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端午節,亦稱“端陽節”,又稱“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計有名稱二十餘種之多。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紛紜。主流說法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國破家亡,無力迴天之際,毅然抱石自沉汨羅江殉國。千百年來,為紀念這位才華橫溢、節操高潔、忠君愛國、遺世獨立的偉大詩人,人們將他的忌日作為紀念他的節日。從這個意義上講,端午節也可以說是詩人的節日,各位詩友更應敞開心扉,縱情一歌。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食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習俗。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起端午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本期微刊以《端午節》為主題,詩詞曲賦皆可,新聲舊韻都行,但言真情,不拘一格。微刊自即日起自行接龍,至7月15日止。

主持人 桑士偉

領銜人 張曉峰

領銜作品:

張曉峰《如夢令·端午序曲》

(一)

五毒五紅相驗,燥熱惹人生厭。

屈指又端陽,池漲水光瀲灩。

銷黯,銷黯,浪濯芙蕖嬌豔。

(二)

又見玉蟬棲樹,梔子招來蝶舞。

水漲近金山,柳下龍舟待渡。

無數,無數,榴炬點燃村路。

(三)

浪濯翠荷轉動,搖曳青蘆騰鳳。

裹粽祭英靈,又把楚辭吟誦。

好慟,好慟,憑弔叫人愁重。

(四)

將欲雄黃調酒,又見洪濤浴柳。

節近憶蛇妖,造化育成靈獸。

紅袖,紅袖,怎不永生相守?

(五)

溪水欲漫堤岸,門掛菖藤蒲蔓。

端午祭英魂,肉粽五紅鴨蛋。

夢幻,夢幻,恐把蛇妖遇見。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接龍作品:

1、李松鶴

端午祭

年年端午暗傷神,

汨水悠悠念直臣。

憂國安能輕覓死,

何堪楚地盡歸秦。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韓玉美

端午寄思

又到榴花照眼明,楚河兩岸頌歌聲。

龍舟戰鼓連潮起,艾粽追思與日行。

自古昏君千載罵,從來賢吏萬人傾。

多情暗遣今宵雨,併入江川吊屈平。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3、秦嶺

端午懷屈原

五月羞臨水,滔滔盡楚魂。

綺思接曠宇, 浩氣曜崑崙。

香草蓬蒿妒,青松峪壑吞。

九州今憶念,憫淚滿空樽。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4、李賀利

(一)端午有寄

五月悽風知幾場,楚天苦雨起蒼黃。

丹心已共君王事,明月何蒙社稷殤。

萬古騷情生汩水,千秋正氣溢端陽。

蕭湘鴻雁年年去,故國悠悠蘭惠香。

(二)參加文廟祭屈原有感

千人大祭氣恢弘,

細水驟然生楚風。

一曲騷音古箏賦,

三通鑼鼓助騰龍。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5、陳樹森

小重山•端午

楚韻江濤兩相酬。詩魂霄漢外,引風流。喧聲鑼鼓逐雲遊。行止處,樂水競龍舟。

些事鎖眉頭。心思包粽裡,望天收。暫拋宵小說煩憂。凝情賦,繼往續春秋。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6、李鬱竹

鷓鴣天•祭屈原

柳焰如燃五月天,龍舟競發汩羅灣。

籌謀社稷直臣去,憂國離騷世代傳。

蒲草盛,九歌闌。至今吟唱幾曾閒。

端陽及近思潮湧,一曲鷓鴣祭屈原。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7、孫明禮

端午感懷

一曲離騷萬古傳,楚風依舊汨羅邊。

今朝雨似傷心淚,同是悽悽祭那年!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8、張興良

阮郎歸•端午

懸堂前紫艾飄香,滿園蘭蕙芳。梅炎藻夏正端陽,槐蔭可納涼。

宜置酒,且流觴,人人喜欲狂。鯉魚傳信汨羅江,國家時運昌。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9、祝麗麗

端午吊屈原

我唱大風悲九歌,東南舉酒淚婆娑。

嬋娟至愛慟天地,杜若長情訴汨羅。

郢地危危懷屈子,楚天浩浩起妖魔。

羋君水逝已千載,一頁離騷誰與和?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0、孫立志

(一)端午節有感

時至端午粽粑香,

遺骨吞噬汨羅江。

懷抱驕陽縱身躍,

英靈萬古永流芳。

(二)汨羅遺恨

絕望捨身垂千古,

汨羅灑淚痛徹楚。

國破家亡留餘恨,

警啟後人克韃虜。

(三)端午之夜

縱身投江多壯烈,

英魂豪氣感天界。

自古忠良人敬仰,

蒼穹灑淚端午夜。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1、薛仰振

(一)獻端陽打油詩一首

五月端陽有餘年,

直言敬老與忠賢。

子胥當日被砍頭,

曹娥尋父赴黃泉。

憂國離騷傳百世,

正氣詩情流萬年。

艾粽追思年年有,

憂國楷模數屈原。

(二)端陽抒懷

粽子油角陣陣香,榴花正豔芳。烈日炎炎正端陽,喜氣滿城鄉。

且置酒,夢飛翔,暢飲喜若狂。國泰民安利劍長,以歌來詠揚。

(三)讀松鶴端午祭隨和

年年端午有詩云,

祭奠屈原冤死魂。

國破家亡多愧疚,

九歌千載勵新人。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2、周國新

(一)七律·今日思端午

忽思端午又將臨,

如火榴花照眼深。

屈子憂時千古恨,

曹娥哭父萬年吟。

楚人書裡離騷寄,

漁父江邊世事喑。

先輩精神難寫處,

清波渺渺蕩詩心。

(二)賀新郎·感端午

將又逢重五。理閒思,艾香未覺 ,晚風無數。遙憶詩人江邊立,憔悴長衣自舞,恨夢碎,魂歸水府。角粽新成留戀處,孝行深,更有曹娥女。家國愛,真如許。

今宵不見湘江渚,子胥怨,窗外如墨,怎能消暑。無限心頭滄桑意,怎奈孤燈猶故,更悵惘,菖蒲酒慕。多少春秋誰輕過,繼精神,獨醒辭漁父。先輩念,在端午。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3、王群

(一)端陽節家吊屈原

滿腹奇才為楚臣,

嘔心瀝血鑄英魂。

汨羅江畔千帆渡,

米粽香怡故國人。

(二)端午節偶感

大夫為國身先卒,

喚醒國民驅韃虜。

民祭千年吊楚臣,

和平百載勿忘辱。

長槍利劍猶寒在,

兒女拒寇身不孤。

中華抖擻已雄起,

震旦昂首立天柱。

(三)端午節偶感

流放汨羅沉淵處,

問天遐想莫服胡。

民祭千年竟龍渡,

創業百載驅寇徒。

利劍餘寒今猶在,

戰艦破浪赴征途。

抖擻精神已雄起,

昂首闊步繪藍圖。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4、張磊

七絕·端午有感

敲碎龍門打破窗,

悲聲怒發憤投江。

楚國雖破離騷在,

一曲高歌振祖邦。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5、李幫啟

懷念屈原

——端午節懷想

您的詩篇

閃爍著理想主義的光芒

您絕望地投身汩羅江

成為歷史長河的傷感

您的執著

撥動著我愛國愛民的心絃

您憂國憂民的事蹟

促使我涕泗漣漣

這個端午節

憶起您的詩篇

憶起您浪漫的情懷

這是二千年來一直盛開著的雪蓮

這個端午節

讀了離騷中鮮明的情感

讀了天問裡歷史的觀念

這是博大思想沉澱而成的不朽經典

這個端午節

聽著生死交響中不屈的靈魂

聽著九歌神樂裡動情的心曲

這是您用美政理想鑄就的堅強信念

舉賢授能 不分貴賤

遇讒被疏 流放遭難

情繫家國 百姓為念

您的用心良苦天地可鑑

楚王不醒 忍而不捨

明知危險 不肯求全

您把對楚國的無限忠誠

寫進天藍地闊的萬里河山

您的作品

滲透神話故事的悽婉

您對現實的關注

情真真意切切地震憾我的心田

您的作品

形成靈活多變的風格

您對鄉土語言的追求

美灼灼亮閃閃地盛滿青山秀水的明豔

您的作品

閃爍理想情愫的光點

您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魅力

鐵錚錚意涵涵地影響多少人的情感

從此您住進了人們心裡

上天入地的隨感

浸入每一個時代的詩篇

那堅強不屈的精神多麼強悍

從此您衣袂飄飛的風采

走進我的夢裡

聞著粽香飄溢的畫面

對您的思念愈加肅穆莊嚴

您的為人

您的作品

您的貢獻

成為我對您永恆的愛戀

如今祖國發展日新月異

如今家鄉鉅變氣象萬千

如今人民幸福萬家喜悅

您應該心暢意舒含笑九泉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6、張永劍

端午思屈原

艾葉香盈五月天,

汨羅流水起波瀾。

江心沉月楚王淚,

蒲草招魂天問篇。

賢吏心憂關社稷,

君王目短信讒言。

從來往事堪為鑑,

忠骨錚錚世代傳。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7、楊子平

端午節詠懷

端午將臨粽飄香,

龍舟賽鼓震四方。

後宮森森魔鬼笑,

汨羅歷歷忠魂殤。

讀史每嘆懷王愚,

頌辭常吟屈子章。

腐楚隨水東流去,

離騷一唱萬古芳。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8、馬燦輝

端午

左鄰粽子右鄰糕,

嬉戲兒童笑語高。

端午家中逢故舊,

村前村後挖蓬蒿。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19、範春林

【中呂·朝天子】端午節悼屈原

柏青,水清,一隅山河淨。

汩羅抱恨殉國情,

節義多舛命。

政體顛傾,奸臣蒙幸,

救國計不成。

(誦離騷)淚盈,

(詠九歌)慟生,

(吟)一曲忠魂敬。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0、劉志芳

(一)端午感懷

時值端陽憶屈原,

汨羅投江義薄天。

上下求索路漫漫,

還看今朝為共產。

(二)祭詩神

首首頌歌祭詩神,

滔滔江水示後人。

為官當替民作主,

莫讓汨羅埋忠魂。

(三)黃浦江畔念屈原

未見汨羅江水流,

眼前黃浦泛新愁。

似聞屈子發天問,

老虎蒼蠅何日休!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1、吳廣印

(一)端午節,雄黃酒

一眉彎月

不知朗照了

多少五月

雄黃酒的馨香

剝去了她一層層美麗的外衣

包括她的容顏,直至——

面目全非

只殘下一個千年的夢幻

烏篷船頭的纖弱身影

油紙傘下的山盟海誓

被一襲袈裟炙烤

雷峰塔下

是一個五月的結局

更是一份古典——

一段國人情結中的美麗傳說

(二)端午有感,悼屈原

都說,汨羅的江水

富有詩意

那是您把《離騷》《九歌》

投向了汨羅

都說,汨羅的江水

是苦的

那是,您把

屢遭排擠,無法施展抱負的苦衷

投向了汨羅

都說,汨羅的江水

是紅的

那是,您把

愛國的一腔熱血

灑向了汨羅

都說,汨羅的江水是甜的

那是因為

國人把包裹著

思念之情的所有的粽子

都敬獻給了汨羅

都說,都說

汨羅的江水,每個五月

都在懷念您……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2、徐國棟

端午抒懷

(一)

光陰荏苒又端陽,

萬戶千家粽子香。

舉杯慰告楚屈子,

盛世中華奏樂章!

(二)

端陽假日祭忠良,

帶子攜妻到汩江。

糖包粽子均擺上,

一曲離騷萬古揚。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3、張景春

端午寄懷

汨羅不幸葬靈均,

千載民心崇儒臣。

祭酒一杯湘水去,

離騷低詠慰忠魂。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4、付生才

端午節有感

街頭巷尾飄粽香,

耿耿忠君縱汩江。

插艾賽舟鑼鼓響,

憂國思想放光芒。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5、見曉明

端 午

五月榴花滿園香,

微風斜雨又端陽。

廚間親手炸糕點,

贈與親鄰共品嚐。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6、史彩雲

端午

榴花嬌俏艾流青,

粽角菖蒲端午馨。

屈子英靈終古在,

家家念與子孫聽。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7、任品卿

端午吊屈原

(一)

龍舟競渡鬧端陽,

角黍傾投祭汩江。

壯志難酬含恨去,

名留青史照滄桑。

(二)

又逢重五祭忠魂,

禱語鏗鏘力萬鈞。

今日中華非弱楚,

國強民富慰靈均。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8、劉維剛

(一)題粽子

顆顆糯米抱成團,

一葉青葦腰上纏。

不閱高溫蒸煮事,

怎生香味惹垂涎。

(二)題龍舟

鼓樂聲聲震海天,

龍舟競速蔚奇觀。

劈波斬浪爭前進,

真如群虎下山巒。

(三)懷屈子

每逢端午懷屈子,

耿耿忠心縱汩江。

千古悼亡成雅事,

清波渺渺頌離觴。

(四)題端午

時近端陽粽溢香,

閤家團聚共飛觴。

幸得生逢堯舜日,

神州無處不祥光。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29、桑士偉

端午節過汨羅懷屈子

(一)

悲哉屈大夫,

正道竟窮途!

離有千秋恨,

騷成萬代珠。

寧當三楚鬼,

恥做大秦奴。

不學陶朱輩,

輕舟泛五湖。

(二)

報國竟無門,

騷人飲恨深。

一身沉汨水,

萬代仰高吟。

形象參天地,

精神動古今。

臨湘懷屈子,

慷慨賦丹心。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30、巴玉潔

端午感想四首

其一

離騷悱惻天公鑑,

泣血錐心楚國安。

燕舞昇平今盛世,

不忘屈子又揚帆。

其二

沿河踏步尋騷韻,

破土殘堤舊跡存。

熱血奔騰東付水,

龍舟米粽念冤魂。

其三

星空璀璨燈光秀,

鼓瑟纏綿永未休。

暮色低垂催綠柳,

湖心向晚夢長留。

其四

和風醞釀雄黃酒,

小艇歡顏醉意留。

細雨霏霏飄入夢,

花香入夏未曾休。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31、鄒強

端午祭

又是一年粽葉香,

龍舟竟渡祭國殤。

欲匡社稷除奸佞,

敢仗吳鉤驅虎狼。

滄海桑田成一統,

雄關漫道看蒼黃。

常銘今古浩然氣,

佑我中華福祉長。

太和縣詩詞教育協會詩詞微刊第八期

32、孫登運

端午節

剝蔥搗蒜滿家忙,

烹飪煎炸處處香。

貴客居堂品粽子,

雄黃御酒賽誰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