命名,化石发现于美国。作为一种巨型的蜥脚类恐龙,腕龙站立的姿态挺胸抬头,其脑袋距离地面的高度足有10米,绝对是侏罗纪的“瞭望塔”,那个时代的第一高度。

腕龙总是以温和的姿态出现在人类面前,所以当腕龙出现的时候,你只要保持距离欣赏就好。


雷龙

属名:Brontosaurus

学名含义:雷声蜥蜴

体型特征:体长22米,臀高4.5米,体重15吨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生存地点: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险系数:低

雷龙与腕龙同属于蜥脚类恐龙,它们曾经生活在一起,在上一部影片中,雷龙的戏份还是挺多的,但都是苦情戏,各种被暴虐龙虐杀。我本以为岛上的迷惑龙都死光了,没想到还有不少呢。

早在1879年雷龙就被发现和命名,其命名者是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学家马什,他在描述雷龙时是这么说的:当一大群雷龙从远处走来时,一定是尘土蔽日响声如雷。

雷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代表,其长有小小的脑袋、胖胖的身体以及长长的脖子和尾巴。雷龙不但体型巨大,而且还喜欢扎堆,它们总是成群结队的出没。别看雷龙笨头笨脑的,它们可有自己独特的防身武器,那就是细长的尾巴。当雷龙挥动尾巴时能够起到鞭子的效果,不过面对我们这些“无害”的哺乳动物,它们还是相当温顺的。



剑龙

属名:Stegosaurus

学名含义:有屋顶的蜥蜴

体型特征:体长9米,挺高3米,体重约4吨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生存地点: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险系数:中

介绍了腕龙和雷龙,就一定要介绍剑龙,因为剑龙和这两个大家伙也生活在一起。剑龙在1877年由马什命名,在最早发现剑龙背上巨大的骨板时,马什以为这些骨板是水平长在它们背上的,就像屋顶上的瓦一样,所以名字本意是“有屋顶的蜥蜴”。

剑龙可是恐龙世界中最奇特的恐龙,它的背上有17块菱形骨板,尾巴上有四根骨刺。别看剑龙样子傻傻的,但是一点也不好惹。在电影《侏罗纪公园2》中它们就展示了自己的攻击力,差点把贸然靠近的人类达成筛子。尽管剑龙以植物为食,但是相当危险,所以不要靠近哦。


甲龙

属名:Ankylosaurus

学名含义:僵硬的蜥蜴

体型特征:体长6.5米,臀高2米,体重约6吨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生存地点: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险系数:中

与剑龙一样奇特的恐龙还有甲龙,这种恐龙因为全身长有骨片和骨刺组成的装甲结构而闻名于世。在上一部《侏罗纪世界》中,甲龙终于有机会好好漏了一把脸,但还是被暴虐龙被虐了。

图注:甲龙的复原,图片来自网络甲龙在1908年由布朗命名,这种满身长有甲片的恐龙堪称恐龙世界中的重装步兵,它们的防护已经做到了极致,就连眼睛都有骨片保护。甲龙在做到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不忘打击对手,它的尾巴上长有一个重50千克的骨锤,当尾巴甩动时,骨锤就变成了流星锤一样的武器。甲龙与剑龙一样,都有足够的手段保护自己,它们虽然不会主动攻击,但是对靠近的动物也不友好。


冥河龙

属名:Stygimoloch

学名含义:冥河恶魔

体型特征:体长2.5米,臀高0.8米,体重10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生存地点: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险系数:中

第一眼看到冥河龙,我把它看成了肿头龙,不过仔细看它的脑袋,长而突出的骨棘和比人大不了多少的体型暴露了它的真实身份。在《侏罗纪公园2》中,冥河龙的大哥肿头龙展现了自己“铁头功”的绝技,把人和车辆撞了个人仰马翻,这一部中冥河龙也不会吝啬自己的头上功夫。

图注:冥河龙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冥河龙在1983年由高尔顿等人命名,它的身形健美,靠后肢奔跑和行走。冥河龙就像是一头气势汹汹的小野猪,会用脑袋撞击对它有威胁的动物,所以不要轻易招惹它哦。




三角龙

属名:Triceratops

学名含义:长有三只角的脸

体型特征:体长9米,臀高3米,体重6吨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生存地点: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险系数:中

脑袋上长有三根大角的三角龙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世界里当然少不了它们啦。

三角龙是马什在1889年命名的,其巨大的带着头盾的脑袋和三根大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角龙是角龙家族演化的终极产物,它们曾经与霸王龙生活在一起,两个家伙是一对生死冤家。当面对危险的时候,三角龙会晃动脑袋上的大角作为武器,成群的三角龙会用大角组成一堵墙来保护自己。最近的发现显示在三角龙的臀部一带长有长而尖的刚毛,这些刚毛的作用是保护它的大屁股!忘了告诉大家,虽然三角龙是植食性恐龙,但是它们的脾气一点也不好,所以劝各位离成年三角龙远一点。



中国角龙

属名:Sinoceratops

学名含义:来自中国长角的脸

体型特征:体长6米,臀高约2米,体重2至3吨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生存地点:山东诸城

食性:植食性

危险系数:中

如果你仔细观察《侏罗纪世界2》里出现的角龙类,会发现除了特征明显的三角龙还有一种大型的角龙类,它就是来自中国的中国角龙。中国角龙的外形其他和三角龙差不多,最重要的不同就是眼睛上方没有两根大角,头盾边缘的褶皱更加复杂。中国角龙是在山东省诸城市发现的,它可是北美洲之外发现的唯一一种大型角龙类,在世界上名气还是很大的。电影中出现中国角龙或许是考虑到中国市场对于电影票房的巨大贡献吧。

中国角龙在2010年由古生物学徐星等命名,属于角龙家族中的尖角龙亚科。中国角龙或许与三角龙一样,群居但是脾气不好,所以怎么对待三角龙就应该怎么对待中国角龙。



似鸡龙

属名:Gallimimus

学名含义:鸡的模仿者

体型特征:体长4-6米,臀高约2米,体重40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生存地点:亚洲中部

食性:杂食性

危险系数:低

长着两条大长腿的似鸡龙是恐龙家族中的长跑健将,在《侏罗纪公园》中,一群高速奔跑的似鸡龙向主人公跑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侏罗纪世界2》中,似鸡龙依然会在屏幕前跑过来跑过去,但是不要指望它们成为主角哦。

图注:《侏罗纪世界1》中的似鸡龙,图片来自网络

似鸡龙在1972年由古生物学家瑞钦·巴思钵命名,这种恐龙长有鸵鸟一样的体型,长长的脖子、长长的腿,瘦长的身体和尾巴。尽管似鸡龙比较害羞而且不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但是不要把它惹急了,因为它前肢上的爪子还是具有相当杀伤力的。

最后又是一种该死的人造恐龙:



狂盗龙

属名:Indoraptor

学名含义:狂暴的盗贼

体型特征:体长?,臀高?,体重?

生存年代:现代

生存地点:?

食性:肉食性

危险系数:极高

继《侏罗纪世界》里吴博士创造了暴虐龙之后,本着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精神,吴博士又搞出了狂盗龙这个怪物。在预告片里大家肯定已经领教了这个怪物的恐怖啦,正片更可怕。不能剧透,关于这货的资料我也不说了,说了也算是剧透,大家还是去电影院看吧。



除了上面介绍的恐龙,电影里还有沧龙(Mosasaurus)和无齿翼龙(Pteranodon),不过它们不是恐龙!不是恐龙!不是恐龙!


好啦,我终于用这么长的篇幅将《侏罗纪世界2》中出现的恐龙都扒了一遍,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后可以更快乐的观影,祝各位观影愉快啦!


古生物探索


我们把《侏公1》、《侏公2》、《侏公3》、《侏世1》、《侏世2》所出现的重要的恐龙主角都讲一下,当然一些次要的恐龙领饭盒就不讲了。

霸王龙: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超科的第一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

棘龙:

棘龙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体长12到20米,臀高270至400厘米,体重4到26吨,生存于白垩纪的北非,约为11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分布区域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可能还有西撒哈拉、尼日尔和肯尼亚。目前棘龙属有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棘龙是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在被盟军摧毁,所以它的化石非常珍贵。

2014年9月12日,据BBC,一副的棘龙化石在位于摩洛哥境内的撒哈拉沙漠上被挖掘出土。最新研究显示棘龙的亲水性并没有纪录片中所说的那么高,高温季节亲水性较高,泛型捕食者。当时地中海和非洲地区的主流掠食恐龙。

三角龙:

三角龙属(属名:Triceratops)亦称三觭龙,是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一属,是种草食性恐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是角龙科最弱成员,战斗力完败同时代的霸王龙。

三角龙是一种微型的四足恐龙,全长大约有6到7米,臀部高度为2到2.8米,重达5到7吨。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令人联想起现代犀牛。长久以来,关于它们三根角以及头盾的功能处于争论中。传统上,这些结构被认为是用来抵抗掠食动物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论认为这些结构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现代驯鹿、山羊、独角仙的角状物。

自从1887年以来,已发现大量的三角龙化石,年龄层涵盖刚孵化幼体到成年个体,近年更发现一个完整化石标本。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已在加拿大海尔河组发现47个完整或部分的三角龙头颅骨。古生物学家们还不确定三角龙在角龙科的正确位置。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 horridus)、T. prorsus,但还有其他种被命名。

在1872年命名的奇迹龙,化石发现于兰斯组,仅包含颅后身体骨骼化石,当时被归类于鸭嘴龙类。有研究人员提出,奇迹龙可能是三角龙的一个化石。近年的研究显示,同属于角龙科的牛角龙,可能是某种形态的三角龙成年个体,但目前还没有定论。

迅猛龙:

伶盗龙(学名:Velociraptor)又译迅猛龙、速龙、快盗龙,属名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大约生活于8,300万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坎潘阶。伶盗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化石发现于蒙古国及中国内蒙古等地。第二个种为奥氏伶盗龙,是在2008年被命名,化石是一个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头骨。过去曾经有其他的种,但现多已不被承认。

伶盗龙是最广受一般大众熟悉的恐龙之一,这导因于它们在麦克·克莱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以及同名电影中的抢眼表现,但小说与电影版本对于伶盗龙的描述有误。对于古生物学家而言,伶盗龙则是种重要的恐龙。已发现超过10个伶盗龙的化石,是驰龙科中数量最多的。而其中一个著名的标本,则保存了与原角龙缠斗中的伶盗龙。

梁龙

:梁龙(学名:Diplodocus),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

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狂暴龙:

狂暴龙(I-Rex),是Indominus Rex正确的译名,也译作桀骜龙,大陆惯用名“暴虐霸王龙”“暴虐龙”,它是美国电影《侏罗纪世界》里面出现的虚构混血掠食动物。由于人们都希望看到更大更凶猛的恐龙而被制造出来,拥有霸王龙,迅猛龙等生物的基因,集凶猛和机智于一身

冥河龙:

狂暴龙(I-Rex),是Indominus Rex正确的译名,也译作桀骜龙,大陆惯用名“暴虐霸王龙”“暴虐龙”,它是美国电影《侏罗纪世界》里面出现的虚构混血掠食动物。由于人们都希望看到更大更凶猛的恐龙而被制造出来,拥有霸王龙,迅猛龙等生物的基因,集凶猛和机智于一身

暴虐迅猛龙:

环球影业出品的电影《侏罗纪世界2》中登场的新种混血掠食恐龙,身上和暴虐龙一样长有棘刺,拥有锐利的牙齿及比普通迅猛龙更大得多的体型。可以进行四肢行走也可以像普通食肉恐龙那样两足行走。因为其基因以迅猛龙为基础,它的智商比暴虐龙还高,甚至能作出类似人类的“笑”表情。

吴博士利用迅猛龙布鲁和从暴虐龙骸骨上取得的基因设计创造出来的新种恐龙,形态怪异,全身为深黑色,

从脖子到尾部的两侧有着金黄色的条纹,与暴虐龙一样是集凶猛和机智于一身和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外形与背刺的人造怪物恐龙。对被枪配的红外线瞄准器的红外线所瞄准的目标有反应。头部形状与霸王龙相似,在眼眶周围还有红色斑点。

PS:其英文名有着“背诵者”的意思

类似于普通的迅猛龙,

但是体积更加巨大,实力大增,而且拥有免疫麻醉的能力,连注射几枪麻醉针都没有事。智商高于普通的迅猛龙,善于伪装和欺骗。由于它是纯出于军事目的而研发的,因而可与步兵协同完成作战行动,片中米尔斯演示了如何用激光指示器为它标注目标并命令它攻击,此外可能还具有其它的战术协同能力。

混血掠食恐龙中继暴虐龙后又一新的杰作,在

对恐龙猎人怒吼

对恐龙猎人怒吼

诞生不久后被关在了处于实验室下层的笼子里,曾被误闯进去的小女孩梅茜意外发现。

(以下含剧透,慎看,暴虐迅猛龙简称暴迅)

在加利福尼亚州庄园的恐龙拍卖会场上被展出,为非卖的样品,但随后便有买主开始报价要拍卖暴迅,随即到场的富豪拍卖商们便不断叫出更高价力求将它收入囊中。后来欧文在会场上让一头冥河龙闯了进来让会场鸡飞狗跳,拍卖商们争先恐后逃生,在大门处的恐龙猎人(此人有收集各种恐龙牙的嗜好)看见如此混乱的场面感到疑惑进来查看,在寻找米尔斯时他发现了这头自己从未见过的恐龙,于是想拔掉其牙齿用来完成自己的恐龙牙项链。

在被猎人射中了几发麻醉剂后假装晕倒,随后猎人打开笼门进笼子来拔它的牙,在拔牙过程中不时睁开眼睛,甚至露出可怕的“笑容”(嘲笑)。

屋顶决战

屋顶决战

而后凶相毕露,暴起咬掉了猎人的右手后将之吞吃,接着杀死猎人。之后被在逃离拍卖厅时的拍卖师所惊动(过程几乎可说是愚蠢),然后追击而来准备杀死主持人和几位拍卖商时他们却已逃进电梯,门也及时关上,但很快便毁坏了电梯,残杀轿厢里的所有人。

之后一路追杀欧文·格雷迪、克莱尔和梅茜一行人到展厅,对趁断电躲藏于大型展柜里的三人发动奇袭,克莱尔和欧文被展柜内的假树压倒。而后被梅茜的尖叫声所吸引并重新展开追杀,在梅茜利用升降机逃入房间后爬上屋顶,找到她所藏的房间后打开屋顶上的窗户进入房内。正当准备攻击梅茜时欧文和布鲁赶到,欧文以麻醉枪射击无果后与扑过来攻击的布鲁展开了打斗。和布鲁且战且退一路打到展厅的天窗上,随后抵达的克莱尔想到可以利用暴迅会受到激光指挥的特点,用步枪上的指示器干扰暴迅引诱它攻击欧文。最终被布鲁、克莱尔和欧文共同打败,和布鲁同时从天窗坠落,掉到展厅中央的三角龙化石头骨上后被刺穿身体而亡。

沧龙:

沧龙(Mosasaurus)--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从陆地上的崖蜥进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并且迅速繁衍,随后和恐龙一起灭绝),但却一路乘风破浪,把比它历史早远得多的上龙类赶尽杀绝,是海陆两栖动物。

它生活于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的海洋中,分布于世界各地。第一具化石于18世纪末期在荷兰默兹河附近的白垩岩层中被发现。曾经被归类于鳄形超目的卡普林鳄,也是沧龙属的一个次异名。

沧龙的德文意思是“杀死赵冠角龙的蜥蜴”,是沧龙科的一个属。它们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拥有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颚与尖锐的牙齿,外形类似具有鳍状肢的鳄鱼。











美智子白蝶


沧龙和暴虐暴龙,肿头龙、三角龙、甲龙、剑龙、副龙栉龙、艾德蒙托龙、迷惑龙、似鸡龙;霸王龙、迅猛、双冠龙以及混血的暴虐暴龙。吃鲨鱼的沧龙和各种翼龙生物学上并不属于恐龙。前三部电影出现过而本部未出现的品种包括棘龙,腕龙,秀颚龙,角鼻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