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化解金融風險,應將資金引到哪裡?

【熱點背景】

隨著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推進,會有大量資金從房地產等重點監管領域退出,這些資金怎麼辦?如果不加以妥善引導,資金走不了‘正門’就會走‘偏門’,就會在資金再次擁擠的地方,形成新的系統風險。”在5月15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體系”為主題的專題協商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委員尤為關注資金流向問題。

【命題預測】

隨著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推進,會有大量資金從房地產等重點監管領域退出,有人認為,應該把這些資金引導到高科技領域。你怎麼看?

【中公參考答案】

我認為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從房地產等虛擬經濟的泡沫中脫離出來,進入到高興技術等實體經濟中去,是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必然要求,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

目前,我們國家以房地產業為代表的虛擬經濟存在著嚴重的惡性投機以及資金大量聚集。就房地產而言,高房價引發的泡沫經濟及虛假經濟增長,形成畸形地產經濟,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因經濟過熱而造成的社會動盪。所以,調整以房地產行業、金融行業為代表的虛擬經濟使資金脫虛向實是勢在必行的。

想要脫虛向實,就應該將從房地產等行業中退出來的資金進入的實體經濟當中,這才能有效的防範系統性風險。

中興事件可以說讓人難以忘卻,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技術研發已經成為我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也可能給實體經濟和金融領域帶來未來新的系統性風險,未來不重視核心科技,還會有無數的企業像中興一樣。所以如果能將資金引導到對核心科技的長期投資當中,就能夠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避免經濟的系統性風險。此外,隨著市場化、工業化的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將會有一個彌足珍貴的發展時期,但是高新技術產業投入所需資金大、見效週期長、成果轉化風險高,這個時候需要資金的扶持。

但是,如果不對這些退出虛擬經濟的資金加以妥善引導,使其真正進入並在高新技術產業中充分利用起來,那它們就會在資金再次擁擠的地方,形成新的系統風險。

所以我認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不能全靠市場力量,當然完全靠行政力量也不行,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政策和市場有機的結合,引導著資金進入高興技術產業等實體經濟。

第一,產融結合。建立和完善產融結合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相關標準準則,使產融結合走向法制化。此外,在產融結合的過程中要注意錯誤傾向,例如因失去對高新技術的興趣而進行短期投資的傾向等,要提前做好防範。第二,人才是第一資源。要有充分的人才儲備,當產融結合時,一定要擁有既懂資本運作,又有產業經驗的複合型人才。第三,政府可發揮積極引導作用。政府可投資於市場化運作的引導基金,由基金轉投於核心高科技企業,建立合理的風險補償機制,一旦某項研發取得成功,政府以較低受益平價退出,提升社會資金的投資意願。”

當前階段,只要做好金融支持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政策措施,資金自然就會主動流向高科技產業,與此相應的,資金也會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化解金融風險,應將資金引到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