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文丨梁湘梓

六月,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一股既興奮又傷感的氣氛。如果在讀書時代大家早已習慣在6月分離,9月相聚,那麼對於2018屆畢業生而言,他們必然知道,這一個六月將會有著格外不同的意義。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走出象牙塔,意味著學生時代的結束,每個人都將收穫一個嶄新的身份——“社會人”。在這之前,在學校,會有一場盛大的畢業典禮引領大家走向人生新開始。而今年,在湖南衛視,也有一場盛大的儀式,它沒有刻板的諄諄教誨,而是用一種年輕化的、更符合潮流的的“歌會”的形式,告訴著每一位2018屆畢業生:人生即將迎來分節,要做好獨立成人的準備。

作為湖南衛視2018年“創新精品晚會”首臺創新晚會,昨晚《快樂中國畢業歌會》青春開唱。直播當晚,在網絡端,《快樂中國畢業歌會》便收穫了話題榜總榜,綜藝榜雙榜第一的成績,多達23個熱搜在榜,#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微博話題閱讀量1.9億,討論量24萬的聲量,展現了“歌會”強勢的互聯網傳播效能。而在電視端,在歡網、酷雲的實時收視率表現榜單中也雙雙排名第一,表現了“歌會”持續的高粘附能力。

四大不同主題版塊的節目設計、平均25歲的嘉賓陣容、老師給同學們上的“最後一課”等,《快樂中國畢業歌會》正是用一種極具儀式感的方式,表達出了畢業季錯綜複雜的畢業情緒,進而形塑了青春記憶,而這也無不與湖南衛視平臺的青春調性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創新畢業季的電視傳播:在儀式中收穫青春能量

在電視端,為了紀念青春,常常會有“青春劇”這種電視文化產品來激活、喚起人們心中的青春記憶。但是,在“畢業季”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在全國各地的高考成績都陸續出爐的關鍵時刻,在網上有太多的畢業創意照被po出的時候,電視媒介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夠更好的釋放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畢業情愫?

這一次,湖南衛視給出了答案:在6月24日晚直播的《快樂中國畢業歌會》上,無論是腦洞大開的創意表演,還是極具創意的特殊環節以及讓人“燃”的勁歌熱舞,在這場2個小時的“歌會”中,它不僅以一種神聖的儀式感讓畢業生們做好了邁向未來的勇氣,它也讓更多的人們看到了一個自信、勇敢追夢的中國青少年積極向上的集體群像。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都說人生來就是具備儀式感的動物。《快樂中國畢業歌會》這場由電視人打造的,發生在“畢業季”這一特殊時刻的青春儀式,有著強大的力量。它可以讓人們感受到畢業的歡喜——無論是開場陳翔與高中生樂隊的《選擇C》,還是王一博與程瀟的青春熱舞,它們都充滿了向上的正能量。

當然,在《快樂中國畢業歌會》中,它還讓人感受到畢業時錯綜複雜的畢業情緒:張凱麗與女兒的首次同臺,她們眼中飽含淚水,是的,畢業時不能忘卻的是父母所給予的勇氣,是父母多年來的支持與鼓勵。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而在最後,由翟天臨、胡先煦、沈月、李蘭迪與費啟鳴組成的畢業生代表的宣誓、提問,則賦予了整臺晚會更濃烈的儀式感:

在他們的“十問”中,在VCR所播出的“最後一課”中,這些極具儀式化的元素,無不賦予了畢業生們告別學生時代的勇氣,並幫助著他們感知著信念、意義和自身的力量。顯然,這是《快樂中國畢業歌會》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去日不可追,來日尤可期”,或許當全國975萬的高中畢業生與820萬大學畢業生真的在這場“歌會”中找到了前行的能量時,這場“歌會”也完成了關注中國青少年、引領青春正能量的使命。

創新晚會的電視表現:於歌舞中感受成長的味道

《快樂中國畢業歌會》作為湖南衛視今年的首臺“創新晚會”,它的創新除了以獨特的“歌會”模式聚焦在中學及大學畢業生這一特殊人群之中,更凸顯其“腦洞”的是在具體的節目設計上,這場“歌會”很好的運用了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詮釋了青春。

整場“歌會”由四大主題版塊組成,分別是狂歡、遺憾、驚喜與成長,而與之相應的節目其實都是在隱喻並強化著相應的情緒。例如節奏鮮明的《放肆》《選擇C》《熱舞對決》等,都是與“狂歡”情緒相對應的,畢竟在畢業的當下,學生們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解放”,狂歡的情緒是第一位的。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而在“狂歡”之後呢,當內心的激動情緒已經釋放出來的時候,畢業生們又難免會稍帶感傷的去回憶自己學生時代的那些遺憾:在《快樂中國畢業歌會》中,在“對畢業時的自己說的話”的環節,有個女孩哭泣的說如果回到從前,她一定要去參加畢業晚會,因為她的班主任在那場畢業晚會後出車禍逝世……

而楊宗緯和韓雪的《校園民謠創意混編》,當多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校園民謠被交織在一起,當“那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被唱響,有些遺憾也不可訴說了。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第三個主題,則是“驚喜”:在畢業的時候,常常會驚喜父母原來那麼愛孩子;而在這場“歌會”中,驚喜的還有尹正、魏大勳、杜海濤、馬思超帶來的《馬欄山四子創意秀》,會驚訝曾經常常出現在校園畢業晚會中的“樂器演奏”,也會被搬到這場“歌會”裡;更驚喜的是才從《創造101》“畢業”的“火箭少女”的電視首秀,也獻給了《快樂中國畢業歌會》。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最後,就是“成長”:在整場晚會中,有一箇中插環節,即“上課”。節目組從全國各地選擇了12名高中老師,由李蘭迪、沈月等畢業生代表提問,諸如“畢業後如何獨自面對困境”“沒有做好告別的準備怎麼辦”等等,隨後各科老師根據相應科目的知識來解答這些問題,這也是老師們給畢業生最後的囑託:不要畏懼,勇敢追夢!

並且節目組還設計了一個“事件”,即張傑偽裝成攝像師走入了母校四川師範大學,參加了學校的畢業晚會,最終在學校舞臺與他合唱的唐慶蓉也如期出現在了“歌會”現場,這於她而言就是一次成長。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而當王力宏唱起了三首經典的歌曲,當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藝術團唱響《祖國不會忘記》,他們的成長都幻化在了每一個音符之中的同時,也為年輕一代樹立了榜樣。

因此,這些創意的環節設計、創新的歌舞包裝,都與年輕人的審美品位更為接近,這是一場年輕人的“爬梯”,這是畢業生審視自我、展望未來的舞臺,也是這支打造了《快樂大本營》《歌手》的製作團隊對自己的一次挑戰,不知大家是否滿意他們交上來的這份答卷?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無創新不青春:節目與平臺的高度契合

從“湖南衛視”這一平臺出發來看《快樂中國畢業歌會》,毫無疑問這是湖南衛視在眾多傳統節慶晚會之後的又一創新力作,也再次凸顯了平臺的“青春屬性”。

如果說湖南衛視一直都走在關注青年一代成長的道路上,如果以往的《和未來有約》《五四成人禮》也受到了廣大青少年觀眾的好評,如果《少年說》如多稜鏡般再現著社會的諸多現實,那麼此次

《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則以一種更加具象的姿態,以90、00後為主體,全方位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創新畢業季傳播儀式,湖南衛視《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唱響正能量

“肩負責任與希望”是《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對於2018屆畢業生的囑託,“未來可期”則是《快樂中國畢業歌會》對於2018屆畢業生的無限期待。“青春鳴哨,即刻啟程”,2018屆畢業生未來的起點被設置在了這場“歌會”中,他們將用百分百的努力與熱情,不忘初心與夢想,而這於湖南衛視而言,也頗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