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漢武帝為何喜歡重用外戚將領,不怕造反嗎?

衛青和霍去病皆是漢武帝時期的對抗匈奴的名將,因征戰有功分別受封關內侯和冠軍侯。

除了他們兩個,還有一無事處的李廣利,皆是由於外戚身份而被漢武帝重用的,為什麼漢武帝好任用外戚將領呢?

難道是因為劉氏皇族沒有合適的人選了?老劉家那麼多諸侯王,能打仗的不少,為什麼不用?

武帝的哥哥江都易王劉非就能打,宗親掌兵,威脅皇權。所以,漢朝打那麼多仗,基本沒宗親什麼事。到西漢被王莽篡位的時候,劉玄劉演劉秀劉稷劉植劉隆。好多都冒出來了,劉家沒有軍事人才?

漢武帝為何喜歡重用外戚將領,不怕造反嗎?

估計不少人會覺得:外戚比宗親安全,

李陵投降了,若被俘怕死也可以不投降啊,而且不顧家人死活。

將軍李蔡,李廣堂弟,李蔡都能封侯,李廣只能說才能有限,只有伍長的才能,卻做了將軍,而且不忠於職守,治軍散漫,連校尉的水平都達不到,做了幾十年邊防長官,砍的首級還不如別人年輕人一次的。

李廣除了勇猛還有什麼呢?

沒有深謀,沒有將略,沒有軍紀,沒有法度,沒有容人之量,連在草原上辨別方向的能力都沒有,李廣李陵真沒有才能,連氣節也沒有,還不如終軍這樣的童子有志向。

漢武帝為何喜歡重用外戚將領,不怕造反嗎?

漢初行分封制,異姓貴族勢力龐大,為了制衡,皇帝自然得依靠與他更為親近的外戚。

然而西漢後期外戚專權嚴重,東漢吸取教訓重用了與皇帝關係更親密的宦官來制約外戚,結果造成外戚宦官都專權,還搞各種鬥爭。

從呂后開始到西漢結束都是重用外戚,特別是軍隊,很多時候交給外戚指揮。

漢武帝時,大量起用非外戚的將領,只不過剛好衛霍比非外戚的將領厲害。

漢朝諸侯多宗室多,對皇帝威脅很大,有如此前車之鑑,漢朝往後的皇帝不怕都不行。

漢武帝為何喜歡重用外戚將領,不怕造反嗎?

大臣在皇帝手下是打工,重新立一個諸侯王為皇帝也是打工,或許權位更重。

外戚則不一樣,外戚與皇帝除了君臣關係,還有親戚關係,個人乃至家族沉浮是與皇帝綁捆在一起的,外戚嘚瑟是倚靠皇帝,皇帝倒黴他們也會失勢,所以外戚勾結諸侯的幾率會比大臣的低,於是用外戚。

武帝剛當皇帝的時候基本都是竇王兩家的勢利,衛霍也不能因此說就算是外戚,因為衛青衛子夫都是武帝親姐姐平陽公主為弟弟挑選的人,就是為了讓自己重新掌權。

衛家姐弟一個解決了武帝的後宮紛擾,一個分散了朝堂之上的權力。

武帝前期所做的事情就是奪回權力。

漢武帝為何喜歡重用外戚將領,不怕造反嗎?

加之剛剛發生沒幾年的七國之亂,以及後來的淮南王造反,都說明劉姓諸侯王不值得依靠和信賴,培養自己的臂膀是在自身權力薄弱的時期非常需要的,而這樣的人從社會底層挑選再合適不過,給其封侯拜相,便會肝腦塗地。

後期重用李廣利那是因為寵幸李夫人,加之對衛太子的不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