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每日糧油:從臨儲到省儲 2015年的玉米產量到底有多少?

根據吉林糧食交易中心最新發布的消息顯示,將於2018年6月29日舉辦“吉林省2018年第二次省級儲備糧輪換競價銷售交易會”,供給銷售省級儲備玉米66866.751噸,稻穀112485.737噸,大豆6588.175噸,小麥5212.640噸。

此前,該省在6月5日舉行了第一次省級儲備糧輪換競價銷售交易會,計劃銷售稻穀6252.209噸,實際成交4614.969噸。未包含玉米品種。

每日糧油:從臨儲到省儲 2015年的玉米產量到底有多少?

另據最新消息顯示,此前剛剛提價收購2017年玉米的中糧黃龍公司今早將收購價格下調10元噸。該公司目前掛價收購的2017年新玉米,只收購自然晾曬玉米,烘乾玉米不予收購。

6月23日中糧黃龍公司2017年自然晾曬玉米收購價格降10元/噸,最新收購價格1690元/噸,其他收購指標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在吉林省的本次競價交易中,每日糧油查閱最新交易清單顯示,交易品種為2014年、2015年玉米。

每日糧油:從臨儲到省儲 2015年的玉米產量到底有多少?

與之對應的是,根據此前媒體報道,2015年我國臨儲玉米收購數量為1.2億噸左右,也正是當年超量的收購,導致我國臨儲玉米庫存一度高達2.6億噸,由此拉開了我國玉米去庫存的序幕。

來自時代週報的報道顯示,巨大的玉米國儲庫存,不僅帶來財政資金負擔,同時也在消耗巨大的庫存費用和利息費用。據悉,包括收購費、做囤費、保管費和資金利息等,每噸糧食庫存成本在252元左右。2.6億噸玉米需要付出的庫存成本費高達650億元——當然,現在沒有拍出庫的玉米還在繼續吃著國家補貼。

此外,臨儲玉米對市場造成的更大的衝擊是,從鄉鎮到省級儲備,再到中央儲備,重複性的倉容建設,越來越多的資金被投入到倉儲領域,“玉米市場加工賺錢難,做倉儲貿易來錢穩”!

不過,這顯然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每日糧油:從臨儲到省儲 2015年的玉米產量到底有多少?

我國臨儲玉米實施省份為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地區,以上四省區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當年玉米總產量為1億噸,加上臨近的河北省,玉米總量也才1.16億噸,或許當年是這幾個玉米主產省的玉米全部都收進了糧庫。

但現在又冒出來這麼多的省級儲備玉米,看來僅僅這幾個省不吃不喝是不夠的,還的把山東、河南這些玉米主產區全部拉進來才行。

而另外一組數據則更值得關注,按照我們2017年以來進行的臨儲玉米拍賣交易結果顯示,在2016年、2017年連續兩個年份玉米實施完全的市場化收購以來,我國已經累計拍賣了約1億噸的臨儲玉米,平均下來,每年的玉米消費數據應該在2.3-2.5億噸之間,而2015年的玉米產量為2.24億噸,沒人知道當年為何需求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目前2014年、2015年這些高價臨儲玉米的持續拍賣,在滿足市場供應的同時,卻也給當前玉米價格帶來巨大沖擊。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今年新玉米上市之前,國內這部分高昂的臨儲玉米庫存預計會降至1億噸以內,隨著2016年、2017年玉米需求的急劇攀升,玉米又要轉向供應緊張的格局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