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中國古代十大道德名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古代“修身”的宗旨:一是修己成人,二是修己安人,三是修己善群。重視道德修養,是中華道德的精髓,它集中體現了人的主體性,人是道德的本體。

1.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出自漢代李陵《答蘇武書》。人們的互相瞭解,最可貴的是瞭解對方的內心世界。指朋友相交要知心。

2. 年老心未老,人窮行莫窮

出自宋代《名賢集》。人雖年老,雄心仍在;人雖貧窮,德行不能有虧。

中國古代十大道德名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3. 名不貴苟傳,行不貴苟難

出自《荀子·不苟》。君子行事,不以看似難得,卻屬於不正當的行為為貴。

4.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出自《增廣賢文》要把錢財看做糞土一般低賤和微不足道,而仁義道德才價值千金。

中國古代十大道德名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5. 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碼 道德準則,此為倫理原則,用以處理與諧和作為個體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組建社會。

6. 人之有德慧術智者,恆存乎疢疾

出自《孟子》。孟子說:“有德行、智慧、謀略、見識的人,常常是因為他生活在患難之中。

中國古代十大道德名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7. 平生德義人間誦,身後何勞更立碑

出自唐代徐寅詩《經故翰林楊左丞池亭》【釋義】人活著的時候,品行高尚,被世人稱頌,死去之後哪還用得著樹碑立傳呢?

8.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出自《尚書--大禹謨》,舜帝告誡大禹說,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誠懇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允”就是誠信的意思。

中國古代十大道德名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9.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出自《韓非子·觀行篇》,意思就是:人不借助鏡子,光憑眼睛不能修整自己的鬍鬚和眉毛;不通過道術,僅有智慧不會發現自己行事的失誤和偏頗。

10. 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此之謂全德之人

出自《呂氏春秋·本生》。憎:通“悶”,心情不舒暢。意思是:地位高至皇帝也不驕傲,低至百姓也不煩悶,這才是道德完備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