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帝王賢內助: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確實有個偉大女人

帝王賢內助: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確實有個偉大女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這首李延年作的小詩可謂千古流傳,美好佳人、世所難逢,世人思美之心皆有,無奈弱水之隔、遠不能到,於是畏而可懷、難而愈求,撩人心絃、勾人情愫。

說起這首詩的出處,很有意思,李延年早年犯法受到腐刑,進宮當起了養狗的太監,但他精通音律,能填詞編舞,逐漸得到漢武帝的喜愛。

李延年有個妹妹,就是後來漢武帝最寵愛的李夫人,為了改變命運,李延年求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幫自己設下了一個局,漢武帝喜歡歌舞,李延年在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便唱起了這首曲子。

眾人聽罷,無不感慨,漢武帝更是嘆息道,哪裡有你說的這種佳人啊?平陽公主便藉機說,李延年的妹妹擅長跳舞,就是這種佳人,漢武帝遂命召見。

於是雲鬢花顏的李夫人款款而來,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體態婀娜、輕盈曼舞,猶如仙女下凡,而且粉白黛黑、自然天成,正如歌詞所唱,絕代佳人、舉世無雙。

漢武帝瞬間被迷住了,李夫人就這樣進了宮,一時間寵冠後宮,漢武帝甚至有一段日子“君王不早朝”,李夫人因病死後,漢武帝為其招魂,修築“夢靈臺”祭奠,上演“人鬼情未了”,李夫人還是第一位被追封的漢武帝皇后。

應該說帝王大多都好色,即便雄才大略如漢武帝,也逃過不了美色這一關,李夫人病重之時,漢武帝前去探望,李夫人蒙著被子不讓漢武帝見到容貌,漢武帝幾番要求,未能得願,怏怏離去。

李夫人的姐妹責備李夫人,為什麼不讓皇帝見到容貌,李夫人回答道,我因為容貌好,得以從微賤地位獲得寵愛,以美色事人者,色衰則愛意鬆懈,愛懈則恩義斷絕。

陛下之所以還能念念不忘來看我,正因為我平生美好的容貌,現在如見到我容貌毀壞,顏色非故,一定會厭惡拋棄我,還怎麼會記得憐憫錄用我的兄弟呢。

帝王賢內助: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確實有個偉大女人

這番話一方面說明了漢武帝確實有點好色,是外貌協會的;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李夫人很有心機,知道利用自己的美色掌控男人。

所以李夫人在史書中被提到的只有容貌和氣質,當皇帝女人,能夠無過失被史書稱譽的少,能夠輔佐帝王當好賢內助留名青史的就更少,伴君如伴虎,後宮深似海,做女人難,做皇帝的女人更難,謹小慎微可能守一輩子活寡,一不小心又可能成了紅顏禍水。

《詩經·大雅·瞻卬》裡說:“哲夫成城,哲婦傾城”,說的是男子有才能立國,女子有才毀社稷,旨在諷刺周幽王寵幸冷豔美人褒擬以至亡國之事。

歷來亡國之君,身邊好像總有那麼幾個被後世批評的壞女人,你看妲己片言,誤了殷紂;褒姒一笑,亡了周幽;夫差貪色,蒼天不佑;董卓思淫,引來寇仇;隋煬帝一世迷花,江都遺臭;唐明皇半生作樂,馬鬼埋愁。

皇帝貴為九五之尊,三宮六院佳麗無數,可以盡享天下美色,隨時撥雲撩雨,北宋詩人李山甫感嘆到:“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

”。

不過大抵明君聖主,即便勘不破美色這關,卻也不會讓女人誤了社稷,比如康熙很好色,但不妨礙他開創豐功偉績,更有學者把他稱為“千古一帝”。

不濟的也有,宋光宗趙惇被皇后李鳳娘逼瘋,傻皇帝晉惠帝司馬衷被個又醜又毒的賈南風玩弄於鼓掌,唐高宗的皇后武則天索性把李唐江山搶了過來。

雖然宮廷險惡,皇帝因其特殊地位乃至在愛情婚姻方面與普通人不同,但君後之間也有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愛情佳話,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皇帝的女人用智慧和溫柔輔助丈夫成就了一番偉業,也把自己嵌入了皇權的光環之中。

隋朝是個短命王朝,只傳了兩世,但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絕對是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間,軍事上成功地統一了分裂數百年的中華大地,內政上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他本人還入選過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

這些功績和獨孤皇后分不開的,獨孤皇后參與朝政,終身對隋文帝保持了強烈影響力,於開皇之治功不可沒,史書記載“

後每與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聖”。

帝王賢內助: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確實有個偉大女人

獨孤皇后頗有政治才能,當年周宣帝死後,楊堅以外戚身份輔佐幼主,雖然已經掌控了朝政,大臣們也擁戴,但他並沒有取而代之之意,獨孤皇后勸楊堅順應大勢,無毒不丈夫,楊堅才下定了決心奪取皇位。

在對待婚姻的態度上,獨孤皇后要求隋文帝不納妾、不亂愛,說男人都有一個毛病,一得意,就妄自尊大,視女人為玩偶,權勢之家、宮廷之間,昏聵淫亂,沒人能尊重女人。隋文帝確實始終未納妾,這樣的婚姻關係在封建社會,尤其是帝王之家非常難得。

獨孤皇后這樣做不光是為了籠絡住丈夫的心,更是為了江山社稷考慮,她自己也以身作則,對族人和子女都嚴格要求,嚴禁外戚幹權亂政,即便是自己的至親犯了王法,隋文帝想寬大處理,獨孤皇后卻堅持法不容情。

所以隋文帝登基後,國勢蒸蒸日上,儘管沒能傳之久遠,但獨孤皇后的功德有目共睹。

咱們再說說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的功績自不必多說,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這一切離不開長孫皇后。

帝王賢內助: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確實有個偉大女人

現在常說一句話,叫“不怕前門有鬼,就怕後院起火”,男人在外邊再怎麼風光,後院要起了火,那就別想安生了。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奪得皇位後,長孫皇后夫貴妻榮,開始執掌後宮,長孫皇后常說一句話:“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母雞在早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敗落,比喻婦女篡權亂政。

因此長孫皇后從不干預國家的政事,她開明豁達、賞罰分明,把後宮打理地井井有條,並且帶頭崇尚節儉,從不奢侈,整個後宮都十分愛戴她,所以太宗那會後宮氣氛一直很寬鬆和諧。

咱們都知道太宗虛懷納諫,最有名的諫臣就是魏徵,其實,魏徵應該感謝長孫皇后,要不是長孫皇后,魏徵沒準腦袋早就搬了家。

魏徵進諫向來不管不顧,有一次,他說個沒完沒了,太宗要退朝,魏徵情急之下一把拽住了太宗的袖子,讓太宗很難堪。

太宗回去後,滿臉怒容地念叨,早晚要殺了魏徵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聽後,穿上朝會、慶典時才用的朝服拜見太宗,太宗詫異為何如此端莊嚴肅。

長孫皇后說君主賢明,才會有正直的大臣,魏徵是少有的忠臣,這是國家之幸、百姓之幸,我向您表示祝賀。太宗聽後,轉怒為喜,對魏徵轉為佩服,才有了後來明君賢臣的歷史佳話。

長孫皇后去世後,太宗曾悲痛地說:“皇后常規勸我,補足我的缺漏,自己也克己復禮,如今我再也聽不到她的話了,我失去了一位賢德的助手”。

如果說獨孤皇后和長孫皇后都是陪丈夫守業固江山的典範,那麼朱元璋的馬皇后則是與丈夫生死與共,安國定邦還能共享安樂的楷模。

帝王賢內助: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確實有個偉大女人

馬皇后人稱“馬大腳”,在朱元璋還是一個衣衫襤褸、身無分文的和尚時嫁給了他,她自幼聰穎、能詩會畫,能看上長相醜陋的朱元璋只能說朱元璋還真有福。

當年朱元璋寄人籬下之際,馬皇后多次不顧生命安危相救,為了給獄中的朱元璋送點吃的,把熱氣騰騰的烙餅藏在懷中,燙起了燎泡。朱元璋在前線迎敵,馬皇后親自率家屬趕製軍衣軍鞋,穩守後方。

朱元璋在奪得天下後,曾深情地說:“朕起自布衣,外靠功臣、內恃賢后,為朕司馬,為朕隨軍,為朕親緝甲士衣鞋,種種勞苦,不勝枚舉,古稱家有良婦,猶國有良相,今得賢惠如後,朕亦信古語不虛”。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經常法外用刑、隨意治罪,馬皇后及時匡正、拾遺補闕,可以說馬皇后一定程度上削減了朱元璋很大的戾氣,並且馬皇后愛惜人才,提出的“願得賢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奉為至理名言。

馬皇后雖然身居高位,但不驕不躁,節儉持家,對朱元璋的幾個義子也都視如己出,所以人稱馬皇后是“家之良妻,更是國之良母

”。

說起明朝,很多人的印象是閹黨橫行、君主集權達到頂峰,皇帝也多奇葩,有木匠、有整天煉丹的、有整天數錢的、還有不務正業的頑主,提起最好的皇帝,有人說不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也不是明成祖朱棣,而是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在位期間朝政煥然一新,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弘治一朝,名臣輩出,老百姓安居樂業,出現了短暫的“弘治中興”。

隋文帝雖然專一,但也寵幸過其他美女,明孝宗絕對是把專一進行到底,終其一世身邊只有青梅竹馬的張皇后一人,別無內寵,以致六宮虛設。

帝王賢內助: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確實有個偉大女人

張皇后性格開朗,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和明孝宗如同一對民間伉儷一樣朝夕共處。而且張皇后盡心盡力地輔佐孝宗,幫他整頓朝綱、出謀劃策,孝宗一朝,主上勤政,貶斥權閹,善於納諫,且勵精圖治,這是與張皇后的賢惠是分不開的。

《明史·孝宗本紀》贊孝宗道:“明‘傳世十六,太祖、成祖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這句話是對明孝宗的肯定,也是對張皇后的褒獎。

古文名篇《閨訓千字文》在序中說到:“蓋聞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男教故重,而女教亦未可輕。故今國家之際,有聖母即有聖子,有賢婦始有賢夫。政治之本,萬化之原,皆系乎此”。

也許貴為帝王,可以指定江山、睥睨天下,實則他們是爾虞我詐的權術、勾心鬥角的計謀中,最心累、最孤獨的一類人,好在幸運的幾個人遇到了身邊最重要的女人,在倦鳥歸林時,她美好的情懷、溫柔的慰藉,永遠都是故鄉。

於是,帝王成就了不朽的功績,女人演繹了女性的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