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河图洛书,关于它的源起,也有非常有意思的戏剧性的故事

关于五行、河图的应用,在现在社会虽然势弱了,但依旧存在。

比如很多豪宅,商业地产都请风水先生看一下,把把脉。一些地产、金融客户,会提出在logo设计中,体现圆融、金生水、木主生发等吉祥意义。甚至在北方农村墓葬中,现在依旧需要阴阳先生给测风水,墓的方位不可歪。南北方某些地方还存在区别,所谓地动人不动、人动地不动。有兴趣的可以找人聊聊,下葬的规矩。

关于五行、八卦、易学、河图术数现在社会看来有迷信的成分,但站在文化的角度讲,绝对是东方哲学最璀璨的瑰宝。

河图洛书,关于它的源起,也有非常有意思的戏剧性的故事

这么牛逼的哲学,关于它的源起,也有非常有意思的甚至戏剧性的故事。

易学属于儒家经典,先秦时儒家吸取了些阴阳家学说的成果。儒学到了宋元以后,出现了巨大的发展,就是大家熟悉的理学的出现。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世叫朱子。他将易学与儒学气、理又作了进一步融合,从源头理念层更深的揭示了天人合一的价值。

《周易·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段文字留给后世无限想象,因为没有图,缺少视觉化图典注释,却又是为圣人准备的,让人无比向往。自从秦朝统一六国后,先秦多彩的文化就断了,这两样东西是什么,功能作用全不知道了,猜测很多,河图洛书真正成了神秘状态。朱熹为了真正探清河图洛书真实形态,真是作了不懈努力。当然,他的努力有一半得归功于友人及弟子蔡季通。当然这也为后来出现岔子,演出一段奇闻埋下了伏笔。

河图洛书,关于它的源起,也有非常有意思的戏剧性的故事

关于河图洛书的探源

话说朱子朱熹,不信这个邪,一定想弄清楚河图洛书到底是什么样,也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天人合一的哲学性,托其弟子蔡季通,进入蜀地探寻,蔡季通这哥们能力确实强,真就给他找到河图、洛书的造型文化根源。他入蜀遍访,最后交给朱熹两张图,这两张图后来就演变成河图、洛书。朱熹也基于此写下《周易本义》旷世之作。

河图洛书,关于它的源起,也有非常有意思的戏剧性的故事

但是,故事的戏剧性就在这里。现在有学者研究发现,西山先生应该带回来三张图,但只给了朱熹两张,自己暗扣了一张。他交给朱熹的两张图应该都是洛书,自己暗扣下的一张图才是真正的河图。这张图,朱熹也没见过。蔡将此图藏在孙子蔡抗家中,直到元末明初时才得以揭露,命名为“天地自然河图”,相传此图是蔡从蜀地一个隐者处获得,图有太极含阴阳八卦之妙。而所谓河图指的并非黄河长江,而是银河。很大可能是指7大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的';东方苍龙';跃出银河、顶着北极星旋转的阶段性天象。因此就暗合了天文星象,通天人,通神明,洞晓天机的寓意。这张图,就是后来演绎成为太极图的根源。而这错误一直延续了近千年,可见这圣人则之的物件,确实不是凡人应该窥见的。

早前1987年在安徽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出土的玉龟、玉版,进一步证实河图洛书的神秘性,和扑朔迷离的故事。

学者发现,玉龟的上下龟壳孔数,与常规所讲洛书完全相吻合。上下合叩,分毫不差。

而壳内所包含的一块玉版,玉版上的孔应该是与苍龙七宿中尾宿的7颗星相互对应,这俨然就是上文所说到的,真实的河图之意。

关于这段奇闻公案,在近代,顾颉刚先生,在他的《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彻底宣判了图洛的死刑,确定图书是宋朝某些人士造伪(也就是指的文章开头放出的两张河图洛书术数图并非真的。其实这两张图合起来才是洛书。)这一结论在疑古思潮中,几乎被学界普遍接受。

而回过来看到彝族传统医学典籍等一些古文献内容,便能感受中国易学文化,在很早以前便广泛流传开来。而这些宝贵的文脉在汉族中反而断流了,却在少数民族中以民俗的形式星火相传。我们也能想见,南宋时蔡季通先生遍访西南各地,最终发现文脉根源时候的巨大欣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没有将正确的河图呈上朱熹,我们没法知道,最终却在近千年后,发现了这非常的故事。

在西南地区彝族传统服饰纹路中,依旧有一种类似太极图的蛇形纹样,祭祀穿上这样纹样服饰,被认为可以与神明对话,获得天神降凡帮助,洞晓天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