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收藏是一种心态,并不等同投资

近日,一份所谓的“央行硬币流通纪念币质量调查问卷”,在藏友圈内疯传,且先不论该调查问卷是否真实出现(目前小天并未从各大银行拿到),但是此问卷确也引起广大藏友们的关注。小天也仔细看了一下,由于该问卷并无正规的官方渠道确认,因此也就权当娱乐,就不一一解读了。问卷如下:

收藏是一种心态,并不等同投资

对于关注人群来说,近几年天量发行的纪念币严重打击了收藏投资的信心,恨其不强,怒其不争,甚至有部分收藏者严重看衰整个收藏市场。其实钱币收藏并不单纯的指流通纪念币,一样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对于钱币收藏投资来说,一则是为了收藏,二则是为了投资。对于普通百姓眼里,简单点来说无非就是两个字:值钱。至于为什么值钱,那一年的东西值钱,并不是十分清楚,更别提怎么研究其收藏意义。说个简单的例子,有人拿了一大包的普年梅花五角到店铺兜售,想以93流通梅花的价格出售。当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望而回。放到流通纪念币上也一样适用。流通纪念币本质上可以用来流通的,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它丧失了流通功能,基本上都以高溢价流入到收藏市场。面值一元的纪念币,到了市场上,却不得不以面值的几倍价格购入。可想而知,这内中的利益又有多大?平心而论,当年的流通纪念币,又有多少个百姓或是普通收藏爱好者,能以面值兑换?而近几年,国家反腐力度增强,加大了流通纪念币发行量,改变兑换的机制。普通群众也能轻易的从银行面值兑换,对于流通纪念币来说本身就具有的局限:一则无法正常的流通消耗,二则基本作为收藏品流入市场。

目前的纪念币发行原则就是量大、均沾。每个人都可以轻易的买到,也不怕市场炒作者囤积居奇。对于单一的流通纪念币来说,它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增值能力。所有的投资价值都建立在发行数量和市场上的稀缺程度。君不见,普通硬币(如一元牡丹)其发行数量同样以亿为单位计数。但是这么多年流通下来,也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也就是所谓的消耗理论。

收藏是一种心态,并不等同投资

对于目前的流通纪念币来说,一需要具备流通的氛围,二是控制适当的发行数量,这些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磨合、试行,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对于投资性行为来说,目前来看,流通纪念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种。在钱币收藏投资市场,投资的对象同样可以选择,也和股市一样,股市有好股票,也有坏股票。收藏品一样也是如此。而对于收藏来说,流通纪念币作为收藏品,买几枚玩玩,也亏不了多少,无非是缺少了增值的空间。当若干年以后,你集齐了所以年份的纪念币,或许价格会出现一定增幅。收藏本身就是一个玩赏的过程,放开心态,不要纠结升值多少,也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