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曾仕強:怎樣教育孩子,不懂這些,毀孩子一生!

曾仕強教授

曾仕強:怎樣教育孩子,不懂這些,毀孩子一生!

閱讀本文您將徹悟

1. 孩子能不能打不是問題,問題是什麼?

2. 教育子女,如何鬥智?

3. 打孩子,要分五步。

曾仕強:怎樣教育孩子,不懂這些,毀孩子一生!

|全文共2392字,深度閱讀需7分鐘,受益終生|

現代人普遍倡導“愛的教育”,認為父母的責任,在於給予子女充分的愛,無限的耐心和關懷,導致了很多父母不敢對自己的孩子實施管教。

再加上現在的家庭結構,4-2-1模式,四位老人,一對父母,一個孩子,祖父母無條件的溺愛,嬌慣出了一個個的小皇帝,父母稍加管教,祖父母就施加臉色,更別說打了。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麼管教孩子,到底能不能打孩子?

1

問題不在於能不能打孩子

對於孩子,沒有人會贊成打罵教育,但是完全不打,恐怕也不現實。

比如孩子有的要打,有的可以不打。就好像鼓一樣,有的輕輕一敲就很響,有的敲破了也沒有用。響鼓是不用重錘的,乖巧的孩子不需要重打,點他一下就通了,他們自己就會管好自己。可是有的孩子,怎麼講都聽不進去,只知道皮會痛,其他一概不知道,那打一下作為提點,也未嘗不可。

所以,問題不在於孩子到底能不能打,而是應該打就要打,不應該打當然不可以打。我們也不必去糾結可以打或者不可以打,應該研究的是為什麼打,如何打才有效。

我自己的孩子,我當然有權打。但是有權打,並不是有權亂打。就我自己而言,我根本不打我的子女,但是會塑造那個氛圍,讓他們知道搞不好爸爸是會打人的,那時就可以不打了。只要子女有這種意識,就會適可而止,就會自己管住自己。

而且,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如果爸爸過分打你,趕快跑就沒事了。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教育也沒有一定的理論。什麼樣的父母,什麼樣的子女,彼此怎麼互動,不是第三者所能指出和決定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互動,成果怎麼樣他們自己會去調整。

但是不管怎樣,體罰子女是一種不得已才採用的方式。因為父母責打子女,無形中會教導子女養成打人的行為習慣,將來遇到忍無可忍的時候,就會出手打人。而且孩子打常了以後,會變得麻木,反正是要打我,那就打吧,打完就沒事了。一旦這樣,跟他講什麼他也不聽,告訴他什麼他也不想,這種打就變成了單純的體罰,變得毫無意義。

父母管教孩子的目標是要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我們是透過手段,讓孩子明白他的錯誤。所以打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而且打是最後才動用的手段,不能輕易去用。

2

學會鬥智,以不打為第一選擇

全世界最有情緒的就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人是天底下最容易冒火的人。而孩子又非常淘氣,經常讓父母控住不住自己的脾氣,或者大吼大叫,或者乾脆出手打一頓才解氣。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沒有到非打不可的地步,父母打孩子,多數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但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去打罵孩子,是絕對不應該的事情。小的時候還可以拎過來打一頓,孩子慢慢大了就越來越不方便打了,再說一直打下去,等到十八歲父母還打得過他嗎?

所以,教育子女,要多鬥智。我們舉個例子,這個例子很多人都會有切身體會。

一位媽媽下班回家,看到3歲的兒子拿著彩筆,在牆壁上畫畫。媽媽當然很生氣,可是媽媽沒有罵兒子,反而笑著跟他說:“你居然這麼會畫畫,我還從來沒有注意到。”孩子一聽很得意、很開心。再說一遍,當一個人開心的時候,是完全沒有抵抗力的。

媽媽就接著開始進攻了:“你接著畫,畫完以後,我們禮拜天拿回去給你祖父看,讓他也高興一下。”孩子說:“畫在牆壁上的,怎麼拿得回去呢?”媽媽說:“對呀,怎麼我沒想到呢?你要怎麼才能拿回去呢?”“我要畫在紙上啊。”於是孩子乖乖地去找來畫紙,畫完後禮拜天帶回去,拿給祖父看。祖父也一定會誇獎他畫得真好,一切都在媽媽的掌握之中。

媽媽回來後,趁熱打鐵對兒子說:“以後還要不要再在牆壁上畫?”他說:“才不要,爺爺下個禮拜還要看我新畫的畫,畫在牆上我就沒法拿給他看。”媽媽說:“那我幫你把以前的擦掉吧。”兒子說:“不要你擦,我自己會擦。”

這位媽媽既沒有放縱孩子,也沒有打罵孩子,但教育的目的達到了。這樣家庭的孩子才會幸福,才會學到滿滿的處世智慧,才有光明的未來。

教育孩子是需要智慧的,父母要記住,講話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隨時改善子女的行為,從第一句話就要讓孩子聽得進去,這樣才能有效果。如果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再急也沒有用,父母要自己去調整。

3

非打不可,怎麼打才有效

當孩子犯了錯誤,其他教育方法又難以奏效時,父母往往想打他一頓以示懲戒,可又擔心這樣會傷害孩子。怎麼辦呢?我們的建議是警告孩子五次,父母才可以考慮打的問題。

父母要讓子女知道,爸爸媽媽不會平白無故打你,更不會因為自己的不高興就打你,一定是你犯了很嚴重的錯誤,而且是屢教不改才會這樣做。

比如一個孩子,第一次不小心打破了一個湯匙。父母說:“湯匙破了就破了,你的錯不是打破湯匙,而是做事不小心,以後要注意。”

第二次又打破了。父母就要警告他:“這是第二次了,怎麼還是這麼不小心,非要打你才能記住嗎?”孩子說:“不需要,我能記住的。”

第三次又來了。父母告訴他:“再有下次就真的要打了,因為不打你記不得。”你要讓孩子明白不是故意要打他,而是打他是幫他記得不可以再做錯事。

到了第四次,父母就要問問他:“這是第幾次了?”孩子說:“是第四次了。”父母再問他:“按照我們說好的要怎麼樣?”孩子說:“要打了。”孩子準備好要捱打了,父母最後才說:“我打你幹什麼?你記住就好了,我也不是喜歡打你,這次我不打你。”

真到了第五次,父母沒什麼好說的了,五次都改不了,就要問:“你要我打你哪兒你說,你說打手心就打手心,你說打屁股就打屁股。”孩子想想還是打手心好了。父母再問他:“用什麼打,你選一個?”打完了,最後還要問問他:“你真的知道了?”

所以,真的要打孩子,要有這樣的一個過程。很多時候,父母打了孩子,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麼打他,孩子捱了打也搞不清到底是因為什麼,這樣完全沒有意義。

上天把子女託付給父母,同樣賦予了父母教養所需要的權威。因此,在合理的情況下,父母對子女加以責備、處罰、教育、指導,不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父母對待子女,多問應該不應該,少問喜歡不喜歡。應該責備的時候,一定要加以責備;應該處罰的時候,也不應該馬虎放過。

同時,父母要讓子女知道,爸爸媽媽是有原則的,不能隨便去改變。換句話說,家庭要有規矩:我們家就是這個樣子,別人家怎麼樣那是別人家的事,與我們沒有關係。一旦家規立起來,孩子就會知道要怎麼樣去約束自己,也自然就知道該怎麼樣去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