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八路军为什么叫八路军?

尼谷OMG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宣布原中共领导下的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这就是八路军名称的由来。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

八路军由朱德担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八路军下辖第115师、120师、129师及部分直属部队。其中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政委)罗荣桓、政训处副主任笑肖华。平型关战斗后,林彪被阎锡山的晋绥军误伤,赴苏联治疗,师长一职由第343旅旅长陈光代理;第120师师长由贺龙担任,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政委)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政委)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

在公布八路军番号20天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照全国部队作战序列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担任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其他人员职务照旧。但不知什么原因,在中共和十八集团军内部,人们口头上仍然称十八集团军为八路军,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根据地的老百姓也是如此称呼。因为这个原因,八路军这个仅仅存在了20天(从1937年8月22日——1937年9月11日)的部队番号居然一直传递、延续下来,直到今天仍然妇孺皆知。


民国年间那些事


咱们在抗日战争初期无论什么番号都统称为红军,就像当初的苏联一样无论什么番号都统称为苏联红军,咱们就称为中国工农红军。

后来日本人打了进来了,但是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拒绝抗日,把中国的东北地区拱手让出,反而来自己人打自己人,后来经过“西安事变”在张学良,杨虎城的逼迫下不得不统一战线联合抗日。此时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体现自己的诚意决定接受国民党的改编。最初接受改编的红军的只有45000人,后来八路军成指数爆发式的增长到抗日结束时已经达到了恐怖的80万人。

至于说这个称号其实八路军这个称呼,当时中国工农红军接受国民党的改编番号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但是有意思的是当时的这个番号用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半个月,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撤销了路军的称呼,改为集团军,而此时的八路军则改变为18集团军。但是由于八路军的这个称呼叫起来不但方便,还朗朗上口。使得八路军的这个称呼深入人心,于是就流传了下来,反而当初正式的番号18集团军知道的人很少。




军武小咖


八路军的番号来历,是在全面抗战刚爆发时,整编开赴抗战前线时,国民政府给的番号“第八路军”。虽然此后很快更改为“18集团军”,但由于八路军更上口,因此被叫开了。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共领导自己的武装工农红军对抗国民党军。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始入侵中国后,中共就向国民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后经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一致抗日。国共两党加快了合作谈判。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中共再度发出通电,号召全民族统一团结抗战,抵抗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达成协议,蒋委员长给了红军一个番号,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个番号原本是广东军阀李济深、陈济棠的队伍,后来这个队伍番号被老蒋撤销,就拿来给红军用。

按理说,“路军”是个集团军级别的编制,下面可以辖几个军,也可以辖几个师。老蒋不愿意让共军编制太大。

八路军下属的部队,老蒋给了三个师。当时的师有三种:三旅九团、二旅六团、二旅四团。老蒋小气,给的都是二旅四团的编制,八路军自己在每个师加了一个独立团。

至于三个师的番号,分别是115师、120师和129师。这三个师原本是东北军的番号,被老蒋调到陕西剿共,先后被红军给吃掉了(所以张学良才顶不住了,只好兵谏)。老蒋让红军用这个番号,也含有一点诅咒的意思吧。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简称“八路军”

但是八路军这个正式称号,其实没用多久。短短半个月后,就是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进行了整编,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

只不过,“八路军”这个称号已经传下去了。而且“八路军”只有三个字,在普通话中是平仄平,可比“十八集团军”五个字还是五连平上口多了。所以,虽然番号改成了18集团军,但是大家还是一般叫八路军。


巴山夜雨涮锅


八路军是简称,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但实际上,第八路军的名称使用时间极短,反而是第18集团军的使用时间很长,不过大家习惯了八路军的称呼,一直没有改过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8月22日,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隶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

那么当初改编时,为什么是第八路,而不是第七路,第九路呢?因为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编制里正好有个第八路军的缺额,就用了第八路军的名称,虽然叫军,实际上是集团军的编制。

1937年9月11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改为总司令部,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

这样看来,第八路军的称号只用了不到1个月,就改成了第18集团军,但由于八路军这个称号简洁上口,已经在各级部队和百姓中广泛传播,因此八路军的称号就被一直沿用到解放战争。后来随着影视作品的推广,八路军的称号更是牢牢深入人心,难以更改。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中国共产党为了尽早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致电国民党,工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愿意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的领导。

从一九三七年二月至九月,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叶剑英、林伯渠、朱德等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宋子文、邵力子、顾祝同、贺衷寒等先后进行了六次谈判。



中共先后提出了几种方案:四个军,十二个师,六、七万人;四个师,十二个旅,二十四个团,六万人;四个师,十六个团,六万人。国民党为了削弱我军的实力,尽量压缩编制和人数。最后确定为三个师,六个旅,十二个团,每师一万五千人。


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特别是八月十三日,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到南京,蒋介石急于要求中共出兵,才被迫同意中共的条件。八月二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公布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

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下辖三个师:

第一一五师由第一方面军、十五军团及七十四师合编而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


下辖三四三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

第一二O师由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第二师等合编而成。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

下辖三五八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三五九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

第一二九师由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陕甘宁独立第一、二、三、四团合编而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林彪堂兄林育英),副主任宋任穷。

下辖三八五旅,旅长王宏坤,政委王维舟;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

九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对日作战。九月十二日,国民党政府按照战斗序列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副总)指挥随即改为总(副总)司令。

可能是中共特别爱八路军这个番号,第十八集团军这个番号却极少使用。



行云流水1437995


所谓路军,是国共第一次内战时期的国军的战斗序列单位,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参加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的第十九路军。一般的只有那些参与与红军作战的部队才会被编为路军。

长江以北的红军后来之所以会被改编成八路军,首先是抗战的形势逼迫国民政府不得不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特别是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打响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受到极大威胁,蒋介石深受触动,因而在9月份同意红军进行改编,长江以南的编为新四军,长江以北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为什么是八路军这个番号,这里面也有偶然的因素,八路军曾经是粤军部队,由粤系领袖陈济棠管辖,1936年,陈济棠联合桂系军阀李宗仁发动“两广事变”,与蒋介石对抗,蒋介石一气之下取消了八路军的番号,两广事变结束后,八路军的番号并没有还给粤军。

因而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时候,蒋介石就将八路军的番号给了红军。

不过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重新规划国军战斗序列,八路军的正式番号就变成了第十八集团军,不过八路军的称号依然保留了下来,一直到抗战结束。


青年史学家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首先弄清楚什么叫做“路军”。“路军”又称为“路”,本来是作战中临时编组的战役、战术指挥层次,一般在战后即取消。比如“讨逆第十路军”。通常其级别相当于军,或者略大于军。由于当时国内派系众多,不能同时完成军级的整编任务。“路军”和军同时并存,使得军队编制更加复杂和混乱。

第八路军最早由北伐战争中留守广东的粤军部队编成,李济深、陈济棠先后任总指挥。军阀混战期间,第八路军一直归于粤军统辖。1936年,陈济棠联合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发动了两广事变。之后,第八路军被撤销,后来改编红军的时候,第八路军的番号便给了红军。

此后,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接连取得平型关战役、夜袭阳明堡机场、雁门关伏击战等胜利。八路军的名声也开始广为人知。“皖南事变”’以后,八路军的番号一度上曾经不准使用,只能叫做第十八集团军。双方为此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斗争,不过八路军还是一直坚持叫做八路军。


历史是什么


八路军这个称呼是简称,八路军的番号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它的前身是我们熟知的红军,红军经过改编后,分割成了八路军和新四军。

我们都知道抗战时期中国的军队分为了两个阵营,共产党和国民党。当时的中国政府是由国民党把持的。国民党的军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而共产党的军队被称为红军。

后来为了抗战打日本人。两党决定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根据双方的商议,决定对共产党的军队,也就是红军进行改编。将红军纳入到国民党的军队中,由国民党政府统一管辖。

具体的就是把红军在南方和北方的军队进行了拆分,北方的主力部队改编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为什么要叫八路军而不是叫七路军、九路军呢?

因为当时的国军番号中只有第八路军空缺,其他的几路军都已经有了,从一路军到十路军都已经存在了,只有第八路军因为一些原因番号被取消,处于空缺中。所以就把红军的番号放到了第八路军。

这就是八路军名字的由来。

至于红军的另外一部分,也就是南方几声的军队,当时被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抗争胜利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番号几经改编,到建国后统一变成了现在的解放军,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漂浮菌


八路军的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北抗战的人民军队,部队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

1937年2月,为了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就工农红军的改编进行了协商,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蒋介石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对卢沟桥事件的严正声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此次声明促成了谈判的成功,8月22日,国民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驻陕甘宁边区的第一,第二,第四方面红军和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八路军就是国民革命军的一个番号,初创时期是作为战斗序列编排的,后来渐渐地就变成一支部队的番号了,番号的前身是粤军陈济棠部队的番号,陈济棠在1936年联合桂系发动反蒋的“两广事变”失败后,被蒋介石撤销了番号,再前身是湖南军阀唐生智部队的番号,中原大战中唐生智是反蒋一方,反蒋联军战败后,唐生智下野,部队被收编,后来番号给了陈济棠,这次为了抗日,就将这空缺的番号给了共产党的部队,番号只是一支部队的代称,并不是表示作战时是第几路大军,和作战序列无关。


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蒋介石于8月20日,按战斗序列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第二战区为晋察绥地区,八路军就分配在第二战区里,9月11日八路军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但八路军作为一个代称就延用了下来,有人说是因为叫习惯了,一时改不了口了,从8月22月的八路军,到9月11日的十八集团军,仅仅十几天,不存在改口难的问题,之所以还叫八路军,就因为八路军就是一个代号而已,不知我说清楚没有?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中国工农红军,名称源自苏联的【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简称红军。1927年8月1日,爆发了南昌起义。起义主力军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10、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75团及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队,凡2万人。故而这天就被定为建军节,明日是建军节91周年纪念日。

1927年12月11日凌晨,爆发了由叶挺为总司令领导的的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该起义首次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号。工农红军后分为三个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毛彭光荣会师,组成了中央红军!

【红二方面军】1934年10月24日,贺龙领导的红3军与任弼时、萧克、王震领导的红6军团在黔东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组成了红2军团,也就是后来的红二方面军。

【红三方面军】不存在。因为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组成了中央红军。

【红四方面军】1931年11月7日,鄂豫皖苏区部队主力组成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其昌,辖红四军、红廿五军,总兵力4.5万人。

最早八路军不是八路军而是四路军分化演变,那为什么后来的八路军就是八路军了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八路军最早不八路军,也就是八路军最早不是共产党的番号而是国民党唐生智军队的番号。早在广州起义之前,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他的上司就是黄埔军校副校长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四军辖陈铭的枢第10师、陈济棠第11师、张发奎第12师、徐景唐第13师、叶挺独立团(原为第12师34团)构成,第四军也就是粤军,也就是后来李济深属下刘济棠的八路军。

路军,低于集团军高于军,属于临时编制,番号不定,是蒋介石以对军队编制的番号,多是非嫡系,共27路军。一路军苏军、皖军为主,总指挥陈调元;二路军蒋介石嫡系,总指挥刘峙上将。三路军是西北军韩复榘上将,后升为第三集团军。四路军是湘军,何健上将。五路军是桂军,李宗仁。六路军是朱绍良上将。七路军1为川军刘湘上将,七路军2为原十九路军分化的毛维寿上将。八路军1是四路军分化的唐生智上将;八路军2是李济深旧部陈济棠上将;八路军3为朱德上将,副总指挥为彭德怀上将……

因为李济深不听从于蒋,一有机会就反对蒋,蒋抓住他后放了他还是抓住机会反对蒋,因为这个原因,番号被取消。

1937年7月15日,毛泽东宣布:“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发,担任抗日前线职责”。而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中红一方面军改编为115师,红二方面军改编为120师,红四方面军改编为129师。而南方游击队则被改编为新四军。

八路军的编制及升级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这三个师我们前边已做介绍。其实这三个师也是别人的番号,是东北军即张学良部队的番号。张学良的不抵抗,导致部队的番号被取消,整编八路军时就采用了东北军废除的番号,也就是115、120、129三个师的番号。

除三个师以外还有新组建的上甘宁留守兵团、总部特务团、总部炮兵团。此外不属于八路军编制的还有东北抗联以及新四军。

1937年8月22日,由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

抗战以后的18集团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等

1946年6月26日,解放战争爆发18集团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等陆续改为解放军。

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于1948年11月1日作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指出:人民解放军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三类。野战部队的“野战军现时分为四个,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各步兵兵团、军、师、团,各骑兵师、团,各炮兵师、团等,一律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作为地方部队建制的军区,其“第一级军区(即大军区),现有五个,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中原军区,华东军区,东北军区,华北军区”;“第二级军区,现有三个,亦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军区,豫皖苏军区,冀热辽军区”;游击部队,则依情况需要和可能由各地军事机关自行组织。


从此中华民族进入了新的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明天的八一建军节。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