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有人说不能用棉签棒掏耳朵?

天佑11111111111


首先来说说用棉签掏耳朵的坏处。很多人在洗完澡后都会习惯的用棉签掏掏耳朵,但不要以为这是在清洁耳朵,棉签很容易将外耳道周围的耳垢推向深处,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耳道的堵塞,更严重者导致鼓膜破裂,从而造成听力损失。不知使用棉签的朋友发现没有,其实棉签除了清洁一部分的油垢之外,什么都清洁不了,事实上反而把耳垢往里推了,这是棉签的缺点之一。

第二,一般棉签的棉花都比较松散,在掏耳朵的同时可能会掉落一部分的棉花在耳道内,这样对耳道的清洁难度也加大了,而且棉签自带的细菌对耳朵也是不好的。

第三,棉签在掏耳朵的过程中签子突出于耳部,习惯性的撞击和摩擦会损伤耳道,所以不要以为洗完澡习惯性的掏耳朵是清洁耳朵。严重的也有可能损伤鼓膜,对听力造成损伤。

以上就是棉签掏耳朵的损害,不要以为不要棉签掏耳朵,用其他工具掏耳朵就可以了,像耳扒那些比较尖锐的也要少用。

耳垢的形成不只是耳朵的分泌功能,也是耳朵的自我保护功能,耳垢其实有杀菌和清洁作用。耳道自身是有清洁功能的,不需要过度频繁的清洁。人在说话和做咀嚼动作时耳屎是会自带掉下来的,所以不必太在意。如果真的痒的难以忍受,可以使用棉签沾一些消毒水或者盐水清洁,偶尔使用一次棉签和耳扒没有太大的关系。

专长:鼻炎、鼻窦炎和鼻中隔疾病的治疗;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微创手术治疗喉、声带良性病变等。


医联媒体


很多人会用棉签掏耳朵,觉得又安全又舒服。但棉签会把耳屎推向耳朵深处、人为根本清理不了的地方,由此就会造成真菌、细菌、病毒等在外耳道累积起来,从而导致疼痛和感染。

此外,耳屎被推太里面也会阻断耳孔,造成听力问题。更有甚者,还有可能导致耳膜断裂。

研究人员针对87个患有外耳道炎的儿童进行了调查之后发现,70%的患者曾经在感染前的一周之内用棉签清理过耳朵,有三分之一的人则每天都会使用棉签。

很多人都习惯掏耳朵,不光为了干净,还因为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但这件看似美好的事情,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很多!

△耳屎越来越多 大家常说的耳屎,医学上称之为耵聍。它具有润滑作用,要是掏地太过干净,会让整个耳朵变得干燥,皮肤太干的后果就是痒痒痒,然后你又忍不住要拿起工具去使劲掏掏掏了。

△外耳道发炎

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

△耳聋 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把鼓膜掏穿。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0.1毫米,如果掏耳朵下力太猛,很容易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外耳道癌 挖耳朵的次数太多,可能刺激耳道皮肤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耳屎一般不用掏

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宁宇介绍,正常人一般是不需要掏耳朵的。只要耳垢没有多到堵塞耳朵,或者引起发炎,最好别掏。耵聍是皮肤在耳道里面的一种皮脂腺异化,可以起到防止感染,阻止病虫进入外耳道的作用。它可以阻碍声波对鼓膜的伤害,同时也有抑菌杀菌的作用。

伴随日常口腔的咀嚼、咬合,我们的啮合关节会来回的运动,这个运动和外耳道有连接,会自动把耵聍排出外耳道。

相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刘巧平指出,自行掏耳时,经常是把耳道口的一点取出来,耳道里边的还在里边,而且有可能会把它推到里边去,导致越积越多。

4种情况及时就诊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减少不必要的挖耳,改掉擦拭外耳道皮肤的习惯,允许外耳道有少许耵聍存在。用棉签、发夹、火柴棍等小工具掏耳朵更要不得。但有一些“异常耳屎”值得注意。如果耵聍分泌不正常,太多阻塞会形成耵聍栓塞,出现一些症状。

耵聍阻塞外耳道刺激鼓膜,会出现耳堵闷感,听力下降或者耳鸣甚至眩晕。

耵聍刺激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炎,出现耳痛。

耵聍刺激外耳道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咳嗽。

耳内有分泌物流出来。可能是洗澡或游泳时进水,把耵聍泡坏了,或者发炎流脓了。 当我们出现了这些情况的时候,就要去医院耳鼻咽喉科清理外耳道,在耳内镜下进行清理。 


健康时报客户端


(问答编号2017-04-05),你好,我是耳科赵医生。有关棉签掏耳朵的话题,我在视频里已是反复提到过很多次,这次在头条问答里再解释一下。

第一、我们日常生活用所使用的棉签相比我们的外耳道偏大,棉签进入外耳道后,周围的缝隙较小。虽然棉签的确能带出一部分耵聍(耳屎)碎屑,但棉签的头部必然会把一部分耵聍怼向耳道深处。日积月累,反而有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我既往的耵聍清理视频中,经常可以发现有些硬菜的表面明显有个凹陷,就是棉签头部留下来的痕迹。二、在给别人使用棉签时,如果不慎用力过猛,或者自己用棉签时被撞击到了胳膊,棉签会对外耳道的皮肤甚至是鼓膜造成损伤,这点比耵聍栓塞还常见。如果只是单纯损伤外耳道皮肤,保存耳朵干燥,不要再去用棉签擦拭,一周左右可以愈合。如果损伤了鼓膜,一部分人可以自愈,另一部分甚至需要手术修补。

第三、如果成年人实在想用棉签清理耳道,建议用幼儿专用的双头棉签,这种棉签体积小,不容易出现上述情况。注意,即便是幼儿专用棉签,相对孩子的耳朵仍然偏大,可以用来清理孩子身体其它区域,而尽量不要去清理孩子的外耳道,否则,造成的麻烦可能比成人还大。

第四、一些木杆棉签做工低劣,掏耳朵时容易出现棉球掉落,甚至是杆部折断在外耳道里,这在耳科门诊是常见的外耳道异物类型。

耳朵里有问题,找耳科医生来检查、处理,非医疗人士,稍安勿躁。


耳科赵医生


掏耳朵已经成为了人们日程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高兴的时候掏一掏,郁闷的时候掏一掏,闲来无事掏一掏,如此看来掏耳朵还是一种减压方式,无论遇到什么事,拿出工具来掏一掏,也许就豁然开朗!

想想平时大家都是用什么掏耳朵的呢?

这个


或许这个


还可以是这个


还有掏耳神器


看了这么多,我们不能忘了这个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除了用挖耳勺,用棉签棒算是最常见的吧。
但是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总的来说是这样的:耳垢是一种由身体的皮脂腺产生的、保持你的耳朵皮肤湿润的耵聍和死皮细胞的混合物。你的耳道,和你身体其余部位的皮肤一样,尽管看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但是你的耳朵可以自行排出耵聍,它有自我清洁的能力。

所以,当你把一根棉签塞进你的耳道时,会破坏你的皮肤的自然脱落过程,实际上可能会导致你的耳朵有更多的耳垢。此外,长此以往,你可能会把耳垢推回你的耳道,形成大的堵塞物,这时候就必须要医生帮助清除了。



考虑到这一点,那些你能想到的其他自以为是的清除耳垢的方法都不可以用。你可能不知道,有些人使用发夹,和其他临时找来的工具取出耳垢。这样做,除了扰乱你耳朵的自然剥皮过程,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会堵塞你的耳朵之外,用尖锐的物体在耳道里戳,还可能会导致耳膜穿孔。

所以,还是把棉签放下吧!


-时砂


掏耳朵是每个人都常做的事情,用来掏耳朵使用的工具也不少,火柴头,耳挖勺,如今不少人选择拿棉签棒掏耳朵,认为棉签卫生、柔软,掏完耳朵便直接扔掉便可。

但事实上,用棉签掏耳朵会对耳朵不利:

因为棉签接近外耳道直径,拿棉签掏耳朵,不仅不好把耳屎掏出,还易把耳屎推进耳道更里面去,不利听力。还有,棉签掏耳朵易把棉花等遗留耳道里。

掏耳朵注意事项

耳朵,属于人体很重要的器官。它不仅敏感也很脆弱,掏耳朵时稍不留神,便可能造成伤害或感染等。所以,掏耳朵时必须格外小心。掏耳朵工具很重要,不可太坚硬,也不可用力。

掏耳朵不宜过于频繁

若耳垢不是太多,未存在不适感,不需要频繁掏耳朵。因为在掏出一部分耳垢的同时,也会将另外一部分耳垢推向更深处,粘在鼓膜上,不利听力。

大多人均认为,耳垢为脏东西,其实耳垢是耳朵的分泌物,具有杀菌、护耳道作用。若是掏的太干净反会造成损害,而且耳朵具备自洁能力,一些人一辈子可能都不用特别对耳朵进行清理。

耳垢为酸性,可阻碍耳朵出现真菌。若确实要掏耳朵,尽量选择专业工具,或到医院处理,这样能够降低感染几率,防止损伤耳膜。


养娃视频


耳朵敏感又脆弱,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如果没有护理好会导致耳朵感染,听力下降,甚至导致永久性的伤害。

掏耳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很多人有掏耳朵的习惯,然而掏耳朵时一定要注意,工具的选择也很重要,不能太坚硬,也不能太用力。掏耳朵的工具是五花八门的,挖耳勺,火柴棒,小卡子,头发,棉签等,很多人都用棉签掏耳朵,暖暖绵绵的棉签在耳朵里转动的感觉很舒服,但是千万不要拿棉签掏耳朵,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还可能对耳朵造成伤害。

耳屎又叫耵聍,是外耳道软骨皮肤上分泌出来的淡黄色物质,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抵挡外界的尘埃,细菌,小虫子等进入耳道。还能让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在耳朵的生态圈里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人总是没事就喜欢掏两下,导致破坏耳朵的生态平衡。

棉签和外耳道的直径相差不多,用棉签掏耳朵,不但不会把耳屎掏出来,还会将耳屎推向耳道内侧深处,时间长了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如果实在想用棉签清理耳道,可以选用幼儿使用的棉签,不会轻易出现上述情况。

在使用棉签时如果外力过猛,棉签会对外耳道的皮肤甚至鼓膜造成损伤,这种情况比耵聍栓塞还要常见。如果单纯的损伤外耳道皮肤,保持耳朵干燥,不再用棉签擦拭,是很快可以愈合的,但如果伤了鼓膜,有的可以治愈,有的甚至要进行手术修补。

市面上棉签良莠不齐,很容易引发感染,有些木杆棉签做工非常低劣,掏耳朵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棉球掉落,甚至杆部折断在外耳道里,导致外耳道异物。

如果实在想要掏耳朵,最好使用专业的工具,或是去医院找医生处理,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危险,避免损伤鼓膜。


耳鼻喉科医生胡孝虎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人用各种工具给自己掏耳朵,最常见可能就是棉签吧!有很多人,看见棉签后,感觉就好想有什么暗示及诱导,不由得拿起一支棉签,掏起自己耳朵,那种感觉非常好及舒服。可不可以用棉签掏耳朵吗?怎么说呢,在在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简单说一下掏耳朵。

作为耳鼻喉科医生,从专业角度看,掏耳朵是一种不好习惯,本身耳道有一种自己清理系统,也就是纤毛系统吧!纤毛系统一直由里向外摆动,在加上咀嚼运动,大多耳屎可以自己排出耳道。频繁掏耳朵,可以刺激,引起纤毛惰性吧!也就是纤毛系统摆动及排出功能降低,反而不利于耳屎排出。在加上有很多棉签比较粗,可以把耳道外三分之二耳屎推深处,耳道内三分之一没有纤毛系统及排除功能,所以很容易形成铁耳屎。有时可以误伤,引起鼓膜穿孔。

但任何事情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可以用一些质量好的细棉签,清理一下耳道。如果有耳道痒症状,可以细棉签沾酒精清洗及止痒,效果挺好的!


耳鼻喉科高医生


棉签掏耳朵最大的问题就是:掏不出来!

如果你感觉舒服,其实只是抓抓痒而已。棉签的作用也只是把耳屎越顶越深而已。



想要掏耳朵,也有方式:

1.一般不需要掏!

一般耵聍会通过你走路,吃饭,说话产生的震动自己出来。平时可以用手清除出外耳道的耳屎即可。而掏耳朵可能只是一种习惯,或者是喜欢挖耳朵的感觉。


2.器械做好消毒!

如果一定要挖耳朵,要特别注意器械的消毒。很多人从来也没有清洁过挖耳勺,甚至很多人共用一个挖耳勺,最厉害的随便在哪看到一个挖耳勺,拿起来就往自己耳朵里伸。这些情况都是容易引起感染的。如果要挖耳,最好先用清水洗净,最好能用酒精擦一下。


3.动作要注意!

首先动作要轻柔,避免刮破耳道。第二要适可而止,不要为了挖干净就无止境的往里伸。有时候你的挖耳勺和耳膜只有一步之遥了,非常容易穿孔。


4.找个安静的地方!

有些人喜欢把挖耳勺挂在钥匙扣上,随时随地挖耳朵,但其实这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在走路、坐车的时候,稍微一碰,一颠,或者是什么突发事件就能把耳膜戳破,这种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千万不要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DrX健康科普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暖暖绵绵的棉签是耳朵里转动的感觉,是不是感觉超舒适、过瘾的哦。可你知道你这种行为医生见了会流泪,护士看了会沉默吗?一起来看看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棉签掏耳朵呢?

首先,普通棉签的尺寸是大于我们外耳道的,这样的棉签,不仅不能清理出我们外耳道里的耵聍。甚至还会耵聍推向更深处,形成耵聍栓塞。造成真菌、细菌、病毒等在外耳道的累积。看到这里是不是猛然停住了开心的小手手了呢?

其次,我们的外耳道皮肤非常敏感,脆弱,极其娇弱。一旦用力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发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溃烂耳膜穿孔和耳聋。不是吓唬你一掏耳成千古恨确实不值哦!

加上市面上的棉签质量良莠不齐,质量上难以保证。容易引发感染,甚至可能会有棉球掉落,棉杆断裂的情况。

那你可就得凄凄惨惨的去医院挂急诊了。医生提醒您,正常人的耳朵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掏的哦!耵聍不仅是我们耳朵的分泌物,还具有杀菌护耳道的作用。但耵聍太多也不行。如有必要可以寻求专业耳鼻喉医生的帮助!


找靓机科普君


掏耳朵,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并不陌生,小时候父母帮我们掏,长大后我们自己掏,也帮父母掏,朋友之间在一起,有时候也会互相帮着掏,这好像是一个习以为常的事情。掏耳朵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门,以前常用的是火柴棒,上学时,喜欢用圆球笔芯,现在很多人喜欢用棉签棒。总之在生活中,能够找到的较细的物件,我们都敢拿来掏耳朵。

耳朵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耳朵敏感、脆弱,掏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朵感染。因此,掏耳朵时一定要注意,小心些,同时对于工具的选择也是很重要,不能使用太坚硬的物件,也不能用用力,而且如果不是耳垢太多,有不适现象,也不要频繁的掏耳朵。虽然可能将一部分耳垢掏掉,但是另一部分耳垢可能被你往内推,沾到了鼓膜上,影响你的听力。很多人也以为耳垢是脏东西,其实耳垢是耳朵分泌的物质,能够起到杀菌、保护耳道的功能,全都清理干净反而会有损害。此外,耳朵有自洁功能,很多人一生都不需要特别清理,而且耳垢是酸性的,能防止耳朵里长出真菌类。

目前,很多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认为棉签干净,卫生,柔软,用完就扔了,其实这样做也不对的。由于棉签与外耳道的直径相差不多,所以用棉签掏耳朵,不但不便于将耳屎掏出来,反而会将它们推向耳道深处,从而影响听力。另外,还很容易将异物如棉花、棉签棒等遗留在耳道内。如果的确是需要掏耳朵,最好是能够使用些专业的工具,也可以去医院由医生处理,这样是可以减少对感染的风险,也可以避免损伤到耳膜。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